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电子时报(DIGITIMES)
在 2025 年 9 月 11 日举办的台北 OktoberTech 技术展上,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公布了其汽车电子产品线的重要进展,首席执行官 Jochen Hanebeck 及高管团队亲自出席。该公司重点阐述了未来发展方向,尤其是计划推出基于 RISC-V 架构的汽车微控制器(MCU),以应对软件定义汽车(SDV)不断演变的需求,预计 2028 年将实现全系列产品布局。
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高级副总裁 Hans Adlkofer 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英飞凌平衡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战略。他着重介绍了即将推出的 RISC-V 架构 MCU 产品线,强调该架构的开放性与卓越计算性能,认为其高度适配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需求。英飞凌近期收购迈威尔科技(Marvell Technology)车载以太网业务的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其汽车电子综合解决方案布局,覆盖计算、连接与功率三大核心领域。
RISC-V 推进背景下,MCU 与 MPU 架构共存
针对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汽车 MCU 或被微处理器(MPU)取代” 的观点,Adlkofer 提出反驳,认为 MCU 在边缘侧实时数据处理中仍不可或缺。这一功能对于降低车载数据传输负载至关重要,即便在车辆核心计算模块周边的功能场景中亦是如此。他表示,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提升系统复杂度,MCU 仍将占据重要地位。尽管 RISC-V 将主导核心计算解决方案,但英飞凌明确表示,基于 Arm 架构的 MCU 将继续应用于边缘侧及非核心应用场景,彰显其双架构战略布局。
尽管英飞凌已公布 RISC-V 产品规划,但高管团队未明确具体量产时间,仅指出时间表将取决于客户需求,预计 2028 年左右可实现客户部署。这一时间节点与 2025 年第一季度行业保守预期形成反差 —— 当时多数观点认为,车规级 RISC-V 芯片的生态系统发展速度将更为缓慢。
行业动态与地缘政治推动RISC-V adoption
Adlkofer 表示,英飞凌对 RISC-V 前景持乐观态度,主要源于汽车客户及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博世(Bosch)、高通(Qualcomm)等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的信心提升,这些企业均已加大对 RISC-V 的投入力度。据其透露,生态系统的日益成熟正加速市场对 RISC-V 解决方案的接受度。
不过,行业分析指出,英飞凌积极布局 RISC-V,亦有应对地缘政治因素的战略考量。中国政府因担忧西方供应商可能终止 Arm 架构授权支持,正积极推广 RISC-V 这一开源替代架构。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未来或出台倾向于 RISC-V 的监管政策,英飞凌等芯片厂商提前布局,以确保持续的市场准入。鉴于汽车半导体研发周期较长,英飞凌将 2028 年定为产品推出时间,正是应对此类风险的前瞻性举措。
原文标题:Infineon targets 2028 for RISC-V automotive chip rollout
原文媒体:digitimes asia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