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凭借 “连接万物、智能赋能” 的特性,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作为 AIoT 产业的 “心脏”,AIoT 芯片不仅是承载数据处理与智能交互的关键硬件,更因涉及底层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安全,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其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速度直接影响全球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
从区域布局来看,中国凭借庞大的应用场景、完善的产业链基础与持续的政策支持,已成为全球AIoT 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其中,福建晋江依托多年积累的制造业优势与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正加速打造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地 —— 晋江不仅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构建起适配芯片研发与应用的产业环境,更吸引了一批聚焦细分赛道的创新企业扎根成长,泉州吾芯必达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吾芯必达”)便是其中之一,其在 NB-IoT(窄带物联网)芯片领域的探索实践,也成为地方产业与企业协同发展的缩影。
时代风口:AIoT芯片成产业刚需,晋江筑巢引凤
当前,全球AIoT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NB-IoT芯片凭借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的独特优势,迅速渗透智慧表计、工业监测、智能穿戴、智慧城市等领域,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 “刚需部件”。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AIoT芯片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 2025年,全球AIoT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6500亿美元,其中芯片作为核心硬件支撑,占比持续提升;而中国作为全球AIoT产业的核心市场,在 NB-IoT 芯片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 根据相关行业报告,2025年全球 NB-IoT 芯片出货量预计突破15 亿片,中国凭借智能表计、工业监测、智慧城市等庞大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将占据全球超60%的市场份额,同期中国NB-IoT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 22 亿元人民币,持续领跑全球该细分赛道。

在这一趋势下,政策支持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层面,“十四五” 规划将 AIoT 芯片纳入 “卡脖子” 技术攻关清单,明确提出 “突破物联网核心芯片”;工信部出台《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为 NB-IoT 芯片研发与应用保驾护航。地方层面,福建将物联网芯片列为 “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而晋江更是依托自身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构建起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 —— 不仅以 “一产业一规划一专班” 统筹产业发展,还推出最高 3000 万元设备采购补助、场地租金 “三免两减半”、流片与 IP 采购补贴等精准政策,同时搭建 “园区 + 平台 + 人才 + 基金” 配套生态,为 AIoT 芯片企业打造了宜居宜业的 “沃土”。
截至目前,晋江已累计落地晋华、渠梁、胜科纳米等集成电路产业链核心项目50 余个,总投资突破千亿元,成功构建起 “先进制造 + 高阶封测 + 设计配套” 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为 AIoT 芯片等细分领域发展筑牢了产业根基。2024 年晋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产值达 110.69 亿元,同比增长 48.06%,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规上产值实现 86.81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59.2%,已成为拉动区域数字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进入2025 年,晋江多个集成电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增资扩营,不断向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价值链上游攀升。如今,这片承载着产业活力与政策红利的“芯” 沃土,正以强劲的发展势能,吸引着吾芯必达等一批聚焦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扎根深耕,共同激活集成电路产业的无限可能。
结缘晋江:一场大赛开启政企双向奔赴
“吾芯必达与晋江的故事,始于一场大赛,却早已超越一场大赛的意义。” 提及与晋江的缘分,吾芯必达董事长刁志峰感慨道。2023年初,第七届 “海峡杯” 福建(晋江)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双方携手的 “红娘”—— 彼时,刁志峰带领一支深耕 5G AIoT 智能芯片领域的研发团队,从苏州奔赴晋江,携 NB-IoT 芯片核心技术项目参赛。

在超百个优质项目的激烈角逐中,团队凭借领先的低功耗芯片设计技术、清晰的场景应用规划脱颖而出,最终斩获一等奖。但这场大赛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份荣誉:对企业而言,晋江在赛事组织中的细致服务、本地制造企业对智能化升级的迫切需求、政府部门主动对接政策的诚意,让团队看到了扎根发展的巨大潜力;对晋江而言,企业在NB-IoT 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及其在智慧表计、工业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当地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 的规划高度契合,为集成电路产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能加速本地产业转型步伐。

