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元股权转型进行时!OpenAI与微软签署新协议,或将为IPO铺平道路

头部科技 2025-09-12 18:57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文丨丁灵波
今日,OpenAI与其最大投资者微软对外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双方称已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MOU),推动开展下一阶段的合作,目前正积极努力敲定最终协议中的合同条款。
资讯配图
在另一份声明中,OpenAI董事会主席Bret Taylor公布了该协议的具体细节,转型计划将使现有的OpenAI非营利组织既控制一家公益公司(PBC),又直接分享其商业成功,OpenAI非营利组织的持续控制权下一步将与PBC的部分股权相结合,这笔新的股权将超过1000亿美元,使其成为全球资源最丰富的慈善机构之一。

这一声明发布之际,OpenAI的整体估值已达到5000亿美元水平,由于OpenAI最初成立时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寻求从非营利组织重组为营利性实体成为一道坎,这一转型需要获得诸多股东和政策的支持,其中微软是其最大投资者,自2019年以来投资总额超过130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后续获得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此次转型将支持OpenAI解锁上市融资渠道并进一步打破当前的盈利限制,将为公司IPO铺平道路。

资讯配图
未来利益分配成难题

OpenAI推进的PBC架构转型是一种“兼顾盈利与公共利益”的新型企业形态,既不同于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传统商业公司,也区别于“禁止利润分红、完全服务公益”的非营利组织(NPO),想借此摆脱复杂的利润上限运营结构。

PBC核心特征是将“公共利益目标”与“盈利目标”并列写入企业章程,并受法律监管约束。

因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开发之路仍然非常烧钱,特别是随着同行竞争加剧,OpenAI仍要寻求在未来几年筹集数百亿乃至千亿美元规模的资金来支撑竞争发展,如果盈利受限回报不足,很多投资者便会望而却步,部分投资人表示如果OpenAI未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公司架构重组,有权撤资或拒付承诺的后续资金。

资讯配图

OpenAI与微软的投资合作关系充满着“博弈与共生”,其微妙性体现在战略目标的深层绑定与商业利益的持续角力

根据双方此前的投资合作协议,微软拥有独家优先使用OpenAI最新技术的权利,并作为其主要云服务提供商,还可分享ChatGPT及其API的收入的20%OpenAI曾部分现有及潜在投资者透露,到2029年,公司营收预计将飙升至1250亿美元,2030年更是有望攀升至1740亿美元。

随着OpenAI业务规模的壮大,微软早期投入的资金与算力既是“救命稻草”,却也成了商业独立的“镣铐”。

资讯配图

此前的协议中约定,若OpenAI实现“充分AGI”后微软的独家权才会终止,但双方乃至整个行业对AGI的技术标准存在分歧——OpenAI倾向于“实验室技术突破”,而微软要求 “商业化盈利能力验证”,例如创造至少1000亿美元利润的AI系统

微软曾通过“利润分成+技术独家权”模式锁定投资收益(预计2030年前可获超350亿美元利润分成),在OpenAI宣布重组计划后,微软进一步提议将这些权益转换为33%股权,以分享OpenAI上市后的资本增值,双方围绕利益问题陷入了艰难谈判。

至于正在推动新协议能否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商业条款仍存在未知数,控制权争夺与利益再分配决定着OpenAI下一阶段的发展模式。

资讯配图
从紧密合作到降低依赖

近期,OpenAI正努力寻求最大化减少对微软的算力依赖。

在美国政府牵头下,OpenAI通过“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与软银、甲骨文以及谷歌云先后达成合作协议,构建5GW算力基础设施(超200万枚AI芯片),计划在2027年实现40%算力自主化,这直接冲击了微软Azure的独家云服务地位。

OpenAI今年早些时候与云服务商CoreWeave签署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级别的算力协议,7月份,OpenAI将Google Cloud列入其供应商之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能力需求。

日前,OpenAI与甲骨文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在未来五年时间内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计算资源,甲骨文公司股价盘中暴涨一度超42%,让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短暂登顶世界首富之位。

资讯配图

除了增加算力供应商,OpenAI也正在加速AI芯片的定制和自研。

据博通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公司已获得第四个定制AI芯片大客户,并签下了一份价值100亿美元的生产订单,据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称,这位新客户带来了“即时且相当可观的需求”,预计从明年开始将为其“非常强劲地”出货。

据多家外媒证实,这位未具名的“神秘客户”正是OpenAI,OpenAI正效仿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通过与第三方合作设计并量产自研AI芯片,以掌控更多算力控制权,降低长期算力采购成本,据悉其芯片将采用3nm工艺,预计2026年投产,可替代部分英伟达H100的算力。

资讯配图
随着两家公司的关系变化,微软在最新的年度报告中已将OpenAI列为人工智能产品、搜索引擎和新闻广告领域的关键竞争对手之一,微软通过Azure平台引入Anthropic、Mistral、xAI等OpenAI竞品模型,形成“多模型共存”生态,分流OpenAI API客户。

同时,微软也终止了OpenAI在Office等旗下产品中的独家经营权,结束多年来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Power BI等产品生成AI功能完全依赖OpenAI技术的局面,大力发展自有的Copilot、MAI系列模型和其他模型增加备选方案。


资讯配图
被多方抵制的“转型”

今年8月份,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曾公开表示,将考虑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推动公司上市,称“PBC可以帮助我们实现IPO”,据透露,OpenAI在7月份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预计今年收入将增长达到127亿美元。


资讯配图

但长期以来,从非营利机构起家的OpenAI进行营利实体转型一直不被外界认可。


据报道,不少慈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已提出反对OpenAI的异常重组计划,加州和特拉华州当局仍在进行调查和评估影响;OpenAI早期投资者、如今的死对头马斯克多次公开指责奥特曼和OpenAI专注于商业利润最大化,与最初的造福人类的AI使命背道而驰。


资讯配图

今年4月份,10多名前OpenAI员工和数位人工智能专家联名反对OpenAI转型为营利性公司,其中包括著名AI学者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玛格丽特·米切尔 (Margaret Mitchell) 和斯图尔特·罗素 (Stuart Russell)等等,抵制其借公益之名“谋取私利”。


OpenAI想要打开上市融资通道,依旧挑战重重。


-END-

资讯配图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投稿或寻求报道,欢迎私信“投稿”,添加编辑微信。
【2025免费新年礼】:了解最新科技趋势分析、行业内部的独家见解、定期的互动讨论和知识分享、与行业专家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领取100份AI科技商业研报合集,加群共同探讨与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头部科技晶总微信!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IP
more
WAIC CONNECT “AI+制造”专场 | 暨走进中国工博会系列活动开放报名,精准对接龙头企业!
半壁江山都来了!最燃AI芯片盛会议程公布,同期研讨会解读华为384超节点与存算一体
3000亿美元“世纪联姻”:甲骨文把OpenAI抱回家
大语言模型的新征程—— ACL 2025顶会见闻前沿论坛实录|GAIR Live
国内AI芯片面临两大瓶颈
【AI加油站】ChatGPT 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总结(附PDF下载)
AI意识「觉醒」!图灵得主Bengio重磅发声:AI正接近人类意识临界点
苹果发布最新无线网络芯片N1;台积电退出氮化镓代工业务;马斯克盛赞特斯拉AI5芯片"史诗级"——5分钟快速了解本周芯片行业热点
手把手教你在Arm边缘AI计算平台上部署飞桨模型
iPhone Air采用的eSIM,究竟是啥?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