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台积电位于中国台湾省高雄的楠梓科技产业园区新厂施工现场,一枚疑似二战时期的未爆弹被意外发现。据当地警方与工程单位通报,该炸弹于当日上午在旧炼油厂区域的土方开挖过程中被挖出,外形严重锈蚀,初步判断为空投航空炸弹。发现仅一小时后,专业拆弹小组即完成现场处置并安全拆除,未对人员或工程进度造成影响。
这已是该区域三年内第三次发现二战遗留未爆弹,此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24年8月和11月,均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对日占设施实施战略轰炸时投下的炸弹,重量分别为1000磅与500磅。此次新发现的炸弹虽尚未公布具体型号与重量,但据现场工程师描述,其尺寸与前两次相近,同样因长期埋藏于潮湿土壤中而严重腐蚀,已无法辨识制造批次与弹药类型。
历史回响:一座旧炼油厂的战争记忆
高雄楠梓厂区所在地,原为日本殖民时期建造的高雄第六海军燃料厂,是当时日本在东南亚最重要的燃料生产与储存基地之一。二战期间,该设施被美军列为重点打击目标,自1944年起遭多次空袭,大量未爆弹深埋地下,至今仍时有发现。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一位参与过多次排爆任务的资深军方人员表示,“这类老工业区地下情况复杂,随着城市开发与重大工程建设推进,发现未爆弹的风险始终存在。”
科技前沿:台积电最先进工厂之一正加速落地
尽管遭遇这一“历史插曲”,台积电方面强调,此次事件未对施工人员安全构成威胁,现场迅速疏散并封锁,拆除后工程已恢复正常。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所有施工前均进行地质与历史风险评估,未来也将持续与地方政府及军方合作,确保建设安全。”
高雄晶圆厂是台积电近年来最重要的投资布局之一,规划总投资超过新台币1.5万亿元,将建设五座先进制程晶圆厂(P1–P5),是继台南科学园区后,台积电在南部打造的又一全球半导体制造重镇。
根据最新规划:
- P1厂
:预计2025年底投入量产,将率先导入2nm制程(N2); - P2厂
:紧随其后,同样聚焦2nm高性能芯片生产; - P3至P5厂
:将用于更先进工艺,包括2nm增强版(N2P)及1.4A工艺(A1.4),后者被认为是台积电通往1nm时代的关键节点,有望应用于下一代AI处理器、高性能计算与先进移动芯片。
该园区全面投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8000个高科技岗位,并带动上千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集聚,形成台湾南部全新的“半导体产业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