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型病房”正式揭牌启用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服务号,9月5日
8月31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型病房”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医院神经疾病治疗在全省率先迈入“脑机融合”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高校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晓松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毛颖教授,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宇民教授,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我院党委书记施炜教授共同为病房揭牌。院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建美教授主持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服务号
“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型病房”重点聚焦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三大方向,整合无创和植入式脑机接口、DBS神经调控、SCS(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等前沿技术,打造一体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平台,实现对患者的评估、调控、训练,通过闭环神经调控、非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智能康复系统等,推动多种疑难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今年,医院参与了全球首个植入脑机接口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评价植入式脑部刺激系统用于四肢瘫痪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并顺利圆满完成了两例患者的脑机植入手术,目前这两位患者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康复成效。
脑机植入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服务号
2 暨大附一院脑机接口病房启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月5日
9月2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暨大附一院”)脑机接口病房启用仪式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华南理工大学吴凯、陈彦、黄国威教授、暨大附一院院长郑小飞、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昊、副院长黄立安以及脑机接口病房陈志勇主任共同为病房揭牌。这标志着我院在神经功能障碍精准诊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患者带来“重建大脑连接”的新希望。
启用仪式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国辉院士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机接口病房的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祝贺,他提到神经科学领域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重建大脑与外界的连接”,脑机接口病房的启用是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跨越。他肯定了医院在神经医学领域的积累,希望团队以病房为平台,加强科研与临床结合,在技术应用与疗效提升上取得更多突破,为全国神经医学发展提供 “暨南经验”。
暨大附一院脑机接口病房成立于2025年9月,位于医院四号楼10楼,是整合临床诊疗、科研创新、教学培训于一体的专业化平台。依托医院神经医学学科积淀与华南理工大学技术支撑,形成覆盖“轻症康复-重症干预-长期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包括脑卒中后瘫痪、脊髓损伤、癫痫、帕金森病、意识障碍等)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康复指导与心理支持。
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脑机接口病房正式揭牌启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9月5日
9月5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脑机接口病房正式揭牌启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院)长陆林,校(院)党委副书记、医院党委书记吴向东,校(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张占军,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莹莹共同为病房揭牌。启用仪式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莹莹主持。

脑机接口病房正式揭牌启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脑机接口病房是以人民健康需求和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依托校(院)科研资源与多学科交叉团队,整合院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医学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优势力量,重点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功能精准评估、神经修复与重建、意识障碍诊疗、智慧康复等方向开展集成创新与临床转化,并以系统化、个体化的全流程诊疗方案,为神经系统疑难重症患者诊疗提供诊疗新路径,为山东乃至全国脑科学研究与临床诊疗能力提升注入新的动能。
4 同济医院成立首个医疗机构脑机接口研究院
武汉晚报,9月6日
9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从脑机接口与脑科学前沿探索论坛获悉,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已正式成立脑机接口研究院。这不仅是国内医疗机构首个脑机接口研究院,更是同济医院将国家战略的核心要求与医院的创新实践深度融合,贯通“临床—科研—产业”全链条,让医院真正成为国家脑机接口创新体系中的纽带与中枢。

同济医院成立首个医疗机构脑机接口研究院 @武汉晚报
同济医院脑机接口研究院聚焦脑机接口技术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有序开展科研工作。依托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脑卒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研究院将深度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重点临床学科群的优势资源,构建一个涵盖神经系统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的全链条脑机接口应用体系,为前沿科技的落地应用铺就“快车道”。
同时,研究院将与国内外顶尖的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临床出题、企业解题、医院验题”的全链条创新闭环,让前沿科技与临床需求无缝对接。
目前,同济医院正在开展一大批脑机接口领域前沿临床研究,涵盖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病灶定位与术前评估、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脑网络机制以及神经调控治疗外周疾病等多个方向。
5 解放军总医院:清醒开颅+脑机接口技术守护人脑语言中枢
解放军总医院,9月4日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张剑宁团队为一名左额叶复发脑肿瘤合并癫痫患者实施高难度术中唤醒手术。手术创新性引入256通道柔性皮层电极脑机接口技术,在精准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实现患者语言功能“零损伤”,术后一周患者癫痫未再发作,顺利出院。

张剑宁主任在唤醒开颅手术中精准切除肿瘤 @解放军总医院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因左额叶肿瘤复发引发癫痫,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然而,肿瘤位置特殊,紧邻大脑语言功能区——这一区域一旦在手术中受损,将导致患者出现失语等严重后遗症,传统手术方式面临“切除肿瘤可能损伤功能,保护功能或残留肿瘤”的两难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张剑宁团队经过反复研讨,制定“术中唤醒+脑机接口实时解码”联合手术方案,通过两项关键技术的协同,为精准手术保驾护航。
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患者MRI影像明确肿瘤已全切,且大脑语言功能区完好无损。患者术后言语表达流畅,与术前状态无异。同时,术后一周内患者癫痫未再发作,恢复情况远超预期,顺利达到出院标准。

唤醒开颅手术中实时采集脑电信号 @解放军总医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该患者带来康复希望,更构建了复杂脑部手术“功能保护”新范式。未来,该脑机接口技术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为颅脑战创伤、脑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重建提供新的治疗路径,推动脑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临床、造福患者。
企业动态
Neuralink(植入式脑机接口 | 临床试验)
Neuralink(X),9月5日
Neuralink近日宣布完成加拿大的首批脑机接口植入手术。多伦多2名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可能致四肢瘫痪),分别于8月27日、9月3日在大学健康网络(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UHN)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手术通过机器人完成,属“CAN-PRIME研究”范畴,该研究同时测试植入设备与手术机器人。截至目前,Neuralink总计为9名患者完成脑机接口植入。

@Neuralink
试验目标评估设备安全性,以及瘫痪患者能否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短信、机械臂等设备,最终帮助瘫痪者恢复日常生活独立性(如四肢瘫痪者查邮件、用社交媒体、操作智能家居)。
翔宇医疗(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康复医疗 | 新品)
翔宇医疗,9月4日
9月3日-9月4日期间,翔宇医疗举办了脑机接口新品体验活动,系公司首场脑机接口上海陆家嘴专场体验活动,共展出11款设备,包括:脑机接口-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脑机接口-思维打字系统、脑机接口-智能照护系统、微电流治疗仪(家用睡眠仪)等热门新品,供投资者近距离体验翔宇医疗最新“康复黑科技”。

@翔宇医疗
目前,翔宇医疗两款脑电采集装置已获批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下半年会获得多款以“脑机接口”命名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向投资者依次解读分享了上半年经营情况、脑机接口创新成果及未来战略规划,11款代表产品集中亮相,投资者积极体验,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翔宇医疗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为核心方向,聚焦康复医疗场景,通过自主研发脑电采集装置(Sun Link)、脑控产品(Sun Brain)、生活场景类产品(Sun Live)及自研算法(Sun Dip),实现技术与康复设备的深度融合。同时,公司与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省内外医院共建脑机接口治疗与神经调控中心,形成“研发-临床-转化”的闭环体系。
说明:由于近日脑机接口领域发展迅速,本"半周资讯系列"预计下周开始调整至1周3~4篇,以保证资讯的即时性,以及缩减文章篇幅、增加可读性。
*资讯及图片来自网络,详情可参考文末链接;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详情/来源:
http://u5a.cn/2ntmp
https://x.com/neuralink/status/196363317534878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