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钙钛矿电池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

中商情报网 2025-09-23 07: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钙钛矿电池凭借其高效、低成本和柔性化优势,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和量产规模的扩大,钙钛矿电池有望重塑全球光伏产业格局,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Part.01

资讯配图

产业链

资讯配图

钙钛矿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辅材和生产设备;中游是钙钛矿电池和组件的制造环节,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单结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车载光伏、室内光伏等。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rt.02

资讯配图

产业链上游分析

资讯配图

1.TCO玻璃

TCO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镀膜方法均匀镀上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材料。TCO玻璃因其高透光性、导电性以及优异的光散射能力,成为钙钛矿等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之一。全球TCO玻璃产能主要集中在金晶科技、日本板硝子(NSG)和日本旭硝子(AGC)等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其中,金晶科技是国内绝对的龙头,现有产能4500万平方米/年,并计划继续扩张,已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靶材

在钙钛矿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物理气相沉积是制备各种功能薄膜的关键工艺之一。靶材就是在PVD工艺中被高速粒子束轰击的“靶子”,它的原子或分子被溅射出来并沉积到基片上形成薄膜。因此,靶材的纯度、密度、均匀性直接决定了最终薄膜的质量,进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钙钛矿电池靶材市场目前由隆华科技、先导薄膜、阿石创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它们在不同的靶材材料和技术上各有侧重。未来随着钙钛矿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无铟化、低成本、高性能的靶材将成为发展趋势,拥有核心技术能力和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靶材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封装材料(POE胶膜&丁基胶)

钙钛矿材料对水汽和氧气极其敏感,因此封装要求远高于晶硅电池。POE胶膜因其优异的水汽阻隔能力且不会分解产生醋酸,成为钙钛矿封装的首选。丁基胶则用于边缘密封,其水汽透过率远低于传统硅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胶膜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封装胶膜的需求市场规模约56.475亿平方米。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光伏胶膜需求量将超过60亿平方米。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光伏胶膜市场主要以透明EVA胶膜为主,占整体的42.5%;共挤型EPE胶膜约占27.8%,排名第二。其次分别为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占比分别为16.0%、13.2%。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4年光伏胶膜市场中,福斯特销量位居榜首,达28.1亿平米,排名第一。斯威克位列第二,销量达6.55亿平米。百佳年代跃居第三,销量约为6亿平米。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核心设备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中国光伏设备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69.2%。2024年,中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增至1300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较2023年同期的69.2%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受产能扩张潮结束,光伏行业进入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将达到1495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钙钛矿电池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设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产化布局,并且在各细分领域都出现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目前,钙钛矿设备端发展较快,各工艺环节均有国内本土公司布局,且领先企业已经拥有整线设备的生产能力。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rt.03

资讯配图

产业链中游分析

资讯配图

1.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正从实验室研发快步走向商业化。随着GW级产线的陆续投运、制备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其成本优势和性能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钙钛矿电池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约2GW。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将达4GW,2030年将达161GW。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钙钛矿电池市场规模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近年来光伏领域的热点,因其理论效率高、成本潜力大、应用场景灵活等特点,发展迅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钙钛矿电池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钙钛矿电池市场规模达到约13.2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钙钛矿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37.5亿元,2030年达到950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钙钛矿电池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近几年来,学术与产业界的研究人员通过不断优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配方和工艺,单结、柔性、叠层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均不断取得突破。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钙钛矿电池渗透率

目前钙钛矿电池研发进展迅速,产业化路径逐渐清晰,未来有望与晶硅技术互补乃至竞争,为光伏产业和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钙钛矿电池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钙钛矿电池渗透率达到约0.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钙钛矿电池渗透率将达到1%,2030年达到30%。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钙钛矿电池重点企业布局情况

钙钛矿电池制造领域目前主要分为单结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两大技术路线,参与者既有专注该领域的创新企业,也有传统光伏巨头。单结钙层电池主要由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专业钙钛矿企业推动,致力于纯钙钛矿技术的产业化。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是目前许多传统光伏巨头(如隆基、天合、晶科、通威等)选择的方向,它们利用自身在晶硅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通过在现有晶硅电池上叠加钙钛矿层来进一步提升效率极限,被视为突破晶硅单结电池效率极限的主流技术方案。目前,头部企业如极电光能的全球首条GW级产线已投产运行,协鑫光电也启动了1GW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产线建设。许多企业的百兆瓦级量产中试线已投产,并正积极规划GW级产线。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rt.04

资讯配图

产业链下游分析

资讯配图

1.光伏发电累计装机

我国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87亿千瓦,同比增长45%。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光伏发电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光伏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量将超过9000亿千瓦时。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钙钛矿电池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投资 电池
more
投资1000亿美元!英伟达与OpenAI将共建10吉瓦AI数据中心
2025年中国射频微波MLCC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5年中国钙钛矿电池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
史上最大AI投资?芯片巨头布局曝光
2025年中国商旅管理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微信回应新iPhone导入数据提示空间不足/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OpenAI/DeepSeek 模型再更新
老黄下了盘大棋!豪掷1000亿美元投资OpenAI,部署10吉瓦AI算力,用于下一代模型
2025年中国数据治理平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
一线调研|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数字化转型:现状洞察、核心痛点与生态化协同破局(2025年第26期(总第85期))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果汁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