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适航管理是保障航空器安全的重要技术管理,在现代航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适航管理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对航空机载设备适航具体实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业内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工作,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航空;机载设备;适航管理
适航管理概述
适航管理是保证航空器安全性为目的的技术管理,它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对航空器制定了一系列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以及使用维修方面进行审查、鉴定和监督管理,适航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首先,初始适航管理。初始适航管理指的是航空器在使用之前,适航部门需要对航空器依据相关适航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审核检查,确保航空器各个部件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符合标准;其次,持续适航管理。它是适航部门对航空器进行各方面检查,审核符合相关设计制造标准后,获取了适航证书,在航空器投入运行后,为了保证航空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适航水平、保证其能够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进行的管理。
航空机载设备适航管理具体实践
本文结合民用航空机载设备适航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对设备研制单位重点开展的适航管理工作进行探究。
制定总体策划,确保适航工作顺利开展
航空机载设备适航管理贯穿于其整个研发制作过程,对此必须制定总体策划,将适航要求落实到机载设备研发制作中来,确保适航技术标准能够落实。
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机构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结合所研制机载设备特点,在项目策划过程中做好适航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和协调。通过明确不同设备研制阶段需要满足的适航管理标准,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保障适航管理工作在机载设备设计、研发、制造整个流程中的规范落实,促进适航工作顺利开展;研制机构需要积极与适航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设备研制整个流程中要及时与适航部门保持联系,进行积极有效沟通,并严格做好研制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尽可能降低风险因素。
2. 做好适航条款解读分析,保证适航性的顺利落实
机载设备研发机构需要对民用航空技术标准相关条件有充分了解,并结合具体设备特点进行适航条款解读分析,最终选择符合机载设备适航性设计要求的适航条款。负责进行设备研发的工作人员要认真了解民航产品适航标准条款,并对咨询通告进行研究,通过仔细了解和对比,获得合适的适航条款,再与客户、适航审查组进行沟通协商,共同确定设备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是落实适航设计的必要过程,机载设备研发机构需要在确定好设备适航条款的基础上,参照《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逐一进行适航条款符合性的验证。关于符合性验证方法十分多样,而对于同一适航条款,其符合性验证方法却并不完全相同,在具体验证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不同设备的内部结构特点、研制保证级别以及研发机构技术能力等进行确定。
3. 进行安全性评估,保证机载设备安全性符合标准
安全性评估是航空机载设备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常在设备概念设计阶段就能够得出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并且在后期随着设备设计工作的持续推进,不断进行安全性评估,直到最终计满足相应的安全性标准。
关于航空机载设备的安全性评估流程主要分为:功能危害性分析、初步系统安全性分析、设备故障分析以及系统安全性分析四个步骤,机载设备研发机构需要在对适航要求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安全要求,利用相应的软件对系统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
4.加强过程管控,保证制造设计符合标准
一是要加强对设备研制过程的管控。对所有试验件所用材料、零部件以及特殊工艺等进行符合性管控,确保最终生成的产品标准统一,质量一致。航空机载研制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适航规章要求标准对研制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设计与制造控制管理以及供应商管理等诸多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并在设备研制过程中严格落实。在适航审查组对研制产品进行符合性检查之前,机构内部首先进行预检工作。设备验收工作完成后,适航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实施,并填写相应的预检查单,开展预检查工作。工作内容应当包括:设备设计资料、制作工艺、工序过程、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资质等,同时还需要对机载设备的关键性能进行抽查。预检工作结束后,对于发现的不达标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在正式检查时符合标准;
二是做好二次配套成品适航管理工作。航空机载设备研发机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适航规章要求,并结合相应的文件,编制二次配套成品施工管理的文件。第一,要将客户适航性管理要求及时正确传递到供应商;第二,根据二次配套成品的不同按照相应的适航条款进行分配;第三,根据二次配套成品不同分类,设备研制机构要在不同研制阶段进行不同的适航监督检查;第四,对供应商进行适航管理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审查计划,包括对其资料和试验件的审查等,不断提高供应商适航管理能力,充分做好二次配套产品适航管理工作。
5.进行试验验证,落实适航要求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验证计划。试验计划需要明确试验项目、部件数量以及设备等相关内容。此外,试验计划还需要与适航审查部门共同协商敲定,待审查部门批准后再进行落实。
试验计划实施整个过程,审查组都必须严格进行试验各个环节的监控,一旦发现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对于研制机构来说,可能一个细小的问题就会使得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甚至造成审核部门对自己的不信任。因此,研发机构要充分做好试验策划,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避免和防范,确保试验过程顺利进行,获得审查组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信任。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还要配合目击试验审查,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在进行目击试验项目之前,审核组会提前通知,研发机构需要在审核组到场前做好相关试验准备事宜,包括工程资料、试验件、仪表、操作人员及检验人员等等,确保所有准备都符合相关要求。在进行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审查人员口令严格执行试验操作,并与审查组进行及时沟通,确保试验验证的顺利进行,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航空机载设备适航管理工作始终贯穿设备研制整个流程。研发机构需要高度重视适航管理工作,根据相关适航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符合所生产设备的适航管理文件。在机载设备设计、制造以及验证等所有环节都需要做好监管工作,严格落实适航管理文件标准;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做好与客户和适航审查组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三方对适航管理工作达成共识。适航管理工作是航空机载设备研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研发机构来说,只有真正将每一环节工作都扎实做好,才能保证最终的产品符合适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