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二十:乐高筑梦:从趣味入门到创新实践的机器人探索之旅(附下载)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09-27 12:00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二十:乐高筑梦:从趣味入门到创新实践的机器人探索之旅(附下载)图1

核心总结

《趣味机器人入门 —— 基于乐高教育机器人的创新设计》作为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战系列” 丛书之一,以乐高教育机器人为核心载体,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入趣味项目与实践操作中,旨在让读者在 “玩中学、做中创”,全面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

一、书籍定位与核心理念

本书精准聚焦创新能力培养,明确区分 “动手能力” 与 “创新能力” 的本质差异,强调多学科理论基础、熟练实践能力与强烈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其核心理念在于摒弃枯燥的理论灌输,以乐高机器人为桥梁,通过 “项目驱动 + 自由探索” 的模式,唤醒读者 “玩” 的天性,让阅读与学习回归快乐本质。读者在动手实践中不仅能掌握技术知识,更能拓展视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实现思维的无限延伸。

本书适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作中小学科技活动课、大中专选修课教材,也能满足社会非专业人士、机器人比赛选手及发烧友的学习需求。

二、核心内容框架

(一)基础认知:机器人与乐高载体的深度解析

开篇从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切入,追溯 1920 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佩克在科幻小说中创造 “Robot” 一词的历史,明确机器人 “代替人类完成工作” 的核心使命 —— 涵盖人类不愿干、不好干、干不了的各类任务。书中梳理了机器人的定义与三原则(阿西莫夫提出,强调不伤害人类、遵守命令、自我保护),按应用环境将其分为工业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并通过与人体结构的类比,清晰阐释机器人的五大组成部分:计算机(大脑)、传感器(感官)、机械装置(骨骼)、动力能源(内脏)、执行装置(手脚)。

随后聚焦乐高教育机器人载体,梳理其发展脉络:1989 年乐高教育部成立,1998 年联合 MIT 开发 RCX 系统及 ROBOLAB 编程环境,2006 年推出 NXT 系统,2013 年发布 EV3 系统,形成涵盖机械、电子、自控等多学科的完整教学体系。详细介绍乐高基础零件(驱动件、结构件、连接件、气动件等,精度达 5μm,采用插拔式固定)、电子部件(控制器、马达、传感器及第三方拓展传感器)与软件平台(RoboLab、Mindstorms NXT2.0、EV3 均为图形化编程,操作便捷)。

(二)技术实践:从核心组件到系统应用的逐层突破

  1. 驱动能源探索:以动力车搭建为核心,系统介绍不同能源的应用原理与实践方法。包括压缩空气动力(利用气球放气推力,理解空气压强与阻力)、橡皮筋动力(基于弹性势能转化,掌握形变与能量关系)、太阳能动力(通过太阳能板实现光电转换,分析光能利用的优势与局限)、电容器动力(依托充放电原理,研究小功率电能高效利用)及水流发电机(将水流势能转化为电能,探索转速比与发电效率的关联),每个项目均配套详细组装流程与知识链接。

  2. 机械零件与机构:将机械结构类比为机器人的 “骨骼”,通过十大项目深入解析核心机械原理。从 “非常慢的钟” 与 “蜗牛级电动车” 的齿轮减速机构,到 “投石战车” 的弹性势能应用;从 “刮雨器” 的蜗轮蜗杆传动,到 “行走机器人” 的连杆与曲柄机构;从 “传送带” 的柔性传动,到 “起重机” 的滑轮系统,再到 “机械手臂” 的离合器与蜗轮蜗杆配合,全面覆盖齿轮传动、带传动、连杆机构等核心机械知识,强调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实现的结合。

  3. 传感器技术应用:视传感器为机器人的 “感觉器官”,精选 14 个典型项目详解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实战场景。涵盖握力传感器(检测力学量,实现鸡蛋抓取的力度控制)、温度 / 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排风扇自动控制与晾衣架伸缩调节)、颜色传感器(引导机器人循色行走)、光敏传感器(实现隧道穿越的声光响应)、超声波传感器(完成避障退让功能)等,同时介绍传感器的分类(内部 / 外部)、技术指标(动态范围、分辨率等),及与人类感官的差异与互补。

