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技术:为何成为必然选择?
国产液冷服务器产业链
散热材料:已形成多元化技术路线布局,氟化液是当前主流选择(如 SoluKing 长效液冷工质),其核心要求是具备高绝缘性、无腐蚀性与化学稳定性。目前,润禾材料、巨化股份等国内企业已实现冷却液量产,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高端市场仍由 3M 等海外企业主导。 金属材料:中铝集团、紫金矿业提供的铝、铜原材料,为液冷板生产提供了基础支撑;银邦股份、华锋铝业等企业的铝热传输材料加工精度已达国际标准,为液冷板国产化奠定了关键基础。 关键部件:英维克、飞荣达、科创新源等企业可提供冷板、快速接头(UQD)等核心部件,但全球快换接头市场目前仍由 Parker、Staubli、Eaton 三家企业垄断,市占比合计达 90%。 CDU(冷却分配单元)环节:设备主要集成水泵、换热器、控制器,其价值量占液冷系统的 20%-25%。目前,英维克、高澜股份、曙光数创等国内企业推出的 CDU 产品,已实现板式换热器、电动比例阀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其中,英维克可提供覆盖 CDU、管路、冷源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全能型厂商:以传统服务器龙头企业为代表,凭借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与规模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主要包括华为、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中兴通讯等。 专业派玩家:聚焦液冷技术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如英维克在冷板式液冷领域优势显著;高澜股份通过 “液冷 + 电力 + 网络” 的协同优化设计,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曙光数创则专注于浸没式液冷技术。
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以单相浸没式为主)、百度、腾讯、京东等企业,纷纷部署液冷服务器以支撑 AI 训练与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 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加速推进液冷智算中心建设,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向高效化、绿色化升级; 第三方 IDC 服务: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企业引入液冷技术,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超算与政府项目:国家超算中心普遍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成为液冷技术创新的 “试验田”;同时,在金融、制造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液冷服务器也开始崭露头角。
结语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