泉州吾芯必达总经理张雷雨
吾芯必达总经理张雷雨坦言:“这场‘双向考察’,让刁志峰董事长团队坚定了在晋江创业的决心,也为吾芯必达与晋江的深度绑定埋下了伏笔。”
加速成长:产业赋能实现“从 0 到 1” 跨越
获奖之后,福建省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快速行动,“单一窗口”机制保障,晋江的政策支持迅速从“诚意” 转化为 “实效”,为吾芯必达的落地发展按下 “快进键”,助力企业实现 “从 0 到 1” 的关键跨越。
资金上“解渴”:创业补贴及时到位,为团队启动 NB-IoT 芯片研发、采购核心设备注入 “第一笔活水”,有效缓解了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让技术研发得以顺利推进。
场地里“安家”:超1000平方米的补贴场地快速交付,且选址于产业配套完善的园区内,不仅解决了办公与研发场地的燃眉之急,还能便捷对接产业链资源,让团队迅速安顿并投入工作。
人才上“定心”:团队核心研发人员成功纳入晋江高层次人才体系,享受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绿色通道等福利,彻底卸下了团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客户和市场开拓中。
政策的高效落地,让吾芯必达的成长之路走得又快又稳:2023年12月,企业正式在晋江注册成立;2024年下半年,同步完成场地规划装修与设备采购;2025年3、4月份,全面启动运营。吾芯必达总经理张雷雨表示:“短短一年多时间,我们这家新生企业便完成了从‘落地生根’到‘业务开花’的蜕变,成为晋江 AIoT 芯片领域的新锐力量。”
硬核实力:技术+ 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
在晋江的“沃土” 上,吾芯必达始终以技术为核心,以服务为纽带,构建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让 NB-IoT 芯片从 “实验室” 走向 “产业场”。
技术研发:打造全球领先的“5G AIoT 芯片”
依托“设计 + 测试” 的核心技术优势,叠加杭州研发中心的全链条支撑,企业组建了一支由技术合伙人李亚春领衔的十余人资深研发团队,团队聚焦 NB-IoT 芯片核心技术突破,深耕低功耗优化、算法迭代与系统集成三大关键领域,以精准研发匹配产业实际需求。经过持续技术攻坚,已成功推出三款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行业专用 5G AIoT 芯片:分别是全球体积最小的 NB-IoT 芯片级模组、全球首款 NB-IoT 表类产品单芯片,以及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厚度最薄的 SIP 芯片级 LTE Cat1 模组。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这三款产品已获得数千万量级的市场需求订单,充分验证了其技术实力与市场认可度。
业务模式:“轻资产 + 高附加值” 破局
面对芯片行业重资产投入的挑战,吾芯必达采用“轻资产、高附加值” 的运营策略:生产环节委托外部专业代工厂完成芯片制造,降低重资产投入;封装环节当前以委外合作为主,同时已购置封装设备,计划逐步实现自主化,进一步把控产品质量与交付周期;测试环节在自有场地完成全流程测试,确保每一颗 NB-IoT 芯片性能达标。

场景落地:深度融入晋江产业生态
立足晋江产业需求,吾芯必达的NB-IoT 芯片已深度融入本地及周边产业生态,在民生、工业、消费电子三大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张雷雨介绍:“民生领域,我们推动自来水表、燃气表从‘机械计量’升级为‘智能监测 + 远程控制’;工业领域,为纺织车间设备提供数据采集与故障预警服务;消费电子领域,定位设备与智能音箱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持续拓展应用边界。”
未来蓝图:短期冲刺营收,长期共建产业生态
自2025年4月以来,吾芯必达已交出亮眼的经营答卷:累计营收超 600 万元,业务覆盖福建地区。企业面对 “单纯卖芯片利润下滑” 的行业挑战,坚定向 “芯片 + 解决方案” 转型,目前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已显著高于单纯芯片销售。
对于未来,吾芯必达制定了“短期冲刺营收、长期共建生态” 的清晰规划:短期目标为2025年实现营收2500万元,同时从杭州研发中心调配核心技术人员增强晋江项目服务能力;长期将推进设备投入使用,完善产业链闭环,期待与本地机构合作培养人才,为晋江培育AIoT芯片专业力量。
与城共生:以“中国芯” 回馈晋江机遇
吾芯必达的成长,离不开母公司与股东的强力支撑。吾爱易达以“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协同” 为核心,构建全国布局为其提供技术与供应链支持;股东企业威星智能、三川智慧则带来 “技术 + 渠道 + 项目” 赋能,目前来自两家企业的订单已超 500 万片,为区域业务提供稳定后盾。
“晋江给予我们机遇,我们必以‘中国芯’回馈这片土地。” 张雷雨表示,在国家 “新基建” 与国产化替代政策推动下,NB-IoT 芯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同质化竞争也愈发激烈,“只有具备核心技术、能提供‘芯片 + 场景 + 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吾芯必达将继续深耕NB-IoT等5G AIoT芯片领域,聚焦晋江优势产业,助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与晋江共同书写AIoT产业的美好未来。
从一场大赛的“偶然相遇”,到政策赋能的 “加速成长”,再到技术落地的 “深度融合”,吾芯必达的发展故事,不仅是一家 AIoT 芯片企业的成长缩影,更是晋江以政策引才、以产业聚智、以生态赋能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更多 “芯” 力量的扎根,晋江必将在 AIoT 芯片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而吾芯必达也将以 “芯” 为媒,在与晋江的共生共荣中,书写更多产业发展的新答卷。
来源:芯榜晋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