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工人形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


乐享科技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9月28日,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IDG资本继续加注,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零部件自研、机器人本体与运动控制技术、意识仿生模型迭代,以推动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规模化落地。
公开资料整理显示,这是乐享科技9个月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天使轮阶段累计融资额已接近5亿元。公司总部位于中国苏州,专注消费级具身智能赛道,计划借助连续融资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
目前,乐享科技并行推进的两款核心产品平台——60厘米高度、拥有20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兼具交互能力与运动负载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W-Bot,针对家庭场景的“室内”、“室外”两大需求,均在按计划稳步研发开发过程中。
其中,W-bot已先后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两大国际顶级科技盛会。(IPO早知道)
优理奇完成两轮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9月28日,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优理奇机器人宣布,已完成两轮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由涌铧投资、中新资本、航大科技等多家知名财务投资机构及产业方联合参与投资,老股东赛纳资本超额追投。
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机器人量产与交付、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完善供应链体系,以及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优理奇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4月,聚焦构建高训练效率的可泛化模仿学习架构以及低成本模块化的稳定本体,加速推动具身智能普惠点到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顶尖高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的专家及产业一线工程化力量。
技术方面,优理奇拥有包括Unitouch 视触觉大模型在内的多项全球领先研究与技术成果,在解决泛化过程数据匮乏和执行长序列任务方面表现突出。产品方面,核心产品为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Wanda和双足通用人形机器人Martian,主攻ToC场景,已实现量产及交付,覆盖泛商业服务场景并得到实际落地应用。(投资界)
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
9月28日,武汉具身智能企业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和绿的谐波参与出资的苏州市永珺未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本次投资旨在加强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下游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的探索。
手智创新成立于2024年7月8日,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销售以及新材料技术的研发。手智创新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高效、智能的机器人解决方案。(科创板日报)
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9月26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优艾智合成立于2017年,其为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众多行业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包含高泛化智能模型以及具备感知、移动、操作能力的多形态机器人。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优艾智合的营收分别为0.78亿元、1.08亿元和2.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0.9%;今年上半年,优艾智合的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1.00亿元增加27.0%至1.27亿元。2022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优艾智合的毛利率分别为11.2%、26.1%、35.2%以及38.1%。
成立至今,优艾智合总计完成9轮融资。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优艾智合的估值为20.8亿元人民币。
优艾智合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持续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并提升相关研发能力,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多功能中心的建设和升级,该中心拟具备研发、运营、组装及产品测试等功能;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和加强市场参与度;选择性地寻求国内外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的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IPO早知道)
谷歌DeepMind推出Gemini Robotics 1.5系列机器人模型
9月26日,谷歌DeepMind宣布推出Gemini Robotics 1.5系列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正朝着构建具备智能体能力的通用机器人迈出巨大一步。这一系列模型旨在赋予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感知、规划、思考、使用工具和执行复杂多步骤任务的进阶能力。
谷歌DeepMind发布的两款模型:Gemini Robotics 1.5和Gemini Robotics-ER 1.5。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协作的智能体框架,让机器人能够处理需要“脑力与体力”双重挑战的复杂任务。
