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

智东西 2025-09-30 11:30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1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2

一年反超Meta!下一张中国科技名片,正在全球爆红。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漠影
9月18日,马克·扎克伯格在其年度盛会Meta Connect大会上戴着最新款AI眼镜小跑进场,一口气发布三款AI眼镜,却遭遇现场演示“翻车”不断:AI答非所问、腕带操控失灵,让观众大跌眼镜。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3

▲扎克伯格在演示新款AI眼镜

几乎同一时间,大洋彼岸的中国杭州科技企业Rokid乐奇,不仅在国内首发大卖,更在美国纽约、新加坡举办海外发布会,并迅速登顶Kickstarter消费数码榜首,5天狂卖4万台。
两者隔空对决的,正是首款带屏AI眼镜。这场看似巧合的时空交错,实则是中美AI智能眼镜赛道竞争格局逆转的缩影。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4

▲带屏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左)与Rokid乐奇眼镜(右)

曾经被视为行业“假想敌”的Meta,在本次推出带屏AI眼镜Ray-Ban Display之后,如今却被海内外网友评价“赶不上快速迭代的中国创企”。短短一年间,攻守易形。
中国创业公司公司,以深耕AR领域十余年的“小而美”的Rokid乐奇为例,正凭借硬核的产品力,完成从对标到反超的关键一跃。
继无人机、人形机器人之后,AI眼镜,正成为又一张中国走向全球的创新名片。

01.
轻49克,强一整代
中美AI眼镜隔空对决


Meta Connect大会无疑是XR领域的年度盛会。今年,扎克伯格重磅推出了被其称为“史上最强”的首款带屏AI眼镜——Ray-Ban Display
这款产品首次搭载了单眼彩色显示,配合肌电信号控制的Neural Band神经腕带,试图以“双手揣兜也能操控”的交互方式惊艳全场。然而,现场演示故障频发,而发布内容也被不少产业人士评价“似乎打不过国产AI眼镜”。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5

▲Ray-Ban Display产品图

就在前后脚,来自中国的Rokid乐奇眼镜则交出了一份硬核的市场成绩单:正式发售5天,全渠道销量突破40000台;9月产能迅速排满,一镜难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更通过美国纽约发布会、Kickstarter众筹14天突破200万美元等海外动作,成功打入美国、新加坡等主流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全球吸引力。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6

▲Rokid乐奇眼镜使用场景图

这场隔空对决,核心是产品力的直接较量。将双方旗舰产品Rokid乐奇眼镜与Meta Ray-Ban Display对比,差异立现:
1. 显示技术: Rokid乐奇采用“双目显示”,为用户提供更完整、更沉浸的视觉体验;而Meta则仅为“单目显示”,信息呈现的广度和自然度稍逊一筹。
2. 重量与佩戴: Rokid乐奇将包括显示、摄像头、音频在内的全套功能集成于仅49克的镜体中,佩戴轻盈无感;Meta Ray-Ban Display则因加入显示模块重量达到69克,对日常佩戴的舒适性提出更大挑战。
3. 功能完备性: Rokid乐奇内置了从实时翻译、提词器、导航、AI识图到“看一下支付”等丰富功能,并支持实时导航,是一个功能较完备的AI助手。Meta则严重依赖外置的Neural Band腕带来实现复杂交互,功能完整性和便捷性受限。
4. 价格与市场: Rokid乐奇国内售价3299元人民币,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高端功能。Meta Ray-Ban Display搭配腕带售价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675元),价格门槛高出近一倍。
这场正面PK,已非单一产品的胜负,而是中国AI硬件产业链整体崛起的缩影。
从早期的“百镜大战”到如今头部品牌在与国际巨头的较量中显现优势,中国AI眼镜产业正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在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上开始领跑,变为“全球消费级爆款的制造者”。

02.
从对标到反超
全球AI眼镜格局在一年内被改写


诚然,Rokid乐奇只是一家小而美的创业公司。但如果把Rokid乐奇与Meta放在一起,回望过去几年的发展时间线,我们会更加对中国AI眼镜的追赶速度感到惊叹。
2021-2023年:Meta试水,Rokid乐奇蓄力。 Meta与雷朋达成合作,先后推出Ray-Ban Stories和强化AI功能的Ray-Ban Meta,主打时尚与基础AI交互,不带显示,后者销量突破200万台,初步教育了市场。
此时,Rokid正专注于AR技术积累和产品定义,为厚积薄发做准备。
2024-2025年:Rokid乐奇发布即领先,Meta仓促应战。 2024年11月,Rokid乐奇首发带显示的AI眼镜——Rokid乐奇眼镜,凭借双目显示、49克超轻重量和全面的AI功能,迅速树立了带屏AI眼镜的新标杆。
而Meta在2024年9月仅展示了一款成本高达1万美元、不对外发售的Orion概念机。面对竞争压力,Meta将原计划2027-2028年量产的带屏眼镜提前至2025年9月发布,但产品形态(如重量、单目显示)显得不够成熟。
2025年9月:分水岭确立。Rokid乐奇眼镜完成大货正式发售,并基于用户反馈持续优化软件体验。而Meta的首款带屏眼镜则被现场演示意外“揭短”,显示出其在技术稳定性和产品成熟度上仍需时日打磨。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7

