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解锁智慧医疗新维度

面包板社区 2025-09-21 20:12

2025年9月25日,为探索智慧医疗的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研华科技与英伟达联合举办线上研讨会,深度解析Edge AI如何重构医疗场景——通过边缘智能设备实现医疗数据的实时处理与低延迟响应,借助NVIDIA的AI计算平台和软件与研华的边缘硬件优化医疗影像分析、手术导航及如何构建更高效、普惠的数字化医疗体系。


凡参会填写问卷并积极互动的用户均可参与现场抽奖赢蓝牙无线鼠标研华定制lock保温杯,立即扫码预约!
资讯配图

指尖轻点屏幕,智能导诊系统即刻破解“头疼该挂哪科”的就医困惑;医患语音交互间,候诊时生成的预问诊电子病历已精准传至诊室;只需一键上传检查数据,AI系统便能敏锐捕捉肿瘤标志物的细微异常。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时代浪潮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正将充满科技感的数字化智慧医疗蓝图,一步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场景。


资讯配图

图为浙大邵逸夫医院智慧药房。

(图片来源于健康报医生频道)


过去十余载,浙大邵逸夫医院持续以创新突破重塑医疗格局,一次次打破传统诊疗边界。而今,医院勇立技术潮头,率先搭建起以大模型为核心的多维AI医疗应用体系。从诊前智能导诊、诊中辅助诊断,到诊后健康管理,再到远程赋能基层医疗,一套全链条AI医疗生态闭环已然成型。前沿技术化作丝线,精密“编织”出清晰可见、触手可及的未来医疗新图景。

资讯配图

1


智慧医疗链领航

破解就医“迷局”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不舒服有一年了,每次上医院都纠结挂哪个科,这次多亏了智能导诊系统。”来自杭州的张女士回忆起就医经历仍心有余悸。此前,她因持续性头颈痛辗转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始终未能明确病因。直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微信公众号尝试智能导诊,输入“搏动性疼痛、畏光”等症状,并同步录入高血压病史后,系统精准推荐神经内科。经诊断,张女士存在轻微脑梗前兆,因及时干预成功化解风险。


挂号科室选择难,是横亘在无数患者面前的“拦路虎”。针对这一痛点,浙大邵逸夫医院自主研发的智能导诊系统,依托千亿参数医疗大模型,构建起智能分诊“大脑”。该系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精准捕捉患者症状描述,深度整合近五年2.8亿条真实就诊数据,结合年龄、病史、用药禁忌等32个关键维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科室推荐方案,分诊准确率高达98.7%。自2023年正式上线,该系统已使误挂号案例锐减超六成,让患者告别“盲目求医”,大幅提升就医全流程效率。



资讯配图

浙大邵逸夫医院门诊区域自主智慧服务系统。

(图片来源于健康报医生频道)


在智能导诊系统为患者精准“导航”之外,浙大邵逸夫医院依托大模型研发的预问诊系统,同样为优化就医体验按下“加速键”。候诊期间,患者只需通过系统如实描述病情发展过程、具体症状及既往病史,系统便会自动生成结构化预问诊电子病历,并实时同步至诊室医生的电脑终端。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诊疗模式中“候诊即空等”的困局,使医生在接诊前就能对患者情况形成初步判断,让原本闲置的候诊时间转化为信息收集的“黄金时段”,显著提升诊间沟通效率与医疗服务质量。


AI深度渗透患者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医院智能体检系统的异常指标监测功能,可实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预警。随即,专业医护团队迅速介入评估,并启动后续检查流程,为患者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而主动健康管理智能平台更是化身“私人健康管家”,它通过分析患者身体指标、饮食习惯等个性化数据,精准定制专属饮食处方与运动方案。此外,该平台还整合了睡眠监测、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构建起覆盖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全周期智能化健康服务体系,让健康守护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干预”的跨越。

为打通智慧服务“最后一公里”,医院还推出24小时在线的AI电话客服“邵医通”。无论患者有挂号缴费、检查预约的操作疑问,还是医保咨询的咨询需求,“邵医通”都能凭借海量医疗知识储备,秒速给出精确解答。其24小时不间断服务模式。彻底消除了传统人工客服的时段限制与可能知识盲区,赢得患者高度认可,满意度达97.6%。


