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将成为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元年”已成为行业共识,宁德时代、弗迪电池、国轩高科等企业计划启动批量示范装车,预计全年装车量达千台。为配套全固态电池量产,众多全固态锂电池企业正积极试验干法电极设备。
干法电极是一种不依赖液态溶剂,通过物理混合与机械加工手段,生产锂电池极片的工艺。干法电极工艺及其对应的设备如下表所示。
干法电极工艺及对应的设备

注:部分设备企业将预混合和纤维化工艺二合一或在一台设备内完成;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9月
锂电池干法电极工艺具有省去极片烘干、省去NMP溶剂回收系统、能耗降低40%以上、生产线长度缩短100米左右、材料压实密度能够提升5-10%、极片面密度可提升100%等优点,但干法电极工艺仍存在均一性和一致性不足的问题(对比于湿法电极)。具体到对应环节如下表所示。
干法电极工艺主要难点及一致性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9月
干法电极工艺最后一个难点是正极制膜过程中的厚度和面密度波动,但个别优质设备企业已将厚度波动降低到±0.3%水平,误差已经低于湿法电极所作极片厚度波动值,标致着干法电极工艺已经到达可用水平。但目前除特斯拉之外的液态锂电池企业依然不愿意切换干法电极工艺,原因在于:
1)干法电极良率和一致性依然未达到湿法电极工艺水平;
2)干法电极的工艺、材料以及应用端的匹配仍未达到最优水平;
3)湿法电极产线沉没成本太高,且湿法电极技术和产业链也在不断进步。
虽然干法电极工艺在国内液体锂电池领域应用受阻,但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与干法电极工艺契合度高,在干法电极工艺达到可用水平下,有望助力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快速量产。干法电极工艺高度契合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核心原因在于:
1)干法电极工艺所产极片极为致密,甚至可以做到基本没有空隙,大幅度提升极片内的离子电导率,而湿法电极工艺孔隙率高,极片离子电导率低;
2)干法电极引入溶剂,易于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反应,而干法电极不与溶剂接触,几乎没有副反应;
3)干法电极工艺可以用于固态电解质膜的生产。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契合度分析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9月
未来干法电极工艺有望随着全固态锂电池的量产而成熟,并经过全固态锂电池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材料提升,干法电极工艺有望解决一致性问题。2025年国内部分设备企业已经实现在全固态电池领域中试线级别的交付验证(如先导智能、利元亨、清研纳科、华彩科技等)。
为了让业内人士全面了解锂电池干法电极设备市场以及未来前景等,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经过近期的调研,推出《2025年中国干法电极设备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对中国锂电池干法电极设备行业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行业一手数据。此外,报告也对全固态锂电池企业、半固态锂电池企业、液体锂电池企业、固态电解质企业和行业内专家等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专家、业界对锂电池干法电极设备的看法及态度。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把这些数据及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融合,最终形成目前报告。本报告的发布,以期为行业内企业、投资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等全面了锂电池干法电极设备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及趋势预判。
报告订购咨询:
《2025年中国干法电极设备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0755-26835600
research1@gaogong123.com
数据范围说明

关于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高工产业研究院(简称GGII)是一家专注国内新兴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第三方机构,涉及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每年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调研500家以上产业链企业,积累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行业数据,为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GGII下属锂电研究所、储能研究所、氢电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政府服务组、金融服务组、数据组等部门。
行业数据服务:GGII走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进行详尽的行业调研,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通过对供应关系交叉核对、上下游验证,形成聚焦生产与检查设备、锂电关键材料、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完整产业数据库体系,相关产业数据被IPO招股说明书、券商研报、第三方咨询机构、专业媒体等广泛采用。
定制化调研与咨询服务:GGII通过长年不间断地对产业链企业进行详尽跟踪调研,形成全面、深度、准确、权威的产业数据库,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单位等,提供战略咨询、市场调研、业务与技术尽调等专业咨询服务和行业报告。
政府产业发展顾问服务: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以专业的分析方法、深厚的产业研究基础、丰富的产业资源,已为全国70多家地方政府和园区提供产业规划、招商指引、企业对接、项目研判等咨询服务。
IPO与金融咨询服务:GGII金融咨询服务重点聚焦于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锂电池产业链、储能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协助企业及券商撰写IPO募投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业务与技术分析;辅助券商针对招股书问询时进行行业问题回答及论证。为企业的再融资、并购重组、银行贷款等提供完整的尽调服务及可行性论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