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在制程转型上正面临艰难抉择。 继18A 节点在良率与客户拓展上进展不如预期后,公司将目光转向下一代14A 制程。然而,这一节点虽承诺更高效能与能效,但背后的高昂成本,让Intel 陷入进退两难。
Intel 财务长David Zinsner 已坦言,14A 的晶圆成本将明显高于18A。主因在于14A 将全面导入ASML 新一代High-NA EUV。
设备昂贵:High-NA EUV 售价约3.8 亿美元,比Low-NA 高出六成。
设计复杂:曝光视场缩小一半,制程与研发成本同步增加。
晶圆高价:14A 每片晶圆推估约3–3.5 万美元,高于现有节点。
虽然Intel 承诺14A 可带来15–20% 的效能功耗比提升,以及25–35% 的耗能下降,但在良率与客户仍不确定的情况下,高成本难以说服市场。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策略更显务实。台积电已坦言A14 节点「不一定」会采用新一代High-NA EUV,而A16 与N2 仍以Low-NA EUV 为主,仅在设计需要时才考虑少量导入,以控制成本。目前TSMC 的2 纳米(N2)晶圆传出价格约3 万美元一片,虽然成本同样不低,但凭借成熟的量产纪律与稳定大客户(如Apple、NVIDIA),市场接受度相对较高,良率甚至传出已接近90%,显示技术落地进展顺利。
三星则采取谨慎步伐,已引进首台High-NA EUV 机台,但尚未确定是否会用于最新制程节点。目前三星的主要客户为特斯拉,虽然规模暂不及台积电,但客户能见度相对清晰。
Intel 眼下几乎只能孤注一掷。若14A 缺乏外部客户,庞大的研发与投资难以获得合理回报,公司可能不得不放缓甚至放弃该节点。同时,Intel 与美国政府的协议要求其在未来五年内必须持有至少51% 的代工业务,否则将构成违约,这也使得Intel 的战略选项更加受限。
市场普遍对Intel 能否突围保持保留态度。 14A 或许代表了Intel 的技术野心,但在高成本、缺乏客户与竞争者领先的三重压力下,Intel 的未来依然笼罩着不确定性。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