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元专项债落地合肥,三十亿租赁订单签约上海,低空经济正从“概念炒作”步入“实质建设”的关键阶段,金融热钱通过创新模式加速涌入产业链。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标志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
随着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大银行纷纷抢滩这片新蓝海。各大金融机构采用涵盖信用贷款、专项债、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构建起全方位的金融生态,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助力万亿级新兴产业腾飞。
金融机构抢滩,多元融资模式破解产业资金瓶颈
2025年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期间,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国内首个专注于低空经济金融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低空金融服务研究社”,标志着全国领先的低空金融创新平台正式落地。
这并非个例。华夏银行广州分行于2025年7月3日成功落地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资科学城(广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的专项计划,规模达1.04亿元。该专项计划资产包涵盖17个承租人的23笔租赁资产,其中低空经济相关资产占比达50.27%,优先档利率低至1.90%。
农业银行的布局更早体现出战略前瞻性。2025年8月26日,上海低空经济企业沃兰特航空与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署30亿元超大订单,涉及10架确认订单及110架意向订单的天行eVTOL采购。同日,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同步为沃兰特航空提供10亿元授信支持其研发落地。
这一交易标志着银行业对低空经济的布局从政策响应阶段迈入实质性产融协同新阶段。农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朱卫峰表示,此次合作创造了“产业链与金融链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范本,将加速低空交通从概念走向现实。
地方政策加持,产业基金与专项债形成联动效应
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同时,地方政府也通过产业基金和专项债等形式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
2025年7月25日,陕西未来低空产业股权投资发展合伙企业在西安正式成立,并于8月4日在汉中完成注册,其出资额高达15亿元。该基金专注于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投资,计划在5年内培育3-5家行业龙头企业。
山西省政府在2025年山西省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天使基金、低空经济及通用航空基金两只政府投资母基金的市场化遴选结果。山西金控严格依照《山西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要求,遴选出了明德投资、建信北京两家母基金管理机构,以及红谷集群、中风投等一批子基金管理机构。
专项债也成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今年8月底,安徽省财政厅正式发行456亿元专项债券。其中,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发行了8亿元的专项债券用于“合肥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项目”。
合肥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为18.6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为10.6亿元,专项债券资金为8亿元。专项债发行年限为20年期,自2025年开始分4年发行使用。
绍兴市越城区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越城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8.6亿元,专项债融资22.8亿元,专项债用作资本金为1.2亿元,除专项债融资外,还包括银行融资5亿元和企业自有资金8017万元。专项债分2025年至2027年发行,期限30年。
创新金融工具,破解低空经济企业融资难题
面对低空经济企业“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显著特点,金融机构正通过创新信贷模式、多元化金融工具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来破解融资瓶颈。
银团贷款模式有效分散了银行风险并满足企业大额资金需求。2025年4月,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五家银行联合向小鹏汇天提供总额达12.6亿元的银团贷款,这是全球范围内最大一笔用于飞行汽车生产的银团贷款。
金融租赁服务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苏州银行通过直租、回租及经营租赁等方式重点解决轻资产、设备购置压力大的初创企业需求。2025年9月,联合飞机集团与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功落地国内首笔无人直升机租赁业务,标志着“金融+科技”的融合模式正式注入低空经济。
专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江苏银行苏州分行推出“低空园区宝”,为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产权人或运营方提供改造、装修、招商等营运费用授信服务,最长授信期限达15年。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创新推出多种纯信用产品,通过“看未来”评价模型,综合评估企业研发投入、专利储备及订单稳定性,量身打造融资方案。
发展挑战仍存,多方合力构建产业金融生态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相关企业多数属于资金和技术双密集的科创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周期长的特点,银行在助力其发展中面临多重融资难题。
一是期限错配,企业研发周期长达2-5年,与银行传统贷款周期短的特点矛盾。二是抵押物不足,相关企业的核心价值多集中在专利技术、研发团队等无形资产上。三是风险评估难,低空技术创新涉及多学科交叉,商业模式尚处探索阶段。四是市场不确定性大,相关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清晰。
针对这些挑战,多位专家提出了建议。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建议,银行需构建差异化信贷模式,开发知识产权、未来收益权质押等工具,设计分阶段授信;同时建立专业化风控体系,组建专项团队并引行业专家参与评估。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强调,加强政银企合作,对接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 “政府引导、银行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补充指出,构建“股债贷租”综合服务体系,由大行提供分阶段授信,金租公司“以租代售”,并参与地方产业基金。
未来展望:金融赋能低空经济腾飞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专项债作为“药引子”,解决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从而撬动更多银行融资和企业自有资金进入,最终目标是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产业生态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特别提到“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低空经济可乘势打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随着金融支持的不断强化,低空经济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杭州市余杭区的无人机年累计飞行量超6万架次, 目前已建设起降点94个, 102条航线织就的“天网”,正从医疗急救、文旅消费到乡村治理,全方位重塑城乡运行逻辑。
彭山区也于9月10日正式推出低空政务场景应用,并揭牌成立四川坤鹏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志着彭山低空经济从生态构建迈入场景落地的新阶段。
从市场空间看,传统通用航空行业规模有限,而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万亿级。上市公司通过领先布局,有望享受行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红利。
若低空经济业务顺利放量,叠加传统业务的稳步增长,相关上市公司市值有望实现倍数增长,成为未来十年的重要投资方向。
银行业不再局限于单一金融产品提供,而是积极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生态体系。建设银行派专人进驻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开展融资服务,与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5年内提供超100亿元意向融资额度。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考虑对头部创投机构投资的企业进行跟投,学习股权直投经验,并通过举办“科创财富管理系列讲座”低空经济专场,聚合学术界、产业界与金融界力量直击行业发展瓶颈。
未来比拼的不是谁的基础设施更完善,而是谁的应用场景更丰富、谁的产业生态更完整。这场关乎未来的低空经济竞赛,才刚刚开始。(王一鸣,中网信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