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3590381326,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P3000 SE系列相机

3D视觉引导拆码垛方案

橡胶块拆码垛方案3D点云图

除了DLP条纹结构光技术路线之外,中原动力还在激光振镜、激光线扫、ToF、双目视觉等技术路线展开了多元化布局,产品技术组合丰富程度领先国内友商。
比如针对码垛、上下料场景,中原动力打造了7款适配抓取场景的P系列产品,包括DLP结构光、激光振镜结构光、线激光、TOF相机等产品,其中当前最高精度的P3500系列激光振镜3D相机,点云数量可达到5.0MP,检测精度达到0.5mm,适用于汽车领域的高精度作业。

中原动力的3D视觉相机产品矩阵
基于自研的视觉/力觉感知和运动轨迹规划算法,中原动力面向铝制品加工、钢铁锻造等打磨场景推出了G系列激光振镜相机(G2000),通过高精度振镜误差补偿技术,实现1mm@2m的高精度定位,在2秒内即可完成大小打磨工件的实时识别,配合自研的自适应打磨工艺包,完成“眼脑手协同”的动态调整打磨闭环。
也正是“先啃硬骨头”的差异化战略,让中原动力快速积累了大量客户,已落地100+标杆项目,覆盖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多个领域,仅2025上半年就完成近千台视觉相机出货量。
在客户用脚投票、企业用技术与产品“拼杀”的存量市场,强悍的硬件实力、出色的性能参数正成为标配,未来真正起到“决胜负”关键作用的,会是基于软件、硬件协同的智能解决方案。
中原动力构建了专属AI自训练数据体系,这套具身云大脑系统整合了高质量数据生成、真实数据强化的通用大模型学习与垂直类小模型的知识迁移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分布式数据采集、标注、清洗、训练、推理部署的闭环迭代,支持大、小模型一键式训练部署,具备泛化能力。
比如针对全透明反光物体的点云重建技术,经过系统训练后,模型将具备自动识别不同材质透光性、反射特性等复杂视觉特征能力,在实地部署后可适配3C电子玻璃盖检测、医药试管测量,塑料瓶包装等多场景应用。
又比如自适应打磨技术,通过视觉系统、力觉反馈解析工件的形状、材质变化,再调用相关算法对速度、力度、姿态轨迹等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复杂曲面稳定打磨或最优打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已在电解铝、锻造、铸造等行业得到快速复制应用。

炭块打磨方案
为了便于在客户现场快速部署交付,中原动力研发了一套拖拽式图形化编程的视觉感知与处理系统,无需编程即可实现工件上下料、拆码垛、引导定位、装配及AI模型匹配部署等应用。
基于长期主义的战略眼光,中原动力已将上述软件面向客户、生态伙伴开放,共同构建3D视觉系统在AI大模型、智能工艺应用迭代共享的生态。
当前,中原动力基于自研2D/3D相机、六维力传感器、VTLA大模型,已具备“多模态感知+具身大小脑+柔顺精密力控”的协同能力。
下个阶段,在持续深化3D视觉技术路线和完善产品矩阵的同时,将重点攻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化操作能力,已成功研发在加油、充电场景的自适应识别作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助力能源加注行业的自动化升级。
9月23日-27日,CIIF2025中国工博会将于上海举办,中原动力将携带重磅新品、3D视觉系列矩阵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7.1-F288展台,敬请期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