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眼中的1-8月芯片市场行情

芯世相 2025-09-19 12:16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资讯配图

复盘一下到目前为止的2025年行情。

 

我印象很深,去年10月的时候,我和一家大终端的采购客户聊天,他提到上游的一些PCB厂如景旺电子、深南电路的产能都开始满载了。这应该是我回过头来看最早的信号,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


春节后,见了另外一位终端采购,他们川建国遇刺事件,到后来确认当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提前拉货。因为他们判断,这个人一旦上台必然会“搞事情”,所以提前备货。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如果把全球半导体销售数据拉长来看就更清晰。我之前分享过一张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情况的走势图,从2021年底到2024年底,2022年年中达到高点,上一波行情基本在此时结束,之后一路下滑,大约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能逐渐听到市场变好的消息,可以看到2024年四季度销售额反弹超过了上波行情的最高点,重新企稳回升。我们在业内的感受,其实与这个走势非常一致。


资讯配图


去年四季度,市场的确有明显起色。我记得很清楚,我们芯片分销俱乐部有位同学在11月分享时就提到,他们公司的业绩突然翻倍,主要是ADI、Microchip的订货。后来其他的行业博主在社交媒体也说业绩翻倍,我们公司的业绩也开始翻倍。


春节前后,类似的反馈越来越多。春节前ADI相关的生意的确变得好赚钱了,我们当时还拍过短视频,不少厂商跑来问我们。


春节之后,ST的价格终于不再倒挂。此前ST的通用MCU库存压力太大,直到今3月份价格终于出现反弹,倒挂有所缓解。我看过IC交易网的创指数,里面有库存和价格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3月份一些型号的库存下降,随后又有部分回补,整体感觉ST的价格开始企稳回升。


清明之后,川建国的动作进一步刺激了市场,4、5月份很多公司的生意都相当不错,尤其是做TI、ADI的,业绩可能普遍翻了好几倍。端午节前市场就传出TI要涨价的消息,7月又说要涨,而且涨价范围不小,涉及6万多颗型号。最近又有新一轮涨价传闻。


需要关注的是,这三次TI的涨价,在业内并没有真正形成“全面大涨”的氛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次涨价TI都没有正式对外发布过公开函件,消息都是从金融市场以及相关邮件流出的


TI今年第一次涨价时,可能连邮件都不怎么看得到到了第二、第三次涨价,至少能看到在业内流传一些邮件截图。我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原厂在测试市场反应;其二,原厂持续推高价格,借此引导行情走向。毕竟当原厂真正下场操盘时,渠道和分销商往往很难抗衡。如今连续三次涨价,结合近期TI被列入倾销调查企业名单,或许与其敏锐的嗅觉和提前预知也有关系。


这里插播一个数据。TI这次调整6.6万个型号的价格,占其整体型号数量的约76%,折算下来TI大约8.6万个型号。而ADI财报披露的是7.5万个型号。再看看国内几家头部厂商:圣邦微5900个,矽力杰5500个,纳芯微3300个,思瑞浦2800个,杰华特2200个。可以看到,国产厂商即使再怎么厉害,但在料号数量这一维度,其实很难TI、ADI竞争。


同样的现象还发生在前段时间我和启哥比较火的一个短视频里,讨论TI近三年每年会投入超过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用于建厂。TI的产能规模极大,每月可达50万片晶圆,成都厂的月产能相对少,每月有3万片。很多人都在问,TI产能如此庞大还在继续建厂,到底图什么?


视频发出后,有人认为是TI是不打算拼价格了,价格卷太厉害的地方,索性就不做了,直接玩高利润的,也有人表示TI最近价格低得以为在打价格战。他们为什么持相反意见呢?有老司机指出,大家说的都没错,为什么呢?这就需要一个更清晰的认知:TI虽然有8.6万个型号,但需要拆分来看…(加入俱乐部2.0免费查看更多内容)


我觉得大家做TI时需要明确究竟是在做通用料、非通用料,还是专注于三四千个流通性较高的部分型号,还是这一万颗里面的,或是所有8.6万个里面的一部分,然后替代的话能用什么牌子


此外,其他模拟芯片目前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比如说国产厂商方面,矽力杰正在青岛盖一座12寸晶圆厂,圣邦微、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MPS的情况...(加入俱乐部2.0免费查看更多内容)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加俱乐部2.0即可免费查看

资讯配图

再聊聊内存。最早的信号来自去年10月,小容量eMMC开始紧俏。今年一季度时,就有同学反馈,他们的销售额已是去年的两倍。整体来看,做内存的人今年应该是挺发财的。但真正能把握行情的人并不多,没什么人真的囤得对。例如春节前,不少人试图布局DDR4,有的平本出货,有的则是亏本出清。


