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开关电源中的缓冲吸收电路

电子工程世界 2025-09-16 08:00

▲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不错过任何一篇干货文章!

基本拓扑电路上一般没有吸收缓冲电路,实际电路上一般有吸收缓冲电路,吸收与缓冲是工程需要,不是拓扑需要。

缓冲电路是控制开关器件快速上升和下降引起的瞬态尖峰的重要办法。它们通常主要是由一些无源器件组成的网络,用来控制电路中无功元件产生的振荡。合理的缓冲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EMI,并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缓冲器的基本目的是吸收由寄生成分引起的无功能量,并且将能量消耗掉或者将引导至能够回收的地方。

而来自磁性器件和长PCB走线或环路中的电感,以及半导体结电容和布线耦合,这些是无功能量的常见来源。无论如何由于根本原因通常是寄生参数的影响,所以最重要的原则是尽量减少这些寄生参数。至于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更详细地讨论。但在这里,我们是假设在PCB布局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接下来谈论如何设计缓冲器大多数缓冲器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去设计的但是还是做一些分类可以帮助理解。第一个分类标准是将它们分成无源(只是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的组合)和有源(使用开关管)缓冲吸收电路,但另一个分类标准是看缓冲器是属于能量耗散还是非耗散类型,第三个分类标准是控制电压还是电流。任何时候感性元件遇到容性元件,如果还存在快速变化的电流或电压,其结果可能就是产生振荡。


资讯配图


吸收与缓冲的功效:

也就是说,防止器件损坏只是吸收与缓冲的功效之一,其他功效也是很有价值的。


吸收:吸收是对电压尖峰而言。


电压尖峰的成因:

减少电压尖峰的主要措施是:



拓补吸



资讯配图


将开关管Q1、拓扑续流二极管D1和一个无损的拓扑电容C2组成一个在布线上尽可能简短的吸收回路。


拓扑吸收的特点:

体二极管反向恢复吸收开关器件的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在关断电压的上升沿发挥作用,有降低电压尖峰的吸收效应。



RC吸收



资讯配图



RC吸收设计



资讯配图



RCD吸收



资讯配图


特点:

不适应性:

钳位吸收RCD钳位:

齐纳钳位:


无损吸收



资讯配图


无损吸收的条件:


无损吸收是强力吸收,不仅能够吸收电压尖峰,甚至能够吸收拓扑反射电压,比如:


资讯配图



缓冲



缓冲是对冲击尖峰电流而言

缓冲的基本方法:在冲击电流尖峰的路径上串入某种类型的电感,可以是以下类型:


资讯配图


缓冲的特性:



LD缓冲



资讯配图


特点:


资讯配图


特点:


饱和电感缓冲



资讯配图


饱和电感特性:

饱和电感是功率器件,通过进入和退出饱和过程的磁滞损耗(而不是涡流损耗或者铜损)吸收电流尖峰能量,主要热功率来自于磁芯。这一方面要求磁芯应该是高频材料,另一方面要求磁芯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居里温度。这意味着饱和电感的磁芯应该具有最有利的散热特性和结构,即:更高的居里温度、更高的导热系数、更大的散热面积、更短的热传导路径。

显然饱和电感一般不必考虑使用气隙或者不易饱和的低导磁率材料。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较低导磁率的磁芯配合较多匝数、与较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较少匝数的饱和电感初始电感相当,缓冲效果大致相当。这意味着直接采用1 匝的穿心电感总是可能的,因为任何多匝的电感总可以找到更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1 匝等效之。这还意味着磁芯最高导磁率受到限制,如果一个适合的磁芯配合1 匝的饱和电感,将没有使用更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更少匝数的可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相同体积的磁芯的饱和电感缓冲效果大致相当。既然如此,磁芯可以按照最有利于散热的磁路进行设计。比如细长的管状磁芯比环状磁芯、多个小磁芯比集中一个大磁芯、穿心电感比多匝电感显然具有更大的散热表面积。

有时候,单一材质的磁芯并不能达到工程上需要的缓冲效果,采用多种材质的磁芯相互配合或许才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资讯配图



无源无损缓存吸收



资讯配图



吸收缓存电路性能



资讯配图



滤波缓



资讯配图



振铃



资讯配图


振铃的危害:

振铃的成因:

振铃的抑制:



吸收缓存能量再利用



资讯配图


RCD吸收能量回收电路:

只要将吸收电路的正程和逆程回路分开,形成相对0 电位的正负电流通道,就能够获得正负电压输出。其设计要点为:RCD吸收电路参数应主要满足主电路吸收需要,不建议采用增加吸收功率的方式增加直流输出功率。


资讯配图

· END ·


欢迎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

关注EEWorld旗下订阅号:“汽车开发圈”

回复“DS”领取《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完整版资料

资讯配图

扫码添加小助手回复“进群”

和电子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经验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电源
more
氮化镓(GaN)赋能,效率超95%!MPS PFC+Flyback电源适配器方案及优势
【推荐资料】开关电源设计必备秘籍!PCB与LAYOUT优化全解
【半导体】日本电源芯片,难以抗衡中国
一种全工作范围实现零电压开通的高效反激电源控制策略
【模拟 IC 高薪热招】射频 / 音频 / 电源 / 电机驱动等多岗位急聘
电源电路基础知识
南都电源签下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电源纹波如何产生及避免
倒计时5天!性能?智能化水平?焊接电源需要提升什么?| 报名通道
BUCK电源SW节点电路发生振铃怎么办?有图有真相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