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设计中的晶振布局要点

电子技术设计 2025-09-15 11:31
资讯配图

前言

随着电子设备向高集成度、高速率方向发展,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时钟信号作为数字系统的核心,其高频特性极易引发电磁干扰(EMI)。

晶振作为关键时钟源,其设计不当往往导致辐射超标,成为EMC测试中的常见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晶振时钟的EMI抑制方法。

资讯配图

晶振时钟的EMI问题分析

时钟信号因其周期性特点,在频域表现为离散的窄带噪声,能量集中,易导致辐射(RE)测试超标。晶振布局不良时,高频谐波会通过PCB走线或引脚辐射,成为主要干扰源。

资讯配图

图1 机器时钟超标数据

【晶振引发EMI的两大主因】:

1.高频谐波辐射

晶振输出的方波信号含丰富奇次谐波(如8MHz晶振的3次谐波24MHz、5次谐波40MHz等),这些高频成分通过走线或寄生参数形成辐射。

2.PCB布局缺陷

晶振引脚走线过长、阻抗失配、悬空引脚未接地,或靠近敏感信号线,均会加剧串扰和辐射。

资讯配图

晶振引脚接地的EMI抑制机制

资讯配图

图2 无源晶振

对于无源晶振(图2),将晶振的空置引脚接地可显著改善EMI性能,这一措施通过优化电路的高频特性,从多个维度抑制电磁干扰,具体作用如下:

1.屏蔽效应

接地引脚为晶振金属壳体提供低阻抗路径,减少高频噪声通过寄生电容耦合至周边电路。

2.优化回流路径

缩短高频噪声的返回路径,降低环路面积,抑制共模辐射。

3.稳定参考电位

避免浮空引脚因电磁场耦合引入外部噪声或成为辐射天线,接地后不仅能消除电场干扰,还能减少潜在的磁场耦合路径。

资讯配图

案例分析:8MHz晶振辐射整改

1.问题现象

机器设备RE测试中,8MHz晶振的高谐波(1160MHz、1168MHz等),可从下面测试数据得知,在喇叭天线测试频段出现时钟倍频辐射超标(见图3)。

资讯配图

图3 整改前的RE测试数据

2.整改措施

【问题定位】

频谱分析确认超标频点为8MHz倍频,排查发现无源4脚贴片晶振两接地引脚处于悬空状态。如下图4所见

资讯配图

图4 PCB Layout图

【优化方案】:

将悬空引脚进行接地处理(见图5),确保低阻抗回流路径。

资讯配图

图5 整改措施图片

3.整改效果

接地后,辐射噪声降低10dB以上,测试数据显著改善(6)。

资讯配图

图6 整改后的RE测试数据

资讯配图

总结与建议

1.关键设计原则

  • 晶振布局优先:缩短走线、匹配阻抗、远离敏感电路。

  • 悬空引脚接地:避免浮空引脚因电磁场耦合引入外部噪声或成为辐射天线。

2.EMC优化方向

  • 源头抑制:选择展频IC或展频晶振,优化时钟驱动电路。

  • 路径阻断:完善屏蔽设计,确保低阻抗接地。

⚠注:本文基于工程实践经验,具体设计需结合实际测试验证。


资讯配图
往期推荐阅读
资讯配图

拆个智能插座差点怀疑人生?这种卡扣设计太反人类了!

2025-09-14

资讯配图

这样讲频域和时域,就懂了!

2025-09-13

资讯配图

拆解小米空调遥控器:一颗MCU如何搞定全部功能?

2025-09-10

资讯配图

电源过冲,烧芯片的分析案例

2025-09-1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MC
more
AI 加速器需求推动下,三星电机(Semco)重组集成电路基板供应链
4000字详述,PCB叠层对EMC的影响!
今晚8点开播《快速入门EMC分析设计方法》
EMC整改,三极管驱动出了问题
高频+大电流+高EMC挑战?凡亿1V1大功率PCB弟子,全网唯一真项目实战教学!
HF每日论文| Intern-S1登顶,Mobile-Agent-v3, LiveMCP-101,Waver,SceneGen
存储大厂首发“High-K EMC”高效散热移动DRAM!
信号完整性(SI)与电磁兼容性(EMC)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High-K EMC”材料加持,移动DRAM高效散热
IEMC2025电机产业链“全明星”展商阵容曝光  电机、线圈配套及材料、机器人等5大核心展区盛装以待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