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市,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01
江西省概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4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3688.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8.8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为7.6∶40.0∶52.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52.8%和4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5.6%,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773.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2149.4亿元,增长3.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86元,比上年增加0.32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02
江西省重点产业布局
(一)重点产业现状
江西省提出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等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航空、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电子信息产业
2024年,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6.7%,连续三年站稳万亿台阶,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的比重达20.9%,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4.2%,首位产业效应不断凸显。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集聚。江西目前已集聚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其中,营收超百亿元企业16家、超50亿元企业30多家、超20亿元企业80多家。
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江西已创建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27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包括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
2.新材料产业
2024年,江西省有色金属达到9242.6亿元;江西拥有全国领先的矿产资源储量,多个有色金属矿种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石化产品产能领先,并向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江西是全国重要的铜、钨、稀土产业基地,已形成从开采、冶炼、加工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科创资源聚集,鹰潭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成立铜基新材料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金属材料领域“大院大所”汇聚,科创力量全国领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新能源产业
2024年,江西省新能源产业规模营业收入达4000亿元。
在锂电新能源方面,江西拥有世界最大的锂云母矿,锂矿储量占全国总量40%,居全国第一;氧化锂的可开采量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锂盐总产量占全国的近一半;锂盐、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排名全国第一。江西拥有锂电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28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6家,50亿-100亿元企业6家,10亿-50亿元企业28家。产业体系齐全,目前已形成从采选矿、基础锂盐、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制造及应用,到锂电池回收利用较为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是全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最齐全的省份之一。
在光伏新能源方面,拥有规模以上光伏企业152家,实现营收1826.3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整体产业利润超百亿元。
4.航空产业
2024年,江西省航空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1766亿元,集聚航空企事业单位141家,包括整机制造及配套单位97家;无人机制造企业19家,形成了集研发、制造、销售、运营、维修、培训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无人机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5%左右的快速增长,多家企业行业领先;建成大飞机核心试飞基地、完工交付中心,是中国商飞在上海之外唯一的生产制造试飞中心。
江西省航空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建成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主枢纽,赣州黄金机场为次枢纽的“一主一次六支”民用机场体系;通航方面,建成10个通用机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纺织服装产业
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已建立从前端的化纤、纺纱到中端的织造、染整再到后端的研发设计、成衣制造的产业体系,形成以服装为重点,棉纺、针织、化纤、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江西省纺织服装行业已培育共青城市、青山湖区、于都县、德安县、奉新县、万年县、濂溪区等省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其中,共青城市主要产品为羽绒服,已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山湖区是全国第四大针织服装产业基地,“青山湖针纺”品牌是江西省首个区域针纺品牌;于都县主要产品为女装、牛仔服、西服等,先后获得“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创新示范基地”“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6.医药产业
医药产业是江西省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完备、链条完整。近年来,江西省实施错位发展策略,已形成樟树医药、章贡生物医药、袁州医药、进贤医疗器械、峡江生物医药、小蓝经开区医药、永丰生物医药等7个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医药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624家,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2024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实现利润111亿元。
7.现代家具产业
2024年,江西省现代家具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的多重驱动下,呈现出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创新提速的显著特征,逐步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绿色生产转型。2024年,江西省拥有家具制造业规上工业企业1104家,实现营业收入542.6亿元。作为核心增长极,赣州市南康区家具产业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已形成超万家企业、50万从业者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二)重点产业分布
1.产业空间结构
江西省贯彻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交通干线,综合考虑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着力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产业核心增长极,纵向京九(江西)、横向沪昆(江西)产业驱动轴,以及有色、电子信息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一核、两轴、七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业分布现状
江西省打造以南昌、吉安、赣州、九江等为主阵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鹰潭为核心,上饶、抚州、赣州、南昌等为主阵地的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宜春、新余、上饶等为主阵地的锂电和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赣州、九江为核心,联动南昌、宜春、吉安等地,以推进赣州国家级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为牵引的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南昌、景德镇为核心,联动吉安、宜春、九江、上饶、赣州等的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九江、景德镇等为主阵地,联动赣州、宜春、抚州、吉安、上饶等地协同发展的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产业集群分布
截至目前,江西已累计培育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7个、省级产业集群126个,年营收过千亿元的产业达14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重点产业规划
江西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按照省委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以优势主导产业链为重点,以高效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强化布局协同、龙头引育、创新引领、链群融合、要素聚焦,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增强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到2026年,力争实现产业链现代化“1269”目标,即: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航空、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重点企业列表
在江西省百强企业中,营收超1000亿元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江铜集团、晶科能源、江铃集团、方大集团;营收超500亿元企业有9家,在5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企业共有71家。江西省百强企业资产规模在2018年至2023年这六年均呈现出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上市企业数量为22家,营收总和占百强总营收的52.55%。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03
江西省重点园区分布
截至目前,江西拥有1个国家级新区、19个国家级开发区、5个综合保税区、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6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4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开放平台数量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04
江西省投资保障
(一)产业发展政策
以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为政策核心,江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省内重点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科技创新政策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地方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江西锚定省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从丰富科技交流形式、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优化科技企业服务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为省内重点产业链企业抢占下一轮技术革命高地奠定良好基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人才引培政策
江西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创新为轴推进科技型人才集聚,以技能为基夯实基础技能培训,为各层次人才出台针对性强的多项人才政策,营造“尊人才、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财政金融政策
以企业减负为目标,江西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落实减税降费、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等方面持续出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负担,营造宜业氛围。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可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下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 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