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说iPhone17Pro的这次散热设计是:“That Only Apple Would do ”,此言论一出,在数码圈也引发了一阵热度。 毕竟,这一次iPhone17Pro的最大提升就是引入了VC均热板,而VC均热板在安卓市场那都是司空见惯的配置了,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都会搭载类似的设计。(叫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原理都一样,都是通过气液转换的方式将热量传导出去)那么问题来了,iPhone17Pro这一次的散热设计到底能不能称得上“Only Apple Would do ”?到底有啥独特之处?本文结合目前已有的拆机视频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读。我们直接援引“杨长顺”的iPhone17Pro拆机视频来给大家做深度解读。从拆解视频上我们首先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iPhone17Pro的散热设计和安卓手机确实不一样。” 我们先来说一下安卓这边的情况。安卓这边的VC均热板的放置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导热胶水和内框进行连接(请记住导热胶水连接,后面会提到),而中框一般都是铝合金一体成型的,热量从VC均热板-内框再到外框从而实现热交换。安卓这边最早为啥很推崇一体式铝合金中框,就是因为没有断点,热传导效率更高。(塑料外框为啥散热差就在这了)如下所示,这是IQOO 13的VC均热板的设计,上图是有均热板的状态,下图是去掉均热板仅保留中框的状态,结构可以看得很清楚。简而言之,安卓这边的VC均热板他是自成一派,通过和中框粘合起来进行向外导热。而iPhone17Pro这边的解决方案却不太一样。。根据拆机视频来看,苹果这一次的设计非常的别具一格,他的VC均热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被集成在了一个专门为他打造的“铝制基板”上。而这块铝板上还同时集成了电池模组,然后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和中框的外框连接,大家请看下图:请注意,整个散热模组和中框并不是一体的,而是通过“螺丝”紧固的,并不是之前传言的一体式中框。拆下电池之后,电池下面盖着的就是苹果这一次新加入的VC均热板,图中箭头所示的位置。那么传闻中的所谓“VC均热板一体化焊接技术”是体现在哪呢?就体现在VC均热板和铝制基板的连接方式上是采用的激光焊接的方式,而传统安卓的均热板则一般都是采用导热胶粘结到中框上,没见过焊接的。相比较而言,焊接的导热性会更好,但是成本也会更高。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常规安卓手机和iPhone17Pro的热传导过程的差别:那么你觉得这两种方式谁更好呢?估计没人能给你答案;iPhone17Pro这边是通过把VC均热板和铝制基板焊接的方式,把一整块的铝制基板都当做了“散热板”了。(苹果可不只是增加了一块均热板,而是一整个散热模块)你说他比安卓的散热设计传导效果更好?我并不认同,毕竟你的散热模块也是通过螺纹和中框连接的,并不是真的和中框一体式的。至于VC均热板里面有什么技术突破之类,那也根本不是重点。安卓的VC均热板普遍比iPhone17Pro上的这块VC大好几倍,就算苹果在结构上有优化也不可能弥补物理面积的差别。和图像传感器一样,VC均热板这玩意也是一寸大一寸强,没啥说的。举个例子,你1P的一级能效空调,制冷效率就算再好,制冷效果能比得过3P 三级能效的大功率空调么?显然是不能的。但是,iPhone17Pro如此费尽心思设计的散热模块就没有任何价值么?当然不是。在iPhone17Pro的这个设计中,有一个我个人认为非常好的但是被很多人都忽略的设计——就是针对“电池模组”的散热增强,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电池的底部和散热铝板以及VC均热板是完全紧密连接的。简单来说,在iPhone17Pro上,电池所发散的热量也会通过整个散热模块高效的向中框传导。这个设计是目前安卓手机所不具备的,目前安卓手机对于电池的散热设计普遍都比较偏弱,并不重视,基本上就是靠石墨烯导热层和中框或者背板进行散热。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电池那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发热源,尤其是在高功率放电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