Gemini Robotics-ER 1.5是一款先进的VLM,被设计为机器人的“高层大脑”或具身推理模型。它负责协调机器人的活动,擅长在物理环境中制定高层决策、规划行动序列和逻辑推理。该模型能够原生调用Google Search等数字工具来获取实时情境信息,例如在分类垃圾时查阅当地回收指南,以创建详细的多步骤任务计划。
Gemini Robotics 1.5是DeepMind最新、功能最强大的VLA模型,充当框架中的执行者角色,负责将Gemini Robotics-ER 1.5传递的每一步自然语言指令,转化为手臂运动等实际操作。其核心突破在于“思考”能力。它能够在采取行动前生成内部的、自然语言的推理和分析序列,将高层指令转化为精确运动。(腾讯科技)
珞博智能完成红杉中国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9月26日,珞博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老股东金沙江创投、零一创投跟投。据珞博智能介绍,本轮融资后,公司在强化AI核心能力的同时,将持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构建“Fuzozo芙崽”的品牌认知及IP世界观。未来,公司还将与全球顶级IP合作,推出联名款限定新品。
珞博智能成立于2024年,团队成员来自字节豆包、泡泡玛特、叠纸游戏、筑梦岛等公司,融合了AI+潮玩+游戏的多重基因。旗下首款产品“Fuzozo芙崽”已于今年6月上市。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情感模型MEM,Fuzozo芙崽能够通过日常互动陪伴,培养用户与芙崽的亲密度,养成多样化性格。
同时,珞博智能自主研发的EchoChain 仿生记忆系统,赋予了芙崽长期记忆与学习能力,使其能识别并记忆用户特征、偏好及重要事件,并通过自学习对记忆进行反思,逐步成长为更懂用户的同频伙伴。(珞博智能)
浙江仙通拟4000万元增资浩海星空
9月25日,浙江仙通公告,拟以4000万元对浩海星空进行增资,投资完成后持有浩海星空10%的股份。增资完成后,浙江仙通与浩海星空拟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由浙江仙通控股,合作事项为机器人相关业务。
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暂定名为“台州浩海仙通机器人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组装、销售、维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据公开资料,浩海星空专注于行业级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与商业应用,依托“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场景落地”的双引擎驱动模式,聚焦在医疗、教育及商业服务领域,现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而浙江仙通则为国内汽车密封条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为国内外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供应密封条产品,并提供配套研发和后续服务。
根据协议,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将为浩海星空及其客户提供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以及消费类机器人的整机生产服务,并开展部分核心零部件共同开发。其中,浙江仙通主要提供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优化管理及协助市场渠道拓展;浩海星空主要提供机器人技术、专利、工艺设计、市场、销售及研发支持。(证券时报)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京启用
9月25日,国内最大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在京启用,凭借万平空间与年产超600万条数据的能力,为行业注入“数据燃料”,旨在破解模型从仿真到真机的现实落差难题。该训练场由石景山区政府牵头,联合区属产业公司、北京银保产业园及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乐聚机器人共同运营。
训练场内1:1还原了工业智造、智慧家庭、康养服务和5G融合四大类共16个细分场景。机器人可通过VR设备、动作捕捉系统等先进装备,学习空箱回库、物料分拣、称重打包、产品装箱等实用技能,执行成功率95%以上。
据了解,该训练场年均可产出超600万条高质量数据,规模居全国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首位。通过全国跨区分布式数采生产,平台已与苏州、济南、合肥、郑州等多地训练场联动,形成全国数据中枢,预计月数据产能可达5000小时。(新浪科技)
Cyan青心意创发布全球首个情绪步态大模型
9月25日,Cyan青心意创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情绪步态”大模型。据悉,在该大模型支持下,Orca真机已实现高度拟人的情绪步态,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具备稳健的运动能力,更能通过自己的步态准确传递丰富的情绪状态。
目前,青心意创已具备人形机器人整机与各部件的全面自研能力,拥有深厚的具身智能技术积淀。例如,“灵巧双臂操作模型”突破性实现了无需规则注入的端到端机器人双臂操作,使得Orca I可以实现泛服务场景下的各类上肢操作。
“高动态全身运动控制”技术使Orca I成为首批可实现“拟人直膝”状态下稳定行走的人形机器人,目前企业已搭建端到端步态大模型及全球首个情绪拟人步态数据库,通过融合表情系统与全身肢体动作,为机器人的情绪输出与多模态人机交互提供技术基础。
“多模态具身交互模型”技术率先在机器人真机上实现了自然语言理解、精准肢体动作与丰富情绪表达的深度协同。在与人交互的过程中,Orca I可根据交互内容自主匹配情绪输出,将情绪外显屏、全身各处关节以及自然语言实现一体化控制,让人机互动体验更加丝滑。目前,Orca I已经能通过情绪步态模型,成功模拟数十种人类情绪并自如切换。(上观新闻)
千寻智能作为唯一企业与浙江省科创母基金战略签约
9月25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贸创投日”活动在杭州举行,具身智能代表企业千寻智能重点展示了其完全自主研发的VLA大模型Spirit v1最新突破性应用——Moz1全力控具身人形机器人精准叠衣演示。并作为唯一企业代表,与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合作签约。
千寻智能表示,双方将依托千寻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结合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的资本平台与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围绕技术协同创新、应用场景共建、产业链生态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展会现场,千寻智能旗下搭载Spirit v1 VLA大模型的Moz1具身人形机器人,呈现出卓越的复杂操作与实时抗干扰能力:面对被随意扔在操作台上的T恤,Moz1能够自主抓取衣物,精准识别褶皱与形态变化,流畅完成伸展、铺平、折叠与整齐堆叠等一系列动作。(千寻智能)
四川具身科技发布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天行者2号”
