韩国媒体《韩民族日报》(Hankyoreh)报导,川普政府持续针对相关公司在中国的半导体厂升高出口管制措施,显示华府对遏止中国的强硬立场,基于中国业务的不确定性加剧,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企业正急于实施撤离中国策略。

报导说,韩国政府与业界人士透露,几个月前川普政府就确立透过设备出口管制,压制中国半导体制造的构想,并将此意图告知韩国政府与业界。韩国政府与芯片制造公司一再表示此措施恐对美国构成风险,但华府对这些呼吁置若罔闻。
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宣布「出口管理条例修正版」,将三星与SK海力士从「验证最终用户」(VEU)的授权名单中移除。VEU是指无须个别许可,而获准出口美国管制产品,比如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实体。移出该名单亦即美国政府片面撤销拜登政府2023年10月发布的许可豁免。
新措施将于明年1月生效,从明年起,三星与SK海力士在每次将美制半导体设备输入其中国厂前,都必须取得美国政府批准。美国商务部估计,这将导致每年新增1000份申请,换言之,韩国半导体厂每天必须至少提交3份申请,来为中国厂提供设备。
目前三星约40%的NAND快闪存储器在西安厂生产。SK海力士则约有40%DRAM与20% NAND分别在其无锡及大连厂生产。
报导说,韩国芯片制造商正努力因应这场巨变。自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对输往中国的半导体设备正式实施管制以来,相关措施不断升高,这意谓中国厂的营运优势,比如低廉的生产成本正消失。
事实上,在川普政府开始加强管制之前,韩国半导体公司已逐渐撤离中国。根据韩国官方统计,去年韩企在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净投资为负13亿美元(92.8239亿元人民币)。
2022年在美国管制全面生效前,该投资达52亿美元(371.2956亿元人民币),2023年降至零,相关数据显示,撤回的本金投资已超过对中国半导体设施的新投资。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Kim Hyok-jung指出,「韩国芯片制造商显然自行做了准备,比如收回当初投资中国的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