▲Rokid乐奇眼镜使用场景图

短短一年时间,Rokid完成了从追随到领跑的转身。这一进程清晰地揭示了两家品牌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Meta策略:潮流驱动。 Meta擅长通过品牌联名(雷朋、Oakley)和频繁更新ID来保持品牌热度和时尚属性,但在核心AI功能和硬件体验上迭代不及预期。其策略更像是“科技潮牌”。
Rokid乐奇策略:产品驱动。 Rokid乐奇是中国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典型代表,更专注于产品本身的快速迭代和体验优化。例如,其翻译功能支持89种语言、响应时间小于1秒并支持双向显示;提词器可无级调节显示位置和大小;与高德地图深度合作的导航智能体实现了抬头可见的AR导航;从鼻托设计到音频模式、夜景HDR、支付方式等,逐一解决用户痛点。
当然,潮流属性并非Rokid的短板。其经典的黑色镜框设计兼顾了普适性,并且与知名眼镜品牌BOLON眼镜(暴龙)的战略合作早已布局,预示着其在潮流领域的补强只是时间问题。
但归根结底,在智能眼镜发展的当前阶段,可靠、好用、解决实际痛点的产品力,远比潮流联名更能赢得用户的长期信赖。

03.
AR技术沉淀与产业链生态支撑:
Rokid乐奇的反超逻辑


一家员工数百人的中国创业公司能够与国际巨头掰手腕,并非一日之功。其背后是长达十余年对AR赛道的技术深耕所形成的深厚壁垒。
与资源雄厚的科技大厂不同,Rokid乐奇则是一家“小而美”的创业公司,这意味着其要更加专注,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关键技术的突破上。从早期一体式AR眼镜到自研全栈XR操作系统YodaOS,再到攻克衍射光波导等核心技术,Rokid积累了完整的技术栈。
正是这种对技术的死磕,使得其能将显示、音频、摄像头、AI助手等复杂功能集成于49克的极致轻量机身内,被业界评价为“螺蛳壳里做道场”
中国强大的大模型生态也为Rokid乐奇提供了助力。 Rokid乐奇眼镜兼容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等国内领先的大模型,使其能快速实现AI功能的适配与优化,形成了软硬件协同优势。
反观Meta,尽管自有Llama模型,但小扎在本次Meta Connect大会上一次也没提Llama。其在硬件与AI的深度融合与敏捷迭代上,似乎并未展现出预期的高效率。
此外,中国强大的智能硬件供应链和高效的研发体系,为Rokid乐奇等企业提供了快速将技术转化为成熟产品的沃土。而Meta虽起步早,但在供应链管理和研发效率上可能受制于其全球架构,导致产品从概念到落地的周期较长,容易错失市场窗口。
正是有自身AR技术积淀、AI生态及产业链支持,围绕Rokid乐奇眼镜的权威认可也接踵而至。
海外知名科技博主在评测中称Rokid乐奇带来了“未来已在眼前”、“AI+AR全球化时刻来临”的体验。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8

▲海外知名科技博主体验Rokid乐奇眼镜

海外权威市场研究机构Yole Group在其最新的报告中,已将Rokid乐奇列为全球AR市场四大主要玩家之一。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9

▲Yole Group报告将Rokid乐奇列为全球AR市场四大主要玩家之一


04.
结语:继无人机、机器人后
AI眼镜成中国科创新名片


回顾无人机、机器人赛道,中国厂商已经在全球市场证明了自己。而今,智能眼镜正成为下一个“中国科技名片”。
Meta在资本、品牌、生态上的优势不可小觑,但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它更像是被迫“加速”的追赶者。而Rokid乐奇,一家本土创业公司,则凭借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供应链效率和对用户体验的打磨,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了从追随到反超,在国际巨头的优势领域打开局面,这是中国科创精神的充分体现。
未来,随着苹果、三星等科技翘楚的入局,这一赛道还将愈发激烈。但可以肯定的是,Rokid乐奇眼镜已经率先证明:在AI+AR融合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上,中国厂商完全有能力引领潮流。
AI智能眼镜,正在成为继无人机、机器人之后,中国科创走向全球的新标志。
轻20克,强一整代:中国AI眼镜如何用一年打破Meta的潮流神话?图10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智源 RoboBrain-X0 开源,打破机器人跨本体泛化困境
AI改造出行体验:滴滴的试验能否开启行业范式转变?
晋江:产业引航,筑牢 AIoT “芯” 根基
又一款 Air 机型,要来了
OPPO也要做手持云台相机,对标大疆,计划2026年内发布;手机厂商海报小字引发热议,魅族高管回应;曝顶级AI大牛加入阿里通义
AI经济学:为什么失业率上升经济不衰退?
干货满满!前沿技术+创新思辨,一线青年研究员分享AI4S关键工作
AI技术开放交流群成立!AIGC、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
曝 OpenAI 将推出「AI 抖音」:禁止上传实拍内容,Sora 2 加持
特斯拉Model S Plaid对战小米SU7 Ultra,结果出乎意料!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