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迅猛发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正从概念走向现实,而保险定价成为制约其商业化的关键环节。传统航空保险模式难以适应这一新兴领域,保险产品创新正在为eVTOL的载人飞行开辟天空之路。
随着低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崛起,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概念逐步走向现实应用。如何为一次eVTOL载人飞行制定合理的保险定价,成为制约其商业化运营的关键环节。
保险产品的创新正在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将探讨eVTOL载人飞行的保险定价策略与创新实践。

一、低空经济崛起与保险保障缺口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赛道正在加速崛起,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物流、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日益广泛。作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苏州始终坚持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低空经济发展。
随着eVTOL技术不断成熟,载人飞行逐渐成为现实,传统的保险产品难以适应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保险业需要开发专门产品,为eVTOL载人飞行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风险保障,填补该领域的保障空白。
二、eVTOL飞行风险特征与传统航空保险的差异
eVTOL载人飞行的风险特征与传统航空保险存在显著差异:eVTOL通常在城市低空环境运行,面临更复杂的障碍物和电磁干扰;飞行器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和先进飞控技术,创新技术带来新型风险;频繁起降和自动驾驶模式改变传统飞行员责任范畴。
这些差异使得传统航空保险模型难以直接应用于eVTOL领域,保险产品需要针对其独特风险特征进行创新。

三、保险定价创新:从数据驱动到AI赋能
面对eVTOL这一新兴领域的保险定价挑战,保险公司正在采用创新方法:
人工智能定价平台 hyperexponential(hx)推出的AI-powered定价和承保平台,能够评估复杂风险并智能优先排序。这种平台使保险公司能够基于各自的风险偏好而非简单的顺序来优先处理机会。
"沪科积分"精准定价模式 上海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推动人工智能在保险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eVTOL保险领域,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
新型风险建模 平安产险联合中再产险、西北工业大学发布行业白皮书,剖析当前风险治理难点和保险创新方向。通过专业研究,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理解eVTOL风险特征,开发相应定价模型。
四、国内外创新实践案例
1. 苏州"安翼计划"
2025年6月,苏州市推出了全国首单“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安翼计划”。该保险由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为苏州市盛泽湖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岛试飞运营场地提供运营管理方风险保障。
2. 吉林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保险
吉林人保财险成功签出全省首单低空经济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保险,以“保险+服务”模式填补省内该领域保障空白。此次新型应用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保险,提供涵盖航空器机身损失、第三方及机上人员责任等在内的839万元风险保障。
3. 平安产险的低空经济保险探索
平安产险在低空经济保险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承保无人机超过15万架,提供风险保障超900亿元,为低空航空器提供赔付金额超11.7亿元。
五、eVTOL载人飞行保险定价关键因素
为一次eVTOL载人飞行定价,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飞行器技术成熟度:包括飞控系统可靠性、电池性能和安全记录等。新技术往往意味着更高风险,需要更高的保险费率。
运行环境风险:包括空域复杂度、地面人口密度、气象条件和障碍物分布等。城市环境中的飞行通常比郊区飞行风险更高。
运营方经验与安全记录:运营方的安全管理体系、飞行员/操作员培训水平和维护保养能力等。
飞行任务特征:包括飞行距离、高度、时间和任务类型(客运、货运、急救等)。不同任务类型的风险特征差异很大。
数据积累与分析:eVTOL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缺乏历史数据,这一定价挑战需要通过模拟测试和相似技术类推等方式克服。

六、创新保险模式与产品设计
针对eVTOL载人飞行的保险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险+服务"模式 吉林人保财险采用“保险+服务”模式,不仅提供风险保障,还提供相关风险管理服务。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整体风险水平,从而为定价提供更多空间。
全链条保障 上海研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保险标准产品,降低中小企业风险成本。这种思路可应用于eVTOL领域,为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提供全面保障。
分层保障体系 参考乐城全球特药险的分层设计[eVTOL保险可设计为基础版和升级版],满足不同用户的风险保障需求。基础版可覆盖基本第三方责任和机身损失,升级版则可增加乘客责任、运营中断损失等附加保障。
普惠型定价策略 类似于上海“沪家保”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产品的“加量不加价”策略,eVTOL保险也可考虑通过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额等方式降低相对定价。
七、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eVTOL技术不断成熟和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其保险定价也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数据驱动定价:随着飞行数据不断积累,保险公司将能够开发更加精准的定价模型,实现基于实际飞行数据的个性化定价。
动态定价模式:利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保险公司可能开发动态定价模型,根据实时风险状况调整保费。
风险池共享机制:为应对新兴技术风险,保险公司可能建立风险池共享机制,分散特殊风险带来的损失。
全球化标准与本地化适配:eVTOL保险将逐渐形成全球化标准,但同时需要根据各地监管要求和风险特征进行本地化适配。
结语
eVTOL载人飞行的保险定价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创新工作,需要保险公司、制造商、运营方和监管机构的共同参与。通过保险产品创新,不仅可以为eVTOL行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还可以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AI赋能定价模型不断完善、风险数据持续积累和保险产品不断创新,eVTOL载人飞行的保险定价将更加科学、合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只有通过持续的保险产品创新,才能真正为eVTOL载人飞行保驾护航,让城市空中交通早日成为现实。
【本文来源: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