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牌即“20CM”涨停!市值突破965亿,这场半导体收购值了!

EETOP 2025-09-12 11:43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资讯配图

芯原收购芯来:RISC-V 战略并购引爆资本市场,开盘即 20% 涨停

2025 年 9 月 12 日,半导体 IP 领域上演资本大戏 —— 芯原股份(688521.SH)在宣布收购芯来科技 97.01% 股权后于科创板复牌,开盘即迎来 20% 涨停,股价报 183.6 元,总市值突破 965 亿元。这一强势表现不仅印证了市场对此次并购的高度认可,更凸显了 RISC-V 架构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中的战略价值。

资讯配图

并购核心:补全 RISC-V 全栈 IP 版图

作为中国半导体 IP 领域的龙头企业,芯原股份此次收购并非偶然。公告显示,芯原已持有芯来科技 2.99% 股权,交易完成后后者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的芯来科技是国内 RISC-V CPU IP 的领军者,已构建起覆盖通用与专用场景的完整产品线:N/U 系列适用于边缘计算与 IoT,NX/UX 系列瞄准数据中心等高性能领域,而 NS、NA、NI 三大专用系列则分别聚焦安全、汽车电子和 AI 计算场景。其客户群体已超 300 家,广泛分布于 AI、汽车电子、5G 通信等关键领域。

对于芯原而言,此次并购具有战略补位意义。作为 "中国半导体 IP 第一股",芯原 2024 年半导体 IP 授权业务全球排名第八,但其在 CPU IP 领域存在明显短板。芯来科技的加入将完善其 "核心处理器 IP+CPU IP" 的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尤其在 AI ASIC 领域,RISC-V 的模块化指令集优势能显著提升芯片设计的灵活度与创新空间。东吴证券分析指出,这一组合将加速芯原在 AIoT、汽车电子等高增长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双方的合作渊源为并购奠定了基础。早在 2018 年,芯原作为首任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时,芯来科技便是首批成员。芯原创始人戴伟民更是芯来科技的早期投资者,双方在技术路线与产业判断上高度契合。这种长期积累的信任关系,为并购后的技术整合扫清了障碍。

市场逻辑:技术协同驱动价值重估

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源于对并购协同效应的清晰预期。芯原股份停牌前已呈现强势走势,从 2024 年 9 月的 24.45 元低点涨至停牌前的 153 元,一年间涨幅超六倍。复牌后的涨停更将这一趋势推向新高度,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技术闭环形成后的价值重估。

深层次看,市场信心来源于三点核心逻辑:其一,芯原当前在手订单达 30.25 亿元,2025 年三季度新签订单 12.05 亿元,同比激增 85.88%,其中 AI 算力相关订单占比 64%,收购芯来后将显著提升这些订单的毛利率;其二,RISC-V 作为开源架构,能有效规避 ARM 等闭源架构的供应链风险,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战略价值凸显;其三,芯来科技的车规级 NA 系列已成功应用于矽力杰 SA32D 系列 MCU 和裕太微电子车载以太网芯片,与芯原的汽车电子布局形成完美互补。

行业数据进一步支撑了这一估值逻辑。SHD Group 预测,到 2031 年基于 RISC-V 的 SoC 芯片市场渗透率将从 2024 年的 5.9% 提升至 25.7%,出货量超 200 亿颗。在消费电子、汽车、数据中心等六大领域,RISC-V 都将占据显著份额。芯原通过此次收购,提前锁定了这一增量市场的核心入场券。

内嵌virtuoso模拟IC设计流程的数据管理平台

直播报名邀请

资讯配图

欢迎加入 EETOP 信群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半导体
more
150万亿韩元,投向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
布局AI眼镜小型化存储,康盈半导体ePOP设计升级
【半导体】英伟达GPU,市占94%
【半导体】这颗芯片,还有机会吗?
氟材料的分类以及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应用
纳米级精准,半导体量测装备的智能跃迁
22亿!广东半导体“小巨人”卖身
这些半导体小公司,可能是明天的大黑马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积极影响半导体产业| 区势·半导体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被申请强制清算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