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举办第6次年度演讲,主题是“改变”,重点分享了小米玄戒芯片与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并与小米17系列旗舰新品发布会联合举办。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事实上,对于外界关注的小米造车四年,在发布会之前,雷军已经接连发声造势。9月23日,雷军发文表示:“很多人认为,小米跻身世界500强,造车进展也不错,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其实,最近几年的每一步,都是被巨大的挑战逼出来,最关键的改变发生在2020年。”
9月24日,雷军再次发文称:“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说实话,‘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现在想想,都会感慨,当时哪来这么大的勇气。”
在演讲中,雷军回顾道,2020年小米迎来十周年,在很多人眼中,小米已经非常成功了,但他的内心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焦虑,外界也有很多质疑声。雷军称,很多人对小米有偏见,他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之后经过挣扎和深入复盘,雷军带领小米找到了破局之道,决定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
雷军为小米找到了两条新赛道——芯片和汽车。2021年3月,小米正式官宣造车,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且计划10 年内投资 100 亿美元。雷军当时表示,造车将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押上人生全部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雷军在演讲中提到,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正式立项,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立志打造全球最强的纯电性能车。不过,2022年春节刚过,小米相关团队连续开了21天会议,“为了确保SU7成功,我们只能忍痛把Ultra项目先砍掉”。数月后,SU7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小米重启Ultra项目。
2024年3月,小米正式推出首款车型——小米SU7,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2025年2月,小米推出SU7 Ultra。随后在2025年6月,小米YU7正式上市。
对于YU7,雷军介绍道,2022年夏天,在SU7开发最关键的阶段,YU7立项,“SU7 是一款纯电轿车,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除了特斯拉,从来还没有纯电轿车能卖得动。假如 SU7 不成功,YU7 就是我们最后的底牌,它必须承担起‘力挽狂澜’的使命”。
当然,从结果来看,SU7和YU7都没有令雷军失望。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小米汽车累计销量达22.48万辆,已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约64%。此次发布会上,雷军公布数据称,小米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后,已累计交付超4万辆。

“从‘最后的底牌’,到全新的奇迹。小米YU7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遭遇难题,不妨换个思路,大胆去尝试,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雷军表示。
在演讲中,雷军多次表达了对友商的认可。在YU7的研发过程中,小米曾将理想及特斯拉作为参照。雷军称,理想L9作为家庭SUV,“冰箱彩电”的定位“非常成功”,而特斯拉Model Y则是“一辆出色的车”,“小米今年年初购买了三辆Model Y,一个个零部件拆、学习。”
雷军还大篇幅讲述了凡客创始人、好友陈年的经历,称“五十几岁正是闯的年纪”。对于过去这5年,雷军称,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隔着万水千山,有时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车热销的同时,小米造车也不乏争议声,尤其是3 月底的智驾死亡事故令其深陷舆论漩涡。之后小米 YU7 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品牌缓解了危机,但后续仍面临诸多挑战。
就在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因辅助驾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小米将召回11.69万辆SU7标准版。这占已售SU7车型总销量的三成。在此之前,1月的首次3.09万辆SU7召回则是因泊车辅助缺陷。这清晰揭示了造车赛道的复杂与艰难——掌声与质疑相伴,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是小米此刻最真实的处境。
文:张冬梅 编辑:黄霞 版式:刘晓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