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迹象表明,DJI将在未来几个月准备发布360无人机。DJI 360 Drone是一款轻量级全景无人机,据传是DJI正式进军360度航拍市场,毫无疑问,它将直接挑战现有的Insta 360反重力A1无人机。Insta 360 Antigravity A1于8月正式发布,但正式上市时间预计为2026年1月。预计DJI 360 Drone将于2025年12月或2026年初发布。二、一位深圳资深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者表示,“大疆几年前对知识产权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其实,这位从业者的观点,已经在业内流传了很久:一个原来曾经无比热爱专利制度,积极申请专利,运用专利构筑护城河,经常去南征北伐友商的大疆,再也不见了。想当年,大疆凭借“创新+IP保护”加持,常年作战,征战番邦,既要防篡位之徒,又要斩断新势力,战火也从内陆烧到域外。大疆也被称之为深圳在专利行业最典型的“三个火枪手(另两个是朗科科技,光峰科技)”之一;然而,巧合的是,“三个火枪手”现在几乎全部终止了当年的激情澎湃,尤其是大疆,从数据来看,更为触目惊心。四、据“知识产权理想国”公众号统计:大疆从2008年开始申请第一件专利,到2011年首次达到两位数47件,到2013年首次达到三位数155件,在2014年首次达到四位数1135件,最终于2019-2020年到达巅峰期,每年3200-3300件专利(11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之后数量就一路下滑,2022年首次跌破三位数406件,2024年首次跌破两位数7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也是如此,2021年跌破三位数452件,2023年跌破两位数18件,2024年只有2件。五、有人表示,“大疆现象”所反映出来的行业专利现状,实质上并不仅仅是每个公司知识产权或法务部门的策略调整,而是整个公司管理层,甚至是企业家对于专利的态度和看法。如果说有轮回的话,中国其实又到了让企业家重新认识专利的时候,这一轮辅导其实早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就开始过,只不过当时很多都是在鼓励企业家重视专利,申请专利;现在这轮,则是要让这些企业家真正能看到专利的作用。六、有人说:“这年头,努力干的人全都负债了,再加把劲努力拼搏的人已经破产了!躺平的赢麻了!”越努力,越追求,越贫穷,真的很让人无语。从企业角度来说,降本最大的“敌人”不是研发、不是工程师,而是企业决策层错误的产品规划和盲目自信扩张。结合到企业层面的底层思维就是:再强大的降本设计能力都不如企业做一个正确的产品,走正确的方向重要!对于财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带来的高风险会给企业致命打击!有的时候,不做比做更好!七、提到“竞品”,你脑海里浮现的是谁?是那个和你功能类似、价格相当的品牌?是那个在同一个商场里抢你客流的门店?还是那个天天在朋友圈刷屏、抢你预算的对手?如果是,那你的格局,可能真的小了。商业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明刀明枪的对手,而是那些你从未设防,甚至从未看懂的“需求替代品”。当你还在和“同行”拼得头破血流时,一个“外星物种”可能已经釜底抽薪,吸走了你所有的用户。八、商业竞争的本质:用户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某个底层需求。任何能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或更优体验满足这个需求的东西,都是你的“致命对手”。请停止用“产品思维”看世界,开始用“需求思维”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