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正由“示范验证期”迈入“成体系运营”的加速阶段,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引擎。在这场千米之下的产业潮涌中,单打独斗已难以应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产业联盟成为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的重要策略。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由“示范验证期”迈入“成体系运营”的加速阶段,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引擎。在这场产业浪潮中,产业联盟作为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重要载体,正成为各地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本文将探讨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共建生态与合作模式,剖析典型案例,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兴起的背景
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通用航空器等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产业链长、技术复杂度高、投资规模大。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都难以独自覆盖全产业链,这就需要通过联盟形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如东莞最新发布的《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打造、产业强链补链和配套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14条具体支持措施。
二、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典型模式
1. 政企协同模式
政企协同模式是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中最常见的形式,政府引导方向、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承担市场主体角色,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永川区案例:9月17日,永川区与国信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该联盟致力于推动规划建设、产业导入、技术转化等关键资源高效整合,协同打造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2. 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模式
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模式通过结合产业需求、学术研究、科研技术和金融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浙江建德案例:9月19日,2025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在建德开幕,400余名来自政、产、学、研、金等各领域的嘉宾齐聚,共话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
活动现场发布了多项低空经济成果,并宣布“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永久落地建德,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产业生态支持体系。
3.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模式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模式通过整合原材料、零部件、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力。
济南案例:济南市成立了两个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一个由济南能源集团、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联合山东大学、空天信息大学等共同发起;另一个由济南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济钢集团等单位组建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这两个联盟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协同发展。
4. 跨区域协作模式
跨区域协作模式通过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
张湾区案例:6月26日,张湾区·北京低空产业联盟无人机制造产业链对接大会举行。这是张湾区深化京堰对口协作的重要成果,形成了“科研+制造”互补格局。活动现场为北京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十堰张湾科技转化中心揭牌,11个低空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金额33.5亿元。

三、产业联盟的合作内容与机制
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合作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联盟成员共同攻关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如临港控股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低空经济规划与应用研究院,将在发起成立环渤海低空产业联盟、申请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低空+海洋经济领域联合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合作。
应用场景开拓:联盟共同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如物流配送、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中信海直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无人货运、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标准制定与认证检测:联盟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认证检测体系。如临港控股新建3600平方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引入eVTOL测试取证服务。
人才培养与交流:联盟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东莞政策明确支持低空产业人才引培,按被培训人员执照培训费用的10%对培训机构进行补贴。
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联盟整合金融资源,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东莞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对通过担保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综合融资成本50%的补贴。
四、产业联盟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虽然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协调机制不足:联盟成员众多,利益诉求各异,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建议设立专业秘书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成果转化效率低:产学研合作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往往不高。建议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完善知识产权分配机制。
持续运营能力弱:很多联盟依靠政府支持,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建议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开展商业化运作等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标准体系不完善:低空经济领域标准缺失,制约产业发展。建议联盟加快推动团体标准制定,并努力提升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五、展望与结论
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产业联盟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更加注重生态构建,从单一的技术合作向创新生态、产业生态、服务生态全面拓展;
二是更加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融入全球低空经济创新网络;
三是更加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提高联盟运营效率,促进成员间协同创新;
四是更加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联盟可持续发展能力。
低空经济产业联盟通过共建生态、合作共赢的模式,正在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着各种类型产业联盟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真正实现“飞得起、管得住、发展好”的目标。
各方应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参与产业联盟建设,共同探索合作模式创新,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说明:
本文内容综合自公开报道,包括永川区政府官网、浙江日报、天津港保税区官网、广东省政府官网、搜狐网、中国新闻网、贵州省科技厅官网、北京日报、广州日报及财联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