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数码圈有一个非常热门和极具“黑色幽默”的话题——小米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的“新黄埔军校”。当然了,这肯定是有一定调侃的成分在里面。至于为啥这么说,还是因为最近iPhone17Pro“撞脸”小米11Ultra以及魅族22像素级致敬小米15这两个比较新的事件所影响。说iPhone17Pro抄袭小米11Ultra可能还有点牵强,毕竟只是设计相仿罢了。但是魅族22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像素级的直接照抄了小米15的设计,连摄像头排布的方式都一毛一样。“魅族抄袭小米”——这六个字放在一起怎么看都有点黑色幽默和反差感,因为在十数年前,论设计质感小米给魅族提鞋都不配。比如我曾经都用过的魅族MX2和小米2,论整机的精致感,小米2和魅族MX2比起来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小米雷总那可是喊出过“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种逆天口号的人,从这句口号你也就能大概感受得到当年小米的粗犷。然而,这个看上去极具黑色幽默的事情却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事实。除了ID设计,还有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国内安卓机圈目前大热的小直屏手机的风潮确实也是小米带动的。有人可能会持反对的意见,认为三星和iPhone一直都在推出小屏手机,你怎么说是小米带动的呢?首先,iPhone在全面屏时代的小屏+大屏的策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iPhoneXR、XSMax)。此后的iPhone11、iPhone12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你可曾见过国产手机厂商大规模跟进了?至于三星,由于三星在国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销量和受众,他的某些设计甚至都被拿来当反面案例来学习了,你还指望国产手机学他?国产手机厂商大批量推出小直屏手机其实就是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标志性事件就是——VIVO发布VIVO X200ProMini以及OPPO发布OPPO Find X8。OV之所以纷纷推出小屏机就是受到了小米13、小米14接连成功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小米所引领的东西还不止于此。比如,中端机+高规格防水这个赛道最早也是由小米带出来的(2023年的红米Note13Pro+),今年发布的荣耀X70、OPPO A5系列、VIVO Y300系列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等等。那么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小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户体系的优势”。我在曾经讨论OPPO和VIVO推出小屏手机的文章中就下过一个结论,不管OV再怎么推出小屏手机、再怎么堆料,他们的销量都不会比小米更高。事实也基本上和我的预言是差不多的,不管是VIVO X200ProMini亦或者是OPPO Find X8/X8S的销量都没小米15高。难道是他们在产品塑造上不如小米么?当然不是,难道是他们的宣发力度不如小米么?当然也不是。他们和小米最大的差距其实就是用户体系。。小米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拥有一群非常年轻化+分享欲极强的粉丝或者受众群体。这是调研机构所做的一个关于小米Su7的用户画像(给大家找了一个比较新的更有说服力):(数据源自杰兰路和42号车库),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二线城市居多、男性、高学历、总体上处于人生的较早期阶段。而这些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小米手机或者小米产品的用户,其中超过97%的意向用户都是小米产品的用户。所以,小米Su7的潜在用户就等于小米整个品牌的用户。那么这些用户有啥优点呢?首先,他们年轻,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都非常高,每当小米所推出的新形态产品,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比如小米11Ultra,这种在当时来看极具争议的话题其实在米粉当中的影响力是非常大,要不是骁龙888翻车了,小米11Ultra绝对会成为一代神机。其次,小米的用户或者受众群体拥有旺盛的分享欲,在移动互联网上拥有者极为强悍的影响力,这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是很难被复制的同时也是很容易破圈。所以,这种旺盛的分享欲可以加速小米产品的快速推广和普及,从而提升小米的影响力。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句了,当年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所创作的《参与感》一书的含金量还在提升,这本书可谓是奠定了小米宣传的基石,做产品或者品牌营销的都可以读一读,绝对会有所收获。在拥有了这样的消费群体的前提下,小米就可以更加大胆的做产品创新,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那样:“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除非你将创新的产品展示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