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消息,通用机器人公司Dyna Robotics(达纳灵动,下称“Dyna”)成功完成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A轮融资。
据悉,本轮融资后,Dyna估值由创立时的1亿美元(约7.11亿人民币)跃升至6亿美元(约42.64亿人民币)以上,一年时间估值增长6倍。
资料显示,本轮投资由Robostrategy、CRV和First Round Capital牵头,Salesforce Ventures、NVentures(英伟达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亚马逊产业创新基金、Samsung Next和LG Technology Ventures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连着2天的时间里,英伟达已经公开投资2家具身智能企业,黄仁勋的“机器人梦”版图里既有Figure AI,也有Dyna。
Dyna打动黄仁勋的,或许是他们关于机器人理念与后者的“物理人工智能”理念相契合。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Lindon Gao表示,Dyna不会为机器人编写任务指令,而是让它们通过从环境中获取的数据输入逐步学习。
他指出,通过将机器人融入现实世界,Dyna 的模型可以变得更快、更智能,并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物理通用人工智能 (AGI)。”
不止是英伟达,亚马逊、三星、LG等全球科技巨头的率先押注,都为这家初创企业赋予了耀眼的光环。
中美两地组建带来强大的创始团队
Dyna成立于2024年9月,总部位于硅谷,并在上海设有硬件研发中心,中美基因是这家公司一个瞩目的特征。
而这一特征也在其创始团队上放大,Dyna核心成员大都来自哈佛、麻省理工、伯克利等知名高校,以及谷歌、英伟达、Aurora、Cruise等科技巨头。
资料显示,Lindon Gao毕业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曾是智能购物车公司Caper Al联合创始人,成功主导Caper AI完成并购。
联合创始人兼CTO York Yang,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辅修竺可桢学院信息技术专业,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于2016年创立CaperAI并任CTO。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Jason Ma,博士毕业于宾大GRASP实验室,师从Dinesh Jayaraman和Osbert Bastani,专注于机器人学习与强化学习,特别是机器人基础模型研究;毕业后先后在NVIDIA AI、Meta AI和谷歌DeepMind任职,专注于构建机器人基础模型,主导多个突破性算法的开发。
中美两地组建带来强大的创始团队
强大的核心团队也给Dyna带来惊艳的成果。
Dyna在今年3月完成23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后,4月底,它正式发布了其首个全天候、高效且稳定的自主灵巧操作模型DYNA-1(Dynamism v1)。这一模型是世界上首个可在商业环境中部署的基础级灵巧操作模型,其在质量、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色。

DYNA-1还展现出跨部署环境的泛化能力与持续自进化特性,这标志着在灵巧操作领域实现重大里程碑。
在DYNA-1的支持下,自主机器人Dynasour在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中实现了99%以上的任务成功率。
此后,Dynasour已成功入驻酒店、餐厅、洗衣房和健身房等场景,实现日均16小时常态化运行。
8月末,在全球最大洗衣行业展会 Clean Show 上,Dynasour连续四天,现场折、堆、分类洗衣,展示了真实部署下的自主机器人的可靠性和高吞吐量。
随着DYNA-1在工业制造、餐饮服务等场景中掌握更多任务,它能够有效迁移既往任务中学到的经验。每一个新场景的部署都在持续积累DYNA-1的优势——逐步构建统一策略体系,推动其系统向真正的通用机器人不断逼近。
而在硬件方面,人形产品并不是公司目前的重点,Lindon Gao 表示,从长远来看,Dyna 将探索“更接近人类形态”的机器人。
显然,Dyna现在的重心仍是机器人大脑,Lindon Gao表示“强大的基础模型是实现可扩展分发的关键,我们的模型随着每个客户的部署而不断改进,生成高质量的数据。随着我们的机器人进入新环境,我们观察到了真正的泛化能力;它开箱即用,无需额外数据。”
Jason Ma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的首要原则是设计兼具泛化能力和性能的机器人基础模型,可扩展的现实世界机器人学习系统需要掌握和泛化多种操作技能。为了在复杂任务中实现最佳性能,Dyna的基础模型旨在实现对一般世界的理解,同时从模型自身的经验中学习,实现快速的在线学习。”
中美两地共建或是具身智能新方向?
Dyna虽是第一家中美两地共建的具身智能企业,但它并非孤独前行。
今年1月,聚焦于研发消费级机器人的妙动科技成立,并在深圳和硅谷Palo Alto同时设立办公室,成为第二家具备中美两地基因的具身智能企业。
成立首月,妙动科技就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美团龙珠和红杉资本。
这种“中美双核”架构实现了人才、技术、制造与市场的全球最优配置。硅谷可以为企业提供顶尖的算法研发能力、尖端人才资源和国际资本通道;而中国则贡献了 优越的硬件研发效率、成熟的产业供应链。
吸引黄仁勋的,不仅是Dyna机器人理念,其融汇中美两地优势的全球布局,或许同样是关键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