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期,南都电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回答相关提问时透露,随着数据中心、储能系统等对散热效率、功率密度和空间利用率要求的不断提高,液冷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的锂电储能产品均已使用液冷技术。显然,液冷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储能市场的主流选择。例如国家电网张北风光储示范基地采用液冷方案,使系统散热效率提升40%,单位体积能量密度达350Wh/L。并且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头部示范加上全场景跟进的格局,包括宁德时代“天恒”、比亚迪“MCCube-T”、阳光电源PowerTitan2.0、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数十家厂商2024-2025年集中发布液冷新品,覆盖电网级、工商业及户用全场景。从市场来看,2023年中国储能温控产品销售总额为26.6亿元,其中液冷产品销售额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69%,市场渗透率也由2021年的26.1%提升至2023年的47.0%。液冷产品销售额增长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逐渐在储能温控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预估2025年国内储能液冷温控市场规模达165亿元,渗透率有望达到45%。而新增的大项目中,液冷已经占到主流。2024-2025年投运的10万千瓦级大型储能电站(共享/独立储能)中,液冷方案的招标比例已超过60%。宁夏宁东100 MW/200 MWh、甘肃临泽100 MW/400 MWh、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全球首座沉浸式液冷电站等标志性项目全部使用液冷系统。五大发电集团及中石油、中核等央企2024年以来液冷系统累计招标规模已达5.4 GWh,平均单价1.42-1.61元/Wh。不过在工商业储能和户用领域,风冷仍占主导地位,液冷渗透率不足20%。但工商业侧在2024年新增项目中液冷渗透率约71%,广州等地甚至达到97%。此外,技术上已经有了不小的突破,例如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可将电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较传统液冷降低能耗35%。华为数字能源的iCooling系统实现毫秒级温度响应,使储能系统寿命延长15%-20%。比亚迪推出的ETL液冷技术,阻燃性能达到V-0级,系统安全性提升70%。不过影响液冷全面普及的客观的条件仍然存在,那就是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上,液冷系统较风冷高约30%-50%,100MWh项目差价可达2000万元。在维护上,液冷管路密封性要求严苛,年维护成本高出约15%。而且浸没式液冷全浸没设计导致部件更换需拆解整套系统,单次维修停机超72小时,远超传统方案。液冷循环系统的功耗仍高于风冷,需进一步优化。并且截至2025年,虽然目前已有储能液冷机组团体标准以及预制舱式储能系统国家标准,但仍需要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推出液冷的统一标准,标准的不完善不利于液冷技术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不过目前液冷技术在储能未来中占据主流已成共识,液冷产品销售额增长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发电侧/电网侧大储已可称为全面铺开。2024-2025年是其由点到面的关键两年,液冷全面渗透的趋势已经确立。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更多热点文章阅读11家半导体设备企业H1:刻蚀设备狂卖50亿,最高净利润暴涨73%阿里放大招:自研AI芯片100%国产,不用台积电代工小米入局,又一存储风口!Labubu 带火!消费级 3D 打印产业链起飞工信部: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产业链起飞?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