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出租车、无人机配送、跨省低空航线......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正以惊人速度涌入我们的现实生活。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这些宏伟的预测能否如期实现?

伴随四部门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的目标,以及各地政府的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已经从一个科幻概念转变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据赛迪智库数据显示,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5059.5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10644.6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在这场技术与资本的狂欢中,我们是否过于乐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
科幻如何照进现实
历史上,许多科幻作品准确描绘了当今世界的关键技术和社会发展图景。如今,这些科幻场景正通过技术创新加速落地。
例如,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EnerVerse系统,为机器人装上了“会做梦”的大脑,使其能够预测未来场景并规划行动。这种技术一旦与低空经济结合,将大幅提升无人机和eVTOL的自主飞行能力和安全性。
在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已于2025年9月正式启用,依托“监管沙盒”框架,实现无人机在离岛地区跨海载物飞行,运输药品、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较海运时效提升60%以上。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国家战略层面已完成闭环布局:2024年首次把“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定位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升级为“安全健康发展”,并配套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促消费。
发改委2024年12月新设低空经济发展司,职责是编制中长期规划、统筹空域改革。立法同步跟进——《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元旦实施,年内《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也已过会,适航、空域、安全三大缺口一次性补齐。
截至2025年,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 出台了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各地竞赛已分明显梯队:长三角规划400条低空航线,珠三角率先立法管理低空空域,成渝打造跨省低空经济带。

现实挑战与瓶颈
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1. 基础设施不足:当前基础设施与飞行保障不足整体产业的5%,成为明显投资洼地。各地规划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由于建设主体、标准和接口不统一,可能无法满足高频率、常态化飞行保障需求,甚至可能因为不能互联互通成为信息孤岛。
2. 产业结构失衡:当前低空经济呈现“上游强、中游弱、下游热”的特征。上游有大疆等企业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下游有顺丰、美团等企业积极探索应用,但中游的基础设施与运营环节却相对薄弱。
3. 区域发展不均:中国科学院《2025低空经济发展指数》评出第一梯队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创新资源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专利申请占全国38%,区域差异显著。
4. 标准缺失: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可能无法满足将来高频率、常态化的飞行保障需求。
2025与2030:预测是否过于乐观?
根据多项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其中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规模。那么,这些预测是否过于乐观?
从增长趋势看,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2024年预计6702.5亿元,2026年直接破万亿至10644.6亿元,三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确实令人惊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高速增长建立在政策强力推动和资本大量涌入的基础上。
资本市场的表现显示,2024年行业融资139起、金额321亿元,其中eVTOL单赛道89.7亿元,同比增310%。2024年-2025年5月相关投融资事件中约50%集中于eVTOL领域,且超60%集中于早期轮次(天使轮、A轮)。
这种投资热度表明市场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埋下了泡沫风险的隐患。

典型案例:成功与挑战并存
一些成功案例显示了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
亿航EH216-S已成为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eVTOL飞行器并开始载客收费。中信海直开通深圳-珠海等5条低空旅游航线。日照市通过“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打造城市级低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然而,这些成功案例背后也隐藏着挑战:技术成熟度、安全性验证、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等问题仍需时间检验。
理性看待科幻与现实的时差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理性看待科幻与现实之间的“时差”。从技术成熟到商业化落地,再到大规模普及,每个阶段都需要时间积累。
eVTOL的发展路径可能是:2025年下半年起,在有限空域开展频繁试飞;到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能实现eVTOL商业化和打“飞的”的目标;到2030年,才可能在各大城市得到快速普及和推广。
无人机产业则正在由消费级向大中型、功能型方向转变,每个细分赛道都有千亿级别潜力,但仍需突破技术瓶颈和标准障碍。
结论:谨慎乐观,脚踏实地
我们对2025、2030年的预测既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过于保守。低空经济确实有着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现实挑战。
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加快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标准制定和建设,解决基础设施不足问题,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培育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只有在科幻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保持前瞻性视野又脚踏实地推进,低空经济才能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让科幻中的场景真正照进现实。
资料来源:
2025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到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将实现万亿规模
市土发集团:山东睿航低空产业有限公司“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四部门: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
基于科学幻想的未来技术预见:大小预训练模型协同方法研究
天翼智库: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2025
报告:到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规模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启用
机器人也能预测未来?上海AI实验室打造“会做梦”的机器人大脑
低空经济专题: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社会资本入场时机已至:低空经济从“制造端”向“运营端”迁移的战略机遇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拉动!低空消费纳入国家提振方案,这三大场景将爆发(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