9月24日,西南地区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天行者2号”在成都发布。据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具身科技)CEO冯振宇介绍,由该公司推出的“天行者2号”,与前一代产品相比,在整体灵活度、运动控制算法和人机交互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凭借55个自由度类人构型,该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实现更稳定、更拟人的运动控制,并通过多模态感知实现自然的人机对话与动作交互。
据了解,“天行者2号”主要面向智能制造、科研教学与康养服务三大应用场景,既能适配工业领域的高精度作业,也能为科研提供实验平台,更将逐步拓展至养老陪护与康养照护。
四川具身科技透露,将于今年年底推出情感陪伴人形机器人“爱湫”,该产品融合情感计算与康养应用,面向银发经济与家庭陪伴场景,致力于成为人类“从第一个朋友到最后一个家人”的情感伙伴。(中国新闻网)
擎朗智能发布自研VLA模型
9月24日,擎朗智能发布针对服务行业的自研VLA模型:KOM2.0。据介绍,这一大模型将应用在公司的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上,能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让岗位化服务上升到全新水平,还能加快公司产品的迭代速度。
据悉,该大模型在架构上引入了时空自适应注意力机制与分层决策推理模块,确保模型能够从海量实时数据中精准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复杂场景中的长短程关联。借助内嵌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增量迁移学习技术,模型可在部署后持续自我进化,实时适应环境变化与任务迭代。
擎朗VLA模型利用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海量场景数据资产及每日十万台在线机器人的运行数据,这些源自真实环境的数据为模型鲁棒性与泛化能力提供了基础。
一个多月前,擎朗智能推出了公司首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深度拓展具身服务机器人领域。而机器人搭载的岗位化垂域模型,正是以擎朗VLA模型为基础开发的面向复杂服务场景的专业模型。(界面新闻)
原力无限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AstroDroid AD-01
9月24日,原力无限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AstroDroid AD-01。AD-01身高170cm,拥有43个自由度与灵巧的双手,搭载三目视觉、双激光雷达、六麦环绕与六维力传感器的多模态感知矩阵,由Jetson AGX Orin 64G提供算力驱动,同时搭载原力无限全栈自研的Hyper-VLA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
AD-01的核心,在于它搭载的Hyper-VLA端到端多模态模型。原力无限指出,如果未来的机器人要真正进入现实世界,那么“看懂、听懂、动起来”必须在同一个神经网络中完成,而不能依赖分散的模块拼接。
据介绍,Hyper-VLA由原力无限全栈自研,以统一架构打通视觉、语言与动作链路。不同于传统的流水线式拼接,Hyper-VLA通过Transformer实现跨模态特征对齐,并引入迁移学习与端到端训练框架,使模型在有限数据与算力条件下依旧能高效进化。
在真实环境的测试中,Hyper-VLA的任务完成率达 86.7%,在自动驾驶复杂路口场景下的决策准确率更是达到87.4%。更关键的是,它具备自我修正与容错机制:当执行出现意外时,能够自主调整策略并恢复任务,让“可靠性”成为可量化能力。(证券时报)
傅利叶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C
9月23日,在当天开幕的工博会上,傅利叶首次公开亮相“宇航员”GR-3C机器人,两者共同构成了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核心产品矩阵。GR-3C身高165cm,体重71kg,全身配备最高55个自由度。
外观设计上,GR-3C采用科幻白的全身涂装,搭配简约大方的圆形头部设计,形似”宇航员”。外壳采用强化工艺处理的铝合金+工程塑料,兼顾轻量化与结构强度,具备良好的抗压性与耐用性。
其头部共配备4个麦克风阵列,通过全向收声消除回音,交互时可定向增强声源、精准定位;内置的结构光+RGB广角镜头的摄像头模组,可实现对人脸的精准识别。新增 LED 环屏头域可实现表情交互与面部反馈,并支持扩展至多样化显示应用,大幅提升人机协作体验与场景适配能力。
功能层面,GR-3C搭载傅利叶自研高性能一体化执行器与多自由度灵巧手;同时,支持视觉模组、灵巧手等多种定制化配置,能充分满足各类真实场景作业需求。GR-3C还配备了全身遥操作功能,通过高精度动作捕捉与低延迟传输,实现人类动作到机器人动作的自然映射——无论是手部精细动作,还是全身动态姿态,都能实时同步。(上观新闻)
越疆发布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方案及轮式人形机器人
9月23日,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以下简称工博会)开幕,越疆携全球首个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亮相,该“超级工厂”涵盖协作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智能枢纽”指挥下,展示各机器人分工协作完成物料抓取、视觉检测、物料搬运、精密组装等全流程作业能力。
据介绍,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采用“集中式讨论+分布式执行”架构,“工厂智能枢纽”充当超级大脑负责“集中式讨论”,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全维度环境建模,根据场景规划任务,以工业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决策能力,将任务下发到各形态机器人,实现智能体群体协同。
“分布式执行”由轮式、人形、多足、机械臂等机器人负责:轮式凭灵活移动与高精度操作完成跨区域运输等任务;人形借拟人化作业能力负责多工位协同与精细化操作;多足机器狗适用于非结构化环境巡检、搬运;协作机械臂完成高速、高精度、智能力控作业。这四种智能体完美覆盖工厂核心生产场景。(经济参考报)
智元机器人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
9月23日,智元机器人宣布GO-1(Genie Operator-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正式全面开源。这是继今年1月AgiBot World具身智能百万真机数据集开源后,智元机器人的又一次行动。
本次开源标志着全球首个采用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架构的通用具身智能模型向全球开发者免费开放,将极大降低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GO-1采用的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是具身智能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与传统的Vision-Language-Action(VLA)架构相比,ViLLA通过引入隐式动作标记,成功弥合了图像-文本输入与机器人执行动作之间的语义鸿沟。这一创新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意图,并将其转化为精确的动作执行。
