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自动驾驶产业闭门沙龙暨Apollo理事会年会2025在海南海口召开。会议汇聚二十余位车企、芯片公司、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智能终端企业嘉宾,围绕自动驾驶的前沿技术趋势和产业发展路线,对端到端、VLA、世界模型等如何重塑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剑指何方,展开讨论,共话产业发展新范式。
百度、清华AIR、一汽、奇瑞、金龙、江铃、奔驰、福特、地平线、英特尔、NVIDIA、图达通、Momenta、白犀牛、新石器、深向科技、移动以及联通等自动驾驶产学研单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Apollo理事会理事长张亚勤院士在致辞中表示,AI正在从“信息智能”加速迈向“物理智能”,其中率先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是自动驾驶。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一轮的算法、大模型、芯片持续迭代,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自2023年以来,智能驾驶行业掀起了BEV、端到端的技术浪潮,自动驾驶逐步将AI神经网络引入感知、规划、控制等核心环节。从“端到端+VLM”到VLA、世界模型等新兴架构,相关技术正从理论探索迈向实际应用,自动驾驶系统展现出更接近人类驾驶的行为模式,应对复杂多变交通场景的能力也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面对这万亿级赛道,自动驾驶产业已呈现出多条差异化发展路径,并日趋成熟。Robotaxi、末端配送、港口物流等垂直场景聚焦全场景L4目标,注重车队运营与服务交付,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而包括特斯拉在内的部分主机厂,则通过向个人用户销售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依托海量行车数据逐步迭代技术、突破场景瓶颈。

“所有技术路径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其中安全是基石。”张亚勤院士指出,“在特定场景下,从当前数据的验证来看,目前L4级Robotaxi的安全性已达到了人类驾驶水平的10倍这一规模化界点。” 张亚勤院士强调,这标志着行业越过了至关重要的安全门槛。“以后若要实现20倍、30倍、100倍甚至更高级别的安全,需要在技术、学术、法规上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包括在VLA、世界模型以及算法等方面不断创新。”
张亚勤理事长总结,“接下来的五年将是L4无人驾驶技术普及与发展的黄金五年,到2030年会迎来汽车产业的‘DeepSeek时刻’,10%的新车会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行业加速创新,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关于Apollo理事会
Apollo理事会秘书处联络方式:apolloboard@baidu.com
AIR长期招聘人工智能领域优秀科研人员
点这里关注我们
关于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