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力挺!液冷服务器市场大爆发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9-21 00: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日前,在 2025 AIDC 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华为董事、ICT BG CEO 杨超斌表示:“随着 AI 算力规模与芯片功率的快速提升,液冷数据中心正成为 AIDC 的必然选择。” 这一观点精准捕捉了当前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AIDC 是智算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AI 技术与产业正加速迭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渗透至各个行业。算力的核心是底层处理器,目前主流处理器的热流密度已达 150 瓦 / 平方厘米;而大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等高算力应用场景,正推动 AI 芯片功耗持续攀升 —— 预计未来几年,单个处理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将突破 200 瓦 / 平方厘米。在此背景下,传统风冷数据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

从实际应用来看,单机柜功率已从过去的 5-10kW 攀升至 30-100kW,部分场景甚至更高;同时,数据中心 PUE(能源使用效率)的要求也日益严苛,液冷技术正从 “可选项” 加速迈向 “必选项”。Markets and Markets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约为 19.6 亿美元,2025 年预计增至 2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9%;到 2032 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11.4 亿美元,2025-2032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33.2%。

液冷技术:为何成为必然选择?

实测数据表明,传统风冷数据中心在单机柜功率超过 20kW 时便会出现散热失效;随着功率进一步攀升,单纯 “堆风扇” 不仅会导致散热效率骤降,还会引发能耗激增、噪声超标、空间占用过大的三重问题。从经济性角度看,当单机柜功率>20kW 时,风冷方案的投资回报率会极速下降;一旦单机柜功率突破 100kW,液冷就成为唯一可行的技术方案。

政策层面的 “红线”,进一步加速了风冷在高功率数据中心的淘汰进程。随着 “东数西算” 工程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的绿色化、高效化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规定,新建数据中心 PUE 需低于 1.25;而液冷技术可将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05 以下,远优于传统风冷系统,这一政策导向直接推动了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此外,“双碳” 目标的推进也为液冷服务器加速落地提供了重要助力:数据中心作为高能耗行业,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而液冷技术相比传统风冷可节能 30% 以上,空调能耗占比从 35% 降至 15% 以下,为数据中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液冷技术的市场空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张,前述数据已充分印证这一趋势。从市场结构来看,冷板式液冷目前占据主导地位,2024 年其在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的占比超过 90%;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成本下降,浸没式液冷正加速普及,逐渐成为高密度 AI 算力场景的首选方案。

当前,液冷服务器的发展路线主要分为冷板式与浸没式(此外还有喷淋式等其他技术路线,但市占比不足 3%)。具体来看,冷板式液冷系统的 PUE 通常在 1.1-1.2,而浸没式液冷系统的 PUE 可降至 1.05 以下,且能支持单柜功率 120kW+,较传统风冷系统的能效提升极为显著。

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发展,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 “最优解”:冷板式液冷的核心优势在于兼容性强,无需对服务器结构进行大幅改造,可直接兼容现有风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改造成本低、周期短,因此占据当前液冷市场超 90% 的份额;浸没式液冷则在散热效率上更具优势,已在 GPU 密集型场景实现突破,尤其适用于 100kW / 机柜以上的超高密度场景。这种技术分化并非 “内耗”,而是液冷技术生态走向成熟的标志 —— 它使得液冷方案能够覆盖从边缘计算到超算中心的全场景需求。

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各类液冷设备与材料的成本正快速下降。目前,冷板式液冷的单千瓦成本已接近风冷;经过规模化生产后,冷板、CDU(冷却分配单元)等核心设备的价格可下降 30% 以上;若采用国产冷却液,成本较进口产品还能再降低 30%。在部分优化后的部署方案中,冷板式液冷方案的单柜成本已降至 15-20 万元,每千瓦冷却成本约为 300 美元。

技术路线的演进还带来了空间利用率的革命性提升:相较于同等功率的风冷机房,液冷机房的空间利用率至少提升数倍,这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核心区域尤为重要。同时,液冷系统的维护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 —— 通过模块化设计(如快换接头、冗余管路),系统泄漏风险被进一步降低。这些综合优势使得液冷技术不仅在技术指标上领先,更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具备了竞争力。

国产液冷服务器产业链

目前,国内液冷服务器产业链的 “全景图” 已初步形成,可清晰划分为上游零部件及设备供应商、中游液冷服务器及集成商、下游算力使用者三大环节。

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产业链上游聚焦核心零部件供应,涵盖散热材料、关键部件与专用设备三大领域,是决定产业链自主可控程度的关键环节。当前,该领域呈现 “部分突破、整体追赶” 的格局,在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进程正明显加速。


中游:服务器制造,从 “风冷为” 到 “液冷主导”

产业链中游的液冷服务器制造环节,正经历从 “风冷为主、液冷为辅” 到 “液冷主导、多技术并存” 的战略转型,形成了 “全能型厂商 + 专业派玩家” 的二元竞争格局。


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化,需求全面释放

液冷服务器的下游应用市场,正从互联网巨头的 “先锋试验”,快速扩展到电信运营商、超算中心乃至边缘计算的广阔领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格局。


结语

全球液冷服务器产业链正经历从 “可选项” 到 “必选项” 的关键转变。在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下,液冷技术将成为高密度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撑。未来,随着行业标准化推进、成本持续下降与跨界应用拓展,液冷产业链将加速走向成熟,推动数据中心进入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新时代。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服务器 华为
more
追觅Space天文级摄影手机正式官宣!要跟华为小米三分天下
新车:追觅汽车就长这样;方程豹豹5伪装实车;享界S9T全系搭载华为电机;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即将上市
终于,广汽还是把灵魂卖给了华为
华为提出行业智能化「三步走」路径,为产业AI落地破题
华为突然官宣:10月14日,新机开售!
华为披露芯片路线图,详情披露
和华为共创“启境”,广汽要换一种活法
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
【穿戴】1438起 华为WatchGT6上架预售 7个样式你选哪款?
神图:华为三折叠的正确用法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