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研究院:激光雷达迈入 “千元机” 时代,开启辅助驾驶与机器人双赛道驱动新征程

盖世汽车社区 2025-09-24 07: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2025年,激光雷达搭载车型价格已经低至15万元级别,中国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奏上已领先全球,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随着成本下行和辅助驾驶平权普及,预计激光雷达搭载量和渗透率将继续提升,市场需求有望爆发。


基于此,盖世汽车研究院从行业概况、市场分析、发展趋势、代表厂商四个维度对激光雷达行业进行研究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资讯配图


行业概况


激光雷达系统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扫描模块、处理模块四个部分,其中收发系统成本占比约60%,是核心部件。各模块均包含多种技术路线,905nm、VCSEL、SPAD/SiPM是目前主要的收发技术方案。


得益于各模块技术的进步,包括发射模块优化、固态化技术的发展、芯片化与集成化等,近年激光雷达的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激光雷达逐步向低价车型渗透,走向大众市场。


高阶辅助驾驶需求的爆发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Robotaxi渗透率提升、具身智能的兴起等因素推动激光雷达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市场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激光雷达渗透率为7.7%,主要应用于L2+和L2++高阶辅助驾驶功能。L2+级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方案主要是11V3R1L和12V5R1L,L2++级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方案主要是11V3R/1R/5R1L。


从搭载车型价格看,25万元以下搭载激光雷达的车辆数大幅增长,但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市场空间较大。从搭载数量看,基于成本和性能综合考量,目前单车搭载1颗激光雷达方案为主流。


市场格局来看,车载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度较高,华为、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四强格局稳固,几乎占据了全部中国市场和近95%的全球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路线成为核心竞争力。


资讯配图


从上车产品来看,目前半固态激光雷达仍是车载产品主流,收发模组固定,通过转镜、MEMS微振镜、振镜+棱镜等多种方案实现扫描。全固态激光雷达在2025年逐渐量产上车,以Flash技术为主,主要用于近距离补盲。部分厂商用全固态激光雷达切入机器人市场,具备各种技术路线储备且有丰富配套经验的车规企业,有望取得更大份额。


发展趋势


技术革新,即追求性能优化+成本降低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硬件+软件的发展路径已经清晰,硬件向芯片化、集成化、固态化方向发展,软件算法向智能化发展。


激光雷达产品将分化成高性价比和高性能两条路线,主流激光雷达企业不仅在高性能产品有深度布局,同时也针对15-20万元市场推出了性价比产品,从而维持各自在行业的市占率。


基于市场潜力巨大、技术具有相通性以及机器人领域毛利率较高等因素,车载激光雷达厂商积极拓展业务至机器人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代表厂商


禾赛科技是激光雷达全球龙头,核心优势为自研芯片化技术和自建产线。ADAS领域禾赛已与24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形成量产定点合作。2025年上半年,禾赛ADAS激光雷达交付44.97万台,同比增长237.5%,超过2024年全年。禾赛同时积极拓展机器人市场,预计2025年底将交付20万台机器人激光雷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速腾聚创是一家以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为市场提供应用于车载和机器人领域的传感器、解决方案等产品。截至2025年6月底,RoboSense速腾聚创在ADAS市场已助力14家客户的44款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累计定点车型133款,定点与SOP车型数量稳居全球第一;Robotaxi市场、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 获取完整报告 /

本报告共30PDF



产业研究报告

点击下方主题可查看报告详情

智能网联 

1

智舱功能配置市场研究报告(2025版)

2

智能车灯产业报告(2025版)

3

人形机器人产业报告(2025版)

4

智能汽车HUD产业报告(2025版)

5

车载通信产业报告(2025版)

6

具身智能产业报告(2025版)

7

人工智能产业报告(2025版)

8

智舱IoT融合产业报告(2025版)

9

DeepSeek汽车行业应用影响分析报告(2025版)

10

AI定义汽车产业报告(2025版)

11

座舱多模交互技术趋势报告(2025版)

12

智能汽车OTA产业报告(2025版)

13

汽车行业AI大模型应用展望(2024版)

14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4版)

15

座舱监测产业报告(2024版)

16

车规级芯片产业报告(2024版)

17

智能汽车HMI产业报告(2024版)

18

智能座椅产业报告(2024版)

19

辅助驾驶感知算法产业报告(2024版)

20

车载声学系统产业报告(2024版)

21

车载显示产业报告(2024版)

22

UWB车载应用产业报告(2024版)

23

车载T-Box产业报告(2024版)

24

车联网C-V2X产业报告(2024版)