公司表示,虽然GO-1仅基于AgiBot G1机器人数据进行预训练,但该模型已经在松灵机器人、方舟机器人、Franka机械臂等不同本体上进行了充分的验证测试。这些跨本体验证结果表明,GO-1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能够适应不同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和控制接口。(智元机器人)
诺亦腾机器人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9月23日,诺亦腾机器人完成了由阿尔法公社、经纬创投等机构投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包括前腾讯Robotics X Lab具身智能中心负责人韩磊,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前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前硬件负责人、罗永浩「细红线」的硬件负责人许安民,担任公司硬件工程负责人;以及来自商汤科技、百度、阿里巴巴等大厂的前高层担任产品、开发以及销售、BD等业务的负责人。
该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以及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业务。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
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诺亦腾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计划加大在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同时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诺亦腾机器人表示,将借助本轮融资的资金,加速产品迭代和市场布局,力争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36氪)
泉智博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
9月23日,国内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解决方案提供商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泉智博”)宣布已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A轮融资由光速光合与首程控股、京国瑞联合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道禾资本跟投。Pre-A+轮投资人为猎鹰投资旗下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与天启资本。
融资将主要用于人才梯队的建设、研发投入、生产制造升级以及质量体系的搭建,助力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泉智博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新一代高扭矩密度、高力控精度、高效率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研发与制造。产品线涵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机械臂、外骨骼等多种应用场景。
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在精密电机设计、驱动器软硬件研发、减速器工艺等领域拥有十余年的研发经验及技术积累。
目前,公司覆盖PA系列行星伺服关节、HA系列谐波伺服关节、CA系列摆线伺服关节等产品,不仅构建了覆盖2Nm至400Nm扭矩范围的标准化产品矩阵,更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其PA系列行星伺服关节的峰值扭矩密度高达210Nm/kg。(投中网)
智元获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CR认证证书
9月22日,智元机器人通过CR-3-06:2025《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拿下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CR认证证书,编号“001”。
CR(China Robot Certification)认证,即中国机器人认证,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评中心指导委员会主要成员共同指导下进行针对机器人产品的认证。
智元表示,目前其已成为国内首批依据T/SAIAS 024—2025、T/SAIAS 025—2025、T/SAIAS 026—2025、T/SAIAS 027—2025系列团体标准获得认证的企业。此次认证体系全面评估了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建设的四大核心要素:分类与编码规范、数据标注标准、统一数据集格式要求以及全面质量评价准则。
此前,智元机器人发布AgiBot World数据集。该数据集在规模与质量方面实现双重突破,包括从抓取、推拉等基础操作,到搅拌、折叠乃至内存条安装、餐具分拣等复杂长程任务,80%的任务时长集中在60-150秒,覆盖从基础操作到复杂长程任务的多组原子技能组合。
智元方面表示,此次顺利通过认证,意味着AgiBot World数据集成为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化的范本之一。(新华财经)
Tetheria.ai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9月22日,硅谷灵巧手创业公司TetherIA.ai宣布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奇绩创坛跟投。这也是TetherIA自成立以来的首轮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充及初代产品的研发推进。
TetherIA.ai成立于2025年初,专注于打造下一代通用灵巧手平台。公司由Tesla Optimus灵巧手核心成员与Waymo基座大模型早期团队成员共同创立。
创始人陶一伟曾任Tesla Optimus灵巧手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了特斯拉第二代灵巧手的研发,并全程参与了从工程设计、量产落地到机器人大模型早期研发与部署的全流程。在加入特斯拉之前,他曾就职于苹果,担任Vision Pro机械结构设计负责人。
联合创始人董旭曾任小鹏AI规划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小鹏智驾端到端研发。目前,Tetheria核心团队由15名工程师组成,团队成员多毕业于斯坦福、UC Berckley、康奈尔、卡耐基梅隆等在AI与具身智能领域顶尖高校,并曾就职于特斯拉、Waymo、苹果、小鹏等知名企业。
TetherIA.ai的首款产品已完成前期研发和软硬件适配,具体参数尚未公开。据悉,该产品为一款类人手五指灵巧手,采用以绳驱为主的混合方案,具备高自由度、人手尺寸、轻量化、模块化及可靠耐用等特性。该产品将主要面向美国市场。(创业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