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越疆重新定义新质工业生产力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5-09-23 20:59
资讯配图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的越疆机器人展区,仿佛一座来自未来的“智能工厂缩影”:展示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兼具移动和精细化操作能力轮式机器人在设备间灵活穿梭以执行搬运任务,多足机器狗可在复杂环境中开展稳定巡检,协作机械臂则在高精度工位完成柔性装配——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并非独立作业,而是在统一调度机制下,协同完成从抓取、检测到搬运、组装的全流程任务。

越疆将这套系统命名为“超级工厂”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从展区反馈来看,该平台工博会上的重要技术关注点之一,更彰显越疆作为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战略视野与执行能力。越疆凭借其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积累的技术底蕴与市场经验,正逐步将业务范围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等新形态产品,并尝试通过“具身智能超级工厂”模式,实现跨形态、跨场景的机器人协同作业。

越疆“超级工厂”架构,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

越疆所构建的“超级工厂”体系,采用“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的先进架构,实现了全球范围内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的常态化协同作业,标志着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制造”为核心的新阶段。在当前产业环境下,传统单功能机器人在协同精度、场景适应性与系统整合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智能体技术正成为工业智能化演进的关键方向。越疆此次展示的“具身工业”方案,融合机械臂、人形、轮式及多足机器人于一体,推动机器人从传统执行工具向具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的智能体跃迁。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越疆之所以能实现这一跨越,源于其近十年扎实的行业积累。从协作机械臂起步,到如今成为多形态具身智能平台的先行者,越疆始终坚持“自研技术+场景落地”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其在伺服驱动、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上的全链路自研能力,为机器人精准控制奠定了硬件基础;而在视觉感知、力控交互和模仿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破,则为机器人注入了更强的智能决策能力。此外,越疆出色的产品化与工程化实力,有效推动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现场,实现了技术赋能与商业落地的良性循环。

越疆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 基于“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模型。系统顶层的“工厂智能枢纽”充当超级大脑,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全维度环境模型,并依托工业大模型进行任务规划与动态调度。执行层则由四类机器人各司其职:

• 双足人形机器人依托拟人化作业能力,完成精细化操作与多任务衔接;

• 轮式人形机器人凭借灵活移动与高精度操作能力,负责产线间的物料转运与快速响应;

• 多足机器狗适用于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巡检与搬运;

• 协作机械臂专注高重复性、高精度的智能化柔性作业。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值得注意的是,越疆首次实现了多形态机器人的常态化协同作业,涵盖从物料分拣、视觉检测到精密组装等真实工厂核心流程,为工业客户提供了可快速部署的柔性生产方案。

双足与轮式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的“核心战力”

在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越疆人形机器人凭借“更智能的身体、更聪明的大脑、更可靠的性能”三大核心突破,为复杂工业场景提供了“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全链路智能解决方案。

越疆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泛化应用,在人机动作映射与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在高危环境中表现出色,成为“超级工厂”处理复杂工序的核心操作手。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ATOM具备自主决策与任务闭环能力,通过“手-眼-脚”协同实现拟人化作业,如开门、异常巡检及故障恢复。其多模态传感技术助力机器人精准定位故障,并完成立库仓储大件搬运,展现上下肢协同与高精度双臂操作能力。

该机器人采用ACT预测控制大模型,显著降低计算频率至每2秒1次,以低算力实现快速任务响应。借助VR数据采集工具链和配套APP,降低了数据训练与部署门槛,支持人机实时交互。

ATOM经过高温与大负载老化测试,确保工业级可靠性。其轮式人形新品ATOM-M融合灵巧操作与高效移动能力,具备±10mm重复定位精度,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无损抓取等精细任务,并适应多样化工业环境。

从制造现场走出的具身智能企业,越疆加速行业具身工业应用

越疆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从制造现场走出来”的工业基因。十年来,越疆机器人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服务汽车、3C、半导体、锂电等细分行业,与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沉淀出深厚的工艺解码能力与行业Know-How理解。这一背景使其技术研发始终以真实需求为导向,避免“实验室技术与场景脱节”的陷阱。

基于对工业痛点的深度洞察,在工博会现场,越疆联合全球300家制造企业与专家发起“协同聚力、落地为王”联合行动,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制造现场深度融合,构建可快速部署、易扩展、持续优化的智能制造新体系。该倡议强调以场景数据驱动技术进化,通过生态协同加速具身智能在工业环境中的规模化落地。

资讯配图

以多形态机器人“具身工业”平台化方案开启中国智造新阶段

越疆“超级工厂”的突出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多形态协同突破,更在于其出色的平台化兼容性与部署便捷性。企业无需对现有产线进行大幅改造,即可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多机器人的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系统更能通过持续的数据反馈不断优化智能体性能,形成“越用越聪明”的进化闭环。

综合来看,随着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技术逐步成熟,越疆凭借前瞻布局、全栈技术能力与扎实的落地经验,有望在全球智能制造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协作机械臂到多形态具身智能平台,越疆的成长轨迹清晰表明:中国机器人企业不仅具备单点技术突破的实力,更拥有定义未来工厂架构的系统级创新能力。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资讯配图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9亿,盈利300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脊髓断了还能动?鳗鱼的逆天运动能力!机器人:拿来吧你
从港股机器人概念公司透视产业盈利现状:高速增长背后的分化与曙光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打响机器人概念股退市第一枪的为什么是它?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总第223期)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灵动之枢:具身智能机器人关节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一文说透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突进与阻力的较量
谁是最靓的仔?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看点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财报半年报下载(附PDF)
对话清华大学赵明国: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创新!
2023年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公布!9所985光头!西交华科前三!(附全名单)
史无前例!美国工程师与ChatGPT4合作设计人工智能芯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
人口不足20万!丹麦小镇欧登塞如何成为全球机器人中心?
“商业化元年”开启,人形机器人再添实力新玩家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人造肌肉,更轻巧、更安全、更坚固!
欧盟终止亚马逊并购iRobot,昔日扫地机器人巨头何去何从
肌肉组织驱动的双足机器人问世,生物混合机器人突破性进展!
专业人士浅谈机器人即服务模式——自动化的未来
院士报告|潘云鹤: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院士谈推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
院士谈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
西木科技拓宽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院士谈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驱动模型
院士谈机构智能让“变形金刚”从屏幕走进现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机器人
more
2亿投资,流向机器人一体化关节
机器人界的「Imagenet 时刻」,李飞飞团队官宣全球顶级具身智能挑战赛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越疆重新定义新质工业生产力
智元机器人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
当人形机器人还在画饼,这家公司已用“带大脑的机械臂”实现批量落地 | 甲子光年
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齐聚-2025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峰会即将开启!
吉大博士造机器人关节模组,完成两轮过亿融资!
聚焦“人形机器人+”轨道交通,乐聚与宇翊技术达成战略合作
【火热报名中】2025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峰会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