25

智能汽车全景天幕产业报告(2024版)

26

智能网联汽车域融合产业报告(2024版)


辅助驾驶

1

辅助驾驶功能配置市场研究报告(2025版)

2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报告(2025版)

3

Robotaxi产业报告 (2025版)

4

端到端组合辅助驾驶产业报告 (2025版)

5

空气悬架产业报告(2024版)

6

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产业报告(2024版)

7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报告(2024版)

8

辅助驾驶数据闭环产业报告(2024版)

9

辅助驾驶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4版)

10

车载摄像头产业报告(2024版)

11

车载激光雷达产业报告(2024版)

12

ADAS产业报告(2024版)

13

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业报告(2024版)

14

智能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15

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AI芯片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16

高精地图与定位产业报告(2024版)


新能源

1

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趋势(2025版)

2

汽车双碳产业研究报告(2025版)

3

PHEV与增程式技术产业研究报告(2025版)

4

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产业研究(2025版)

5

固态电池产业报告(2025版)

6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研究报告(2025版)

7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及展望(2025版)

8

电驱动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9

大圆柱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10

新能源汽车BMS产业报告(2024版)

11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12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产业报告(2024版)

13

动力电池产业与技术动态研究报告(2024版)

14

滑板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15

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产业报告(2024版)

16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产业报告(2024版)

17

氢燃料电池产业研究报告 (2024版)

18

一体化压铸产业报告(2024版)

19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20

乘用车混动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21

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22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产业报告(2023版)

23

800V高压平台产业技术报告(2023版)

24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及展望 (2023版)

25

钠离子电池产业报告(2023版)


市场分析报告

点击下方主题可查看报告详情

国内市场分析

1

2025年H1中国乘用车智能化市场展望报告

2

2025H1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分析

3

2025年H1中国乘用车ADAS市场分析

4

2025年H1乘用车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

5

202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报告

6

中国豪华车市场分析展望(2025版)

7

2025年Q1乘用车市场总结与展望分析(2025版)

8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趋势洞察(2025版)

9

越野车市场分析展望(2025版)

10

2024年Q1-Q3中国乘用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11

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12

2024年电气化市场展望报告


海外市场分析

1

2025年H1乘用车出口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

2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5版)

3

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5版)

4

独联体汽车市场研究报告 (2025版)

5

中国乘用车及零部件出海市场展望(2025版)

6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4版)

7

匈牙利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8

巴西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9

中东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10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11

俄罗斯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12

202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市场总结与展望(2024版)

13

泰国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14

墨西哥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15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海外市场研究与成功实践分析报告

16

东南亚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3版)

17

拉丁美洲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


车企研究报告

点击下方主题可查看报告详情

车企研究

1

华为汽车业务研究报告(2025版)

2

比亚迪新四化业务研究报告(2025版)

3

小米汽车企业报告(2025版)

4

长安汽车乘用车全球业务研究报告(2024版)

5

极氪汽车企业研究报告(2024版)

7

比亚迪汽车全球业务研究报告(2024版)


供应链报告

点击下方主题可查看报告详情

供应链报告

1

主动悬架供应链报告(2024版)

2

UWB数字钥匙供应链报告(2024版)

3

像素大灯供应链报告(2024版)

4

零重力座椅供应链报告(2024版)

5

汽车芯片供应链报告(2024版)

6

车载冰箱供应链报告(2024版)

7

激光雷达供应链报告(2024版)


报告订购咨询

资讯配图

小盖:gasgoo8866

电话:18917890875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于盖世汽车研究院

1、盖世汽车研究院致力于成为行业智库的领先者;

2、拥有以供应链信息、整车及零部件产销量为核心的底层数据资源;

3、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材料、智能智造等领域发展趋势与应用;

4、借助公司平台优势进行汽车产业链深度剖析与研究;

5、输出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源支撑用户进行商业决策。


资讯配图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激光雷达 驱动
more
携手全球计算联盟,昊志机电以“N+1+3”机器人生态赋能智造未来
【火热报名中】2025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峰会
千亿巨头冲击港股IPO,押注汽车电子+机器人,出路还是新困局?
跨形态学习来了!轮式机器人的“经验”如何轻松传给双足机器人?
宇树机器人被围殴了~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落幕!机器人打鼓助阵,百度发布全新AI审核产品
聚焦“人形机器人+”轨道交通,乐聚与宇翊技术达成战略合作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国产编码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
越疆人形机器人新品亮相;星迈创新、清宝机器人等完成融资;OpenAI正组建机器人团队;王兴兴称机器人自主干活有望明年上半年实现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