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讯 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低空产业深度融合,9月25日,由陕西省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西安市互联网协会承办的“聚焦低空经济 赋能企业动力”2025年陕西省“AI+低空经济”主题座谈会在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院校师生等近百人参与,通过专题分享、案例研讨与实地参访,为陕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立足产业优势,共话“AI+低空”融合前景 陕西作为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已形成多个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区,聚集相关企业300余家,具备发展“AI+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本次座谈会以“发展”与“安全”为核心议题,围绕技术创新、安全保障、人才孵化等关键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陕西山利科技、西安蜂鸟智飞科技、西安康奈网络科技、陕西公众信息产业、北京智慧云测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等企业代表结合实践,分别就低空经济的安全保障体系构建、AI赋能网络风险应对、“黑飞”识别管控技术、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及人才孵化模式等前沿话题分享创新解决方案。百度AI技术生态华中区企业生态负责人则以《深度学习+大模型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为题,系统阐释了大模型与深度学习技术如何赋能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为参会企业提供了技术应用新思路。 实地参访体验,感受低空基建硬实力 为直观呈现陕西低空经济发展成果,座谈会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实地参访陕西省内首家民用无人机专业试飞平台——西安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该基地由西咸新区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联合打造,坐落于昆明池景区西侧,占地101亩,拥有获批的广阔空域和安全的试飞环境,集研发试制、检测验证、试验飞行、适航服务、飞手培训等功能于一体。 通过现场观摩与无人机航飞示范教学,与会者近距离体验了基地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及飞行服务监管平台的先进水平。“基地不仅为无人机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更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推动低空经济场景落地,是陕西低空经济发展的‘硬核名片’。”现场讲解人员介绍道。 以会促产,助推新质生产力跃升 此次座谈会是陕网联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汇聚政府、企业、学界多方智慧,既剖析了“AI+低空经济”发展的痛点与机遇,也展示了陕西在低空产业集聚、技术应用及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领先优势。 未来,陕西省将持续发挥航空航天产业基础优势,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加速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搜集、整理、编辑:赵钰雯,责任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