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人飞艇升上天空
城市“空中公交”载客起航
新鲜食材55分钟跨越三城送达餐桌
台风之中
应急无人机穿越风暴传回实时数据
低空风洞启用
飞行器研发验证再提速
2025年 低空经济技术应用不断“上新”
未来天空的模样
日渐清晰

低空经济,是指在1000米以下空域,发展载人飞行、无人机运输、应急救援、文旅观光等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发展“低空经济”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据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人机运营单位总数超过2万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2666万小时。低空产业规模加速扩容、应用版图持续扩张。千米之下,正孕育无限机遇。
政策产业同频共振 我国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过去一年,全国多地都选择在这个新赛道上布局发力。
广东
集聚了全国30%以上产业链企业,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超2000家,数量居全国之首,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和50%。
北京
目前拥有超1200家低空经济企业。去年建成的中关村(延庆)低空经济产业园,集聚了从无人机整机制造到低空智联网等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四川
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目前已汇聚200多家低空装备制造企业、1400多家无人机运营企业,产业生态正在不断完善。
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多个省份已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此外,北京、上海、常州等15个城市已宣布联合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千米之下,低空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