谁也没想到今年3、5月份能涨成那个样子。美光价格在年前至3月翻倍,3月至5月又翻倍,6月一下子冲到高位,7月就高位横盘。


我在6月30日拍过一个短视频,说“先信的割后信的,最后坐庄都是原厂的”。果然,5月份那些内存厂商要拉高价格,要搞缺货,这种事情在过去两年反复发生。


过去两年,内存厂商反复拉高价格,往往上涨10%-20%后就跑不动了,价格往下掉。有些懂内存的人也不信原厂了,一天到晚说涨,上演“狼来了”的故事。


资讯配图


结果到今年3、5月份的时候,情况不同了,美光副总直接说要停产。发现原厂动真格后,于是炒货的也跟进了甚至有朋友年因生意不好转去做皮具制造,今年看到机会,又跑回来找渠道做内存,可见内存一旦有机会大家都出来了。


三星、海力士近期也传出要延长DDR4生产的消息。这种做法有点像当初的关税博弈,先扔一个靴子下来,释放一个高压信号,可能很多直接“跪”了,跪了就先把这群人顺势收割,等到收割不动了,再重新跟你搞我觉得可以预见,未来一年多,原厂会反反复复玩这个把戏,而且原厂如今更会借助媒体放大效应。


TI第一次涨价时,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涨价新闻”这与A股“小作文”逻辑颇为相似一则传闻就能带动市场情绪。芯片行情如今也进入了这种模式,每天都有人给你写“小作文”,充斥着各种未经验证的信息,需要格外注意甄别。


今年7月份大家都在休假带娃,市场出货不佳但到7月底接单情况就好了,8月份也算稳定我的理解是这背后是有客户需求,但并未出现实质性的缺货。而且现在市场接受的交期,大多在2至6周这种“准现货”区间,而非十几周的交期,不过目前价格依旧竞争激烈。


7月中旬我和启哥录的短视频爆火,两大平台加起来有几十万播放量,主题就是讲国内晶圆厂产能趋紧。当时评论区里不少人并不相信,甚至还有人反驳。


但其实早在5月19,我一个在芯片原厂工作的朋友就找我说:“花姐出来聚聚吧,最近几个晶圆厂都在聊,说行业产能已经吃紧了,晶圆厂产能基本都是满的,连MOS都有点缺货,搞不懂为什么他说当时下游市场并没有表现得特别火热,但韩国、中国台湾的晶圆厂几乎全线满载。


至于华虹、中芯就更不用说了,例如华虹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的位置早在5月中旬,行业内部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信号等到我们7月中旬的视频上线后,我又和一些国内原厂沟通,他们也提到,2月份时上游就已经开始释放类似的风声。


因此,如果做国产芯片,应该会明显感受到缺货、交期延长、分货紧张的情况,我们自己的生意也能明显感知到。最近国内一些原厂也在反馈...(加入俱乐部2.0免费查看更多内容)


相比之下,海外的情况没有那么夸张。毕竟TI有那么大的产能规模,在欧美或东南亚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国内这样普遍的紧张。但对于国产品牌而言,确实有交期拉长交不上货的情况,值得大家关注。


从TI、ADI两大模拟芯片巨头和四家头部芯片分销商近三个季度的财报来看,行业已经出现确定性复苏。除了过去两年火热的AI需求外,工业和汽车市场也在回暖,复苏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展开。

 

对做芯片贸易的朋友来说,可能还没明显感受到,但预计3-6个月就会传导过来。芯片产业链很长,当某个环节开始说满的时候,传递到分销商或者终端其实有延迟,这个逻辑在我们芯片分销俱乐部的课程里也有梳理过。最近行业里也传来一些好消息,比如大单落地、不再亏损之类的,大家可以对照自身业务感受下变化。


扫描下方二维码

咨询、报名参加芯片分销俱乐部2.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推荐阅读:

1000+芯片人周末不休息,10+小时都在聊分销和国产芯机会

组团去常州的芯片人,赚到了
华强北,300人聊芯片分销到深夜,他们到底聊了什么?
100多名芯片人,在阳澄湖聊了6小时,聊了啥?
资讯配图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在看”我吗?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芯片
more
大芯片,一夜生变
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将发布CPU+GPU合体芯片,大结局来了?
HBM4时代来了,内存芯片升温
6月裁一半,9月全裁光,半天走人:这家芯片公司够狠
TechWeb早报:华为徐直军时隔六年再谈芯片进展,特斯拉正在重新设计车门把手
商汤拆分芯片业务始末:百度创始成员加入,半年已融15亿
挑战Hyper-NA EUV?科学家尝试新方法,有望颠覆未来芯片制造
趋势丨高功率需求倒逼,AI电源芯片赛道沸腾
芯片行业,风险越来越高
英伟达黄仁勋确认 GB10 芯片即 "N1",与英特尔合作不影响其 Arm CPU 推进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