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全球半导体设计软件与IP领域的龙头企业遭遇上市33年来最惨烈的单日重挫——股价狂泻35%,创下自1992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此前一天,其股价已先跌18%,两日累计蒸发近半市值。
这场资本市场“大地震”的导火索,是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与未来指引:业绩不及预期、盈利预测大幅下修,并宣布将全球裁员约10%(预计影响3000名员工)。更令人震惊的是,CEO萨辛·加齐在电话会议上罕见地公开承认:公司在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IP)业务上战略受挫,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交困。
三大危机压顶,IP帝国遭遇“完美风暴”
加齐在分析师会议上首次披露了导致业绩崩塌的“三重打击”:
第一重:中国市场的“寒流”未退。
尽管美国5月底至7月初针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仅持续六周,但其造成的“心理阴影”远未消散。加齐坦言:“政策虽短,但客户信心动摇的影响却持久得多。”他描述道,中国客户反复质疑能否完成芯片设计、能否成功流片,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导致长期合约签约停滞。作为占其2024财年收入**16%(约10亿美元)**的关键市场,中国需求疲软成为无法忽视的拖累。
第二重:大客户“临阵变卦”,百亿投入恐打水漂。
一位未具名的重要代工客户突然调整技术路线,放弃原定的先进制程代工计划,转而专注自身产品。虽然加齐未点名,但多方分析直指为英特尔。据悉,该公司此前已为该客户的“18A”节点平台投入巨量资源开发专用IP,原预期在2025年下半年收获回报。如今客户战略转向,使其前期布局面临重大损失。“我们为这个客户构建IP投入巨大,但市场变化让目标落空。”加齐无奈表示。
第三重:内部决策失误,新兴赛道“踩空”。
加齐坦承,公司在部分技术路线图和资源配置上的决策“未能达到预期”,尤其在边缘AI等快速增长领域出现资源错配。这暴露出其传统IP商业模式正面临转型困境——客户不再满足于标准IP模块,而是要求更复杂的子系统甚至Chiplet集成方案,这对交付能力提出全新挑战。
断臂求生:合并部门、裁员千人、收缩预期
面对危机,公司已启动紧急应对:
- 组织重组
:将独立的IP团队与定制化解决方案部门合并,加速复杂子系统交付; - 大规模裁员
:计划在2026财年末前削减约10%全球员工,以优化成本结构; - 下调预期
:将2025财年营收指引下调至70.3-70.6亿美元,第四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仅为2.76-2.80美元,远低于市场预估的4美元以上。
转型之痛:从“IP王者”到“系统服务商”的艰难跨越
过去八年,该公司IP业务收入增长高达326%,远超竞争对手,奠定了其市场领导地位。然而,行业正在剧变:客户需求从“买IP”转向“要解决方案”,交付周期与复杂度成倍增加。Piper Sandler分析师指出,中国消费电子投资意愿的系统性减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挑战。
尽管CEO仍强调人工智能与异构计算的长期机遇,并持续推进对仿真巨头Ansys的整合,但此次断崖式下跌暴露了其短期战略的脆弱性。曾经高歌猛进的“IP帝国”,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当外部地缘政治、大客户策略突变与内部转型滞后三者叠加,即便是行业巨头也难逃“黑天鹅”冲击。这场暴跌,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危机,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深度重构下的一个警示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