“我们打造的不是科技展台,而是充满人文温度的智慧医疗服务新生态。每一项创新都是为了患者和我们的员工。”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强调。

2


以智增效:

AI为临床诊疗卸下“重负”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病历书写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却因繁重耗时让医生疲于应对。浙大邵逸夫医院依托大模型打造的病历自动生成系统,精准破解了这一行业痛点。


“过去手写一份病历至少要十几分钟,现在AI系统十几秒就能完成。”该院一位内科医生分享使用体验。近期他接诊了一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的高龄患者,该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存在巨大溃疡并伴有活动性出血。医生录入关键信息后,系统迅速生成初步病历,不仅完整梳理患者复杂病史,还智能提示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风险,并根据病种匹配个性化模板。经医生补充完善,一份高质量病历便快速成型。


AI系统的价值不仅限于病历辅助。在医疗质量管控领域,智能质控系统从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到手术文书完备性,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核查。例如,当系统监测到抗凝治疗方案超出指南范围时,会在数秒内同时向主管医生、科室负责人及药学部门发出三级预警,确保医疗风险第一时间得到干预处理。



资讯配图
(图片来源于健康报医生频道)

AI系统深度嵌入诊疗全流程,构建起全方位智能决策支持。对诊断精准度、内容规范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在浙大邵逸夫医院,AI已成为医生临床判断的“智慧外脑”。


患者李先生因皮疹、呕吐就医,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一度被疑为食物过敏。但多模态大模型肝脏肿块AI诊断系统介入后,迅速捕捉到肝脏区域细微的密度变化,精准锁定早期肝癌病变线索。后续经专业检查验证,AI系统的预判完全正确,患者因此获得宝贵的治疗时机。


临床实践与数据验证双重证明AI系统的可靠价值:在多轮人机对照测试中,其诊疗准确率稳定保持在93.6%。AI不仅能快速整合患者跨时段、跨科室的病历与影像数据,生成全景式病情图谱,还能协助医生深入剖析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让诊疗决策更科学、更精准。


3


创新驱动前行,

挖掘AI+医疗无限潜力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浙大邵逸夫医院构建的AI生态矩阵,始终以临床需求与患者痛点为核心,将前沿技术创新深度融入“未来医院”建设,成为医疗服务革新的风向标。


为推动医疗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创新突破,医院搭建医疗AI开放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在知识图谱构建、多模态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领域,已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在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方面,医院着力将AI技术向基层延伸,通过远程智能急诊、门诊、超声及手术等应用模块,让山区、海岛等地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目前,医院正与江苏省昆山市政府开展试点合作,为医疗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我们将依托‘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医疗体系,进一步挖掘AI在手术机器人、手术规划导航、康复设备等场景的应用价值,让科技成果贯穿医疗全流程,助力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蔡秀军展望道。



资讯配图

原刊于《健康报》2025年4月9日5版

(图片来源于健康报医生频道)

2025年9月25日,为探索智慧医疗的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研华科技与英伟达联合举办线上研讨会,深度解析Edge AI如何重构医疗场景——通过边缘智能设备实现医疗数据的实时处理与低延迟响应,借助NVIDIA的AI计算平台和软件与研华的边缘硬件优化医疗影像分析、手术导航及如何构建更高效、普惠的数字化医疗体系。


凡参会填写问卷并积极互动的用户均可参与现场抽奖赢蓝牙无线鼠标研华定制lock保温杯
资讯配图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医疗
more
实测苹果iPhone 17系列/Air电池续航,Pro Max很能打
【投融资】亚马逊AMD投资,韩企AI独角兽Upstage获4500万美元B轮融资,助力AI文档智能处理
别啃手册了!这场 EDA 大会连 AI 优化技巧都手把手教
【报告】AI专题五:2025年人工智能时代及越南股市的投资机会报告(附PDF下载)
科技快讯 | 淘宝闪购团购业务已试点上线;苹果iPhone Air海外发售首日,部分用户反馈镜头内出现水雾...
苹果限制iMessages功能,可能在为自家AI眼镜铺路
一文读懂马斯克的 Grok 4 Fast:AI 大模型性价比之王来了
AI赋能,解锁智慧医疗新维度
【AI】15年大佬深夜痛哭半小时!氛围编程巨坑曝光,95%程序员沦为「AI保姆」
把上万个AI丢在一个小镇里打工,会发生什么?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