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

中国机器人网 2025-09-29 11:24


前言: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刚刚过去的2025工博会现场,涌动的人潮与体验区的长队,印证着机器人产业的旺盛生命力。而支撑这股热潮从“热闹”走向“深耕”、推动产业从“规模领先”迈向“质量突围”的关键,正是人才这一“源头活水”。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2


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机器人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其发展与人才供给质量深度绑定。当前市场供需呈现鲜明对比:一方面,应用场景从精密制造延伸至智慧农业、生活服务等领域,产业规模突破千亿,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6.0%、投递量激增32.0%,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机器人企业既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研发精英,也缺懂工艺、会操作的技能人才。


“缺人”的核心并非数量问题,而是技能错配。如今的机器人已是集感知、决策、执行于一体的智能系统,但传统教学中教材更新滞后于技术迭代、理论脱离产业实景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离校后需企业重新培训。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破局关键——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机器人行业通过产教融合可精准输送懂技术、会创新、能实践的人才,也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就业机会,实现产业与教育共赢。


打破校企壁垒,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就在昨日,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产教融合论坛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教育部、上海市相关部门嘉宾,以及校企双方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产教融合的标志性事件。这不仅是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与节卡机器人深化产教融合的里程碑,更是破解协作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大、培养与需求脱节痛点的关键实践。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3


该学院由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节卡机器人联合成立,是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四链衔接”战略的实践,也是整合校企资源共育人才的探索,旨在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端技能人才,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聚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双师型队伍培育等关键需求,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实训共享,有望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单一性,构建起覆盖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协同育人网络。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4


双方实力为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是上海唯一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大学,深耕职教多年,与245家优质企业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余年超98%、本科就业率连续两年达100%,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衔接成果显著;节卡机器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产品服务于丰田汽车、上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在智能制造研发与应用领域实力雄厚。


两者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校企优势:既推动智能制造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深化,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实践机会,助力成长成才;也协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实现互利共赢。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5



破局机器人领域“人才荒”,

为产业注入坚实动能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院长王术新表示,学院将从四大核心布局全力打造长三角协作机器人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高地:一是构建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活页教材、双聘师资及订单班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二是建成“三中心一基地”实体平台,为学生、企业和区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服务、创新及实践载体;三是打造竞赛引领、行业赋能的服务品牌,组建竞赛专班冲击高奖项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转型服务;四是随企出海构建国际化产教生态,依托海外基地建设实训服务中心,输出培养体系并选派师生参与海外实战。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6


其中,打造“三中心一基地”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即人才培养培训中心、技术服务培训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及生产性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可操作最新节卡协作机器人,跟随企业技术人才学习解决真实生产调试难题。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7


活动最后,现场嘉宾前往了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实训区域,现场观摩了乒乓球机器人对抗、咖啡拉花机器人操作、OTA数据平台演示等成果,直观感受了学院“实战化”的教学特色。


这种“企业出题、学校答题、市场验题”的模式,正是行业所需。毕竟,对机器人企业而言,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战场型”人才,远比空有理论的毕业生更珍贵。



结语与未来



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成立,或许只是行业探索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但确印证了一个道理:当机器人企业把技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当高校把课堂搬进产业实景,就能培育出真正适配行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对正处在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关键期的机器人行业而言,这样的探索,无疑为产业注入了坚实的人才动能。


未来,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将以此次揭牌为起点,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力争成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区域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引擎、技术应用转化高地,为上海及长三角智能制造升级提供支撑,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节卡方案”。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8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9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10


破局机器人行业“人才荒”,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这样做图11

免责声明

章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慕老师159 0176 7989(微信同号)。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更为稳健,具备泛化!BumbleBee: 通用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范式
不造机器人只做系统,Meta的野心是成为“机器人界的安卓”
【协会动态】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在杭成功召开
中侨节卡机器人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校企协同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新范式
2025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协会动态】AIROBOX机器人梦工厂盛大开业!
优艾智合拟赴港IPO;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启用;8家具身智能创企融资
观点分享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教授: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将不再是执行预设指令的“工具”
金升阳助力机器人行业电源国产化!免费样品+填问卷赢好礼双重福利!
【报名入口】2025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峰会!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