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报告:AI 的喧嚣背后,一场万亿级的电力战争正在打响

智能情报所 2025-09-11 17:04


高盛报告新视角:人工智能的进步,远不止模型与数据

作者:GRACE SHAO

日期:2025年9月10日


我们深入探讨了从AI热潮引发的能耗飙升,到新能源为何难以在此期间替代传统能源,再到美国的能源瓶颈及加拿大的潜在机遇。

今天,我们将再次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与能源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为您带来最新的动态解读。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众所周知,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力。

一场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竞赛,正在重塑中美两国的国家电网,将能源需求推向历史新高。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电力消耗将在2025与2026年连续创下历史纪录。

同时,特朗普政府正以数十年来最快的速度,批准新电厂项目,大力推动能源产能的建设。

资讯配图

来源:CEPA

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电力需求将从2024年创纪录的4097太瓦时,进一步攀升至2025年的4187太瓦时和2026年的4305太瓦时。

其背后的主要推手,正是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

在能源竞赛中,中国凭借数十年的战略规划,在水电、太阳能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早已遥遥领先。

如今,美国企业也纷纷觉醒,它们不仅希望在AI浪潮中分一杯羹,更致力于为装满GPU的数据中心提供强劲动力。

高盛研究部预测,到2030年,数据中心占全球电力需求的份额将从2023年的1-2%增至3-4%。

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惊人,预计将从2023年的4%增长至2030年的约9%。

高盛分析师指出:如果把2023到2030年间,全球数据中心新增的电力需求看作一个国家,它将跻身全球十大电力消费国之列。

资讯配图

此外,高盛研究显示,美国当前62吉瓦的电力需求中,云工作负载约占58%,传统工作负载占31%,而人工智能仅占13%。

但到2027年,人工智能的占比预计将跃升至28%,届时云工作负载和传统工作负载的份额将分别降至50%和21%。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较2024年翻倍,达到约945太瓦时,AI优化的新型数据中心是主要推手。

这一体量,几乎相当于全球总用电量的3%。

从地理分布来看,2024年美国的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球的45%,中国占25%,欧洲则占15%。

美中两国无疑是这场竞赛的领跑者。

在美国,电力需求高度集中在北弗吉尼亚和亚利桑那州,导致电费上涨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中国,需求则集中在北京、上海及其周边的经济区,这些都是过去十年国家政策引导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带。

能源专家 David Fishman 指出:

根据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配额政策,所有新建在国家枢纽地区的数据中心,必须保证其80%以上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他强调,这在可再生能源富集的“蓝色枢纽”地区不难实现,但在“红色枢纽”地区则颇具挑战。

资讯配图
中国东数西算战略中的可再生能源枢纽分布图

他补充说,预计中国六到七成的新增算力将落地这些枢纽地区,并须遵守可再生能源配额。

目前,数据中心约占中国全国电力需求的2.5%,这一比例到2030年可能翻番。

高盛估计,数据中心新增电力需求中,四成将由可再生能源满足,其余则依靠天然气。

但国际能源署提醒,煤炭、天然气和核能仍将是重要的补充,仅靠可再生能源恐怕独木难支。

中国正通过其“东数西算”战略,利用西部地区的低廉电价,为东部沿海的数据需求提供动力。

尽管这听起来是最佳方案,但现实是,支撑AI数据中心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天然气和核能依然不可或缺。

新型数据中心呼唤更多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AI数据中心已非吴下阿蒙。

现代AI工作负载要求海量GPU协同计算。在2022年,一个尖端AI系统仅需8个GPU。

但到2027年,领先的系统可能需要近580个GPU在机架中协同工作,其功耗高达600千瓦,足以满足500个美国家庭的用电。

资讯配图
GPU集成数量预测图

各大科技巨头的财报显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资本支出正持续飙升。

高盛预测,仅在2025至2026两年,美国五大云服务商在AI数据中心建设上的总投资就将达到7360亿美元。

资讯配图
美国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资本支出预测图

爱恨交织:电力、数据中心与AI

尽管人们期待AI能反过来优化发电效率,但这尚未得到大规模验证。

当前,能源增长面临三大障碍: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政策的限制,以及企业提升产能的能力。

从人类未来的高度思考:如果AI的发展让我们无法回避对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难道用数据中心覆盖地球,就是我们未来的答案吗?

从国家竞争的维度观察,中美竞赛的焦点,已不仅是更强的算法模型,更是支撑这一切的能源基础设施。

在美国,云服务商的资本支出将在两年内突破7000亿美元,全力加码AI数据中心。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将AI的扩张与国家的绿色转型紧密捆绑,但煤炭和天然气依然是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而易见,人工智能已经把原本平平无奇的电力,变成了一种全新的战略资源。

未来,谁能提供充足、廉价且可持续的电力,谁就不仅能运行最顶尖的模型,更将引领全球人工智能经济的步伐。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谁在你的AI里“做广告”?
攻克AI过度思考难题!美团新研究让通过“可验证”过程奖励激活LRM的高效推理
马上上岛|云栖大会「新世代 AI 创想岛」即将揭幕
今日最黑:iPhone Air还是太细节了
OpenAI,最新技术分享
邀请参会:测试测量大会(上海)--NI Days 2025邀您共探AI+测试新纪元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恐惧被夸大了,AI是宇宙演化的必然
3000亿美元OpenAI大单,让世界首富位置换人了
21000亿!云大厂拿下AI大单
高德 AI 别再打古典互联网战争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