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崛起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总有一些新兴领域如黑马般崛起,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低空经济,便是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自 2024 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低空经济便正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了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短短一年间,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链条也在逐步完善。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大幅增长,到 2025 年,有望达到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更是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低空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政策利好、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低空经济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吸引着大量资本涌入,成为了当下极具投资价值的热门领域。
低空经济产业链全解析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产业链涵盖了多个环节,从上游的核心硬件制造,到中游的整机制造与飞控系统,再到下游的运营服务,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低空经济的产业生态。
(一)上游:核心硬件,技术壁垒高
上游产业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根基,主要涵盖研发系统、关键材料以及零部件等领域。在研发系统中,像计算机辅助设计(CAx)、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先进技术,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产品创新的源泉。关键材料则包含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碳纤维等,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关乎产品的质量与成本,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零部件,如电池、电机、飞控系统、陀螺仪等,更是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和性能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碳纤维材料为例,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低空飞行器中,使用碳纤维材料可以有效减轻机体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和续航能力。然而,碳纤维材料的生产技术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如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规模上具有一定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上游产业由于涉及到高端技术和关键材料,技术壁垒高,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专业人才,因此进入门槛较高。但一旦取得技术突破,企业将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并且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整个低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二)中游:整机制造与飞控系统,备受资本青睐
中游产业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低空产品制造、低空飞行保障以及综合服务等。其中,整机制造涵盖了无人机、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以及代表未来趋势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等的研发与生产。这些航空器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
飞控系统作为航空器的 “大脑”,负责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姿态、航迹和飞行参数,对航空器的安全飞行至关重要。随着无人机和 eVTOL 等新兴航空器的快速发展,飞控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飞控系统研发企业,如大疆创新、极飞科技等,它们在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游产业受到了资本的高度关注和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24 - 2025 年,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融资事件中,有超过 60% 的资金流向了中游企业,其中整机制造和飞控系统相关企业获得的融资额度占比最大。资本的涌入为中游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动了中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下游:运营服务,落地场景丰富
下游产业主要聚焦于产业融合,即将中游生产的无人机、航空器等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各个场景中。目前,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涵盖了物流、交通、旅游、运动、巡检等多个领域。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配送方式,能够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顺丰控股旗下的丰翼科技在物流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在多个地区开展了无人机配送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旅游领域,空中游览、低空观光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西域旅游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展的低空游览项目,依托天山天池等景区的独特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在巡检领域,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农业监测、环境监测等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下游产业的特点是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大,能够最先实现落地盈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下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环节。
哪些环节最具投资价值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投资潜力。
(一)电池:技术突破是关键
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电池作为关键零部件,是飞行器的 “心脏”,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续航能力、飞行效率和运营成本。可以说,电池技术的突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锂电池是低空飞行器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但传统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低空飞行器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充电速度快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据相关研究表明,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电池提高了 2 - 3 倍,能够显著延长飞行器的续航里程 。同时,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更高,不易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降低了飞行器的运营风险。此外,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也更快,可以实现快速充电,提高了飞行器的使用效率。
在市场前景方面,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测,预计到 2040 年,电池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固态电池作为最具潜力的电池技术之一,将在低空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抢占市场先机。例如,国内的赣锋锂业、鹏辉能源等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推出了相关产品,并与多家低空飞行器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赣锋锂业研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在满足飞行器长续航需求的同时,还能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鹏辉能源的固态电池通过了最严苛的针刺试验,在安全性能上表现卓越,其宽温域性能也十分优异,能在 - 20℃~85℃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充放电循环,解决了不同环境下飞行器的电池使用痛点。国外的 QuantumScape、Solid Power 等企业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在性能和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这些企业的发展为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产业保障,也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二)eVTOL 整机制造:未来空中交通的核心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噪音低、环保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核心工具,在低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高效出行方式的需求不断增长,eVTOL 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相关机构预测,中国 eVTOL 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在载人类 eVTOL 飞行器方面,年新增需求预计在 2030 年突破 1.2 万台,2035 年接近 4.2 万台 。商业化运营收入方面,预计景区观光旅游等场景将率先爆发,随着城内与城际交通的快速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到 2035 年商业化运营的营业收入将突破 3000 亿元,整机销售及上游供应链市场规模突破 6000 亿元,其他支持性相关服务带来市场规模突破 3000 亿元,最终形成逾万亿元的庞大市场。
eVTOL 整机制造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如亿航智能、峰飞航空、小鹏汇天等。亿航智能作为全球领先的 eVTOL 制造商,其产品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运营,包括空中游览、物流配送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峰飞航空的 eVTOL 产品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采用了先进的分布式电推进系统,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外订单。小鹏汇天依托小鹏汽车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 eVTOL 领域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产品在设计上注重用户体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空中出行服务。这些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创新的产品和市场先发优势,在 eVTOL 整机制造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三)低空物流:商业运营先行
低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具有高效、灵活、低成本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物流在 “最后一公里” 配送中面临的交通拥堵、配送效率低等问题。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物流时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低空物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在低空物流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顺丰控股旗下的丰翼科技在物流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在多个地区开展了无人机配送试点项目,服务范围覆盖了城市、乡村和偏远地区。美团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物流业务,通过无人机配送外卖,提高了配送效率,缩短了配送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内蒙古交通集团开展的低空物流试航活动,依托高速公路城市周边服务区、收费站,与市内物流配送站点形成低空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利用无人机代替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开展低空配送服务,对大幅提升配送效率,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低空物流在商业运营方面具有可行性,并且已经开始逐步实现盈利。
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无人机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达 300 亿元,预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开拓,低空物流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低空物流领域的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其对传统物流行业的变革和升级作用上。通过投资低空物流企业,投资者可以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也为推动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投资风险与挑战
(一)政策风险:空域管理与审批
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空域资源,空域管理政策的变化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低空空域的可使用资源比例相对较低,且空域管理体系复杂,低空飞行使用管制空域需提前申请,审批难度较大 。由于低空空域管理权力不统一,低空飞行需要任务沿线多部门重复审批,导致飞行任务时效性难以保障,限制了产业发展。虽然国家对低空空域的开放有一定的推动力,但地方政策却可能对行业发展形成制约,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风险。例如,一些地区对低空飞行器的飞行区域、飞行时间等设置了严格的限制,这可能会影响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二)技术风险:续航、安全与噪音问题
尽管低空经济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在续航方面,目前电池技术的限制导致低空飞行器的续航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一些长距离、长时间的飞行任务需求。例如,大多数物流无人机的续航里程较短,需要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这限制了其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范围。在安全方面,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缺乏跨领域的合作和协调。包括航空管理、飞行器制造商、技术提供商、操作人员等各方的综合配合,缺乏有效的整合和保障机制,使得低空飞行器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较多的盲点和薄弱环节。此外,低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还可能面临恶劣天气、电磁干扰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安全风险。噪音问题也是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尤其是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低空飞行器的噪音可能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引发公众的不满。
(三)市场风险:竞争与商业化落地
随着低空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无人机领域,在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频发,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投资回报率下降。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落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丰富,但目前部分应用场景仍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例如,在低空物流领域,虽然无人机配送具有高效、灵活的优势,但由于成本较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此外,消费者对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有待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领域,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投资价值。从上游的电池技术突破,到中游的 eVTOL 整机制造,再到下游的低空物流运营,都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低空经济有望在未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投资者在关注低空经济投资机会的同时,也需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做好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