  4. 执行装置与计算机技术:聚焦机器人的 “肌肉” 与 “大脑”,解析执行装置与控制核心的技术要点。执行装置部分涵盖直流电机、步进电机、螺线管等电动执行器,及汽缸、气动马达等气动执行装置,结合搬运机器人、射门机器人等项目讲解其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部分系统介绍乐高三代控制器(RCX、NXT、EV3)的硬件构成与软件平台,通过 “缩头乌龟”“追光机器人” 等趣味项目,融入输入输出设备、A/D 转换、中断概念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延伸至互联网远程控制、蓝牙通信、手机控制等进阶应用,甚至包含 “会玩魔方的机器人” 这样的复杂系统设计。

(三)拓展应用:技术开发与跨领域实践

  1. 机器人应用技术开发:突破乐高原生系统限制,介绍第三方技术拓展。包括编程语言开发(LeJOS NXJ、Scratch2.0、S4A 等图形化语言在乐高硬件上的适配与应用)、硬件电路开发(51 单片机与 Arduino 最小系统的机器人搭建)、传感器开发(触动、握力、金属等第三方传感器的制作原理与流程)及电机与舵机开发(解析内部结构与传动比设计),为读者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2. 跨学科实验探索:展现乐高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多元应用,将其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探究实验。包括酸碱滴定曲线实验(利用 pH 传感器绘制反应曲线)、比尔定律实验(通过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浓度)、欧姆定律实验(借助电流电压传感器验证电学关系)、玻意耳定律实验(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及发芽种子热量实验、水中溶解氧实验等,实现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四)竞赛与实践活动:从理论到实战的综合提升

专设单元介绍机器人竞赛活动,涵盖国际主流赛事(FIRA、RoboCup 足球赛,机器人灭火赛,FLL 世锦赛等)的规则与特点,详解机器人相扑、搜救、投篮、舞蹈、走迷宫及 “秦皇陵探险” 等特色竞赛项目的场地设计、任务目标与评分标准。同时配套丰富实践训练题,如搭建蹦跳行走机器人、自动装卸动力车、水污染监测机器人等,明确成绩评定标准,推动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三、特色与价值

本书最大特色在于 “趣味化呈现 + 系统化知识 + 实战性操作” 的三维结合。以大量实物照片还原组装过程,用通俗语言解读专业原理,每个项目均设置 “项目目标 - 分析 - 准备 - 实施 - 总结” 完整闭环,鼓励读者突破图解限制,探索多样化解决方案。同时融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引导读者思考技术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关联。

作为机器人入门与创新培养的实用指南,本书不仅传递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核心技术知识,更注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塑造,为读者打开机器人世界的探索之门,助力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能力成长与自我突破。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二十:乐高筑梦:从趣味入门到创新实践的机器人探索之旅(附下载)图2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二十:乐高筑梦:从趣味入门到创新实践的机器人探索之旅(附下载)图3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二十:乐高筑梦:从趣味入门到创新实践的机器人探索之旅(附下载)图4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二十:乐高筑梦:从趣味入门到创新实践的机器人探索之旅(附下载)图5

本书免费下载地址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回复关键字“机器人设计20”获取下载地址。


往期推荐: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机器人
more
【机器人】《IEEETRO》发表!北大团队通过振动解耦,实现压电平板机器人三自由度精准独立控制!
红杉中国领投!前小鹏机器人高管又融数千万
快讯|小鹏汽车公布人形机器人专利;宇树科技下半年将推1.8米高人形机器人;DeepMind发布模型赋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限时领取!现金红包+大厂资料包!搞定汽车、机器人、人工智能
淡马锡投的上海一高精度手术机器人,融了数亿元!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年产数据超600万?乐聚中标8295万后究竟做了什么
被Nature亮点报道,登Science子刊!机器人插管急救新技术!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顺利举办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合肥机器人公司赴港IPO,创始人33岁博士在读,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