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押注的量子计算,合肥“遥遥领先”

AI研究所 2025-09-30 18:30

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启动IPO了。

9月,安徽证监局披露的辅导备案信息显示,本源量子已正式开启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英伟达押注的量子计算,合肥“遥遥领先”图1

这家2017年诞生于合肥高新区的企业,团队技术源自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如今带着自主研发的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冲击科创板,成为国内量子计算产业化的探路者之一

作为合肥第三家开启IPO的量子科技企业(前两家为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的上市动作并非孤立事件。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到整个量子计算领域,就会发现,就在其辅导备案前一周,英伟达旗下NVentures连续出手,一周内投资离子阱路线的Quantinuum、中性原子路线的QuEra、光量子路线的PsiQuantum三家企业。

巨头与独角兽的动作形成共振,指向同一个结论:量子计算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战场,而合肥正站在这场竞赛的核心位置。

01 英伟达全路线押注,量子赛道成下一个算力蓝海

最近一段时间,英伟达在量子领域的投资密度刷新行业认知。

来看几则动态:

94日,英伟达参与霍尼韦尔旗下Quantinuum6亿美元融资,该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

99日,加持中性原子赛道的QuEraB轮融资;

910日,跟投PsiQuantum10亿美元E轮融资,后者估值升至70亿美元。

这场三连投暗藏战略深意:Quantinuum的离子阱技术以高保真度见长,被视为最接近通用容错量子计算QuEra的中性原子计算机可作为高性能计算加速器;PsiQuantum的光量子路线则具备抗干扰与可扩展性优势

英伟达押注的量子计算,合肥“遥遥领先”图2

图:黄仁勋,图源“量子前哨”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英伟达在押注所有可能的技术路线,有行业分析指出,这种多元化布局意在抢占未来算力规则制定权。

除了密集投资,英伟达已搭建起量子产业的基础设施

202411月,其推出CUDA-Q平台,实现AI超算与量子处理器(QPU)的协同;20256GTC大会上,黄仁勋宣布将CUDA-Q集成至GraceBlackwell200芯片,直言量子计算正迎来拐点

这一布局与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高度契合

再看本源量子,其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已落地多个场景:202410月完成全球最大规模量子流体动力学仿真,2025年初接入金融量子云平台,20255月推出药物研发三大应用

如今,站在全球视角,当英伟达的GPU生态与量子硬件结合,产业落地速度将呈指数级提升。

以管窥豹,量子计算的热度更源于全球政策的密集加持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信息列为前沿科技攻关重点,美国、欧盟均出台百亿级量子研发计划

资本层面,2024年全球量子领域融资额突破5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倍。

眼下,量子计算不再是一种遥远的概念。有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用量子算法优化风险模型,也有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量子模拟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商业化正从单点突破走向规模化应用。

02 从科研高地到产业集群合肥量子帝国

合肥量子产业的优势,始于不可复制的科研基因。

全国量子领域的顶尖人才,一半在合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24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集聚于此,潘建伟院士团队更是奠定了技术基石。

这种科研优势直接转化为产业动能

本源量子的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核心芯片骁鸿均源自中科大的技术转化;国盾量子的量子通信设备,脱胎于实验室的加密技术突破

英伟达押注的量子计算,合肥“遥遥领先”图3

图源本源量子官网

在科研根基之上,合肥已构建起覆盖量子产业全链条的生态网络。

沿着合肥高新区的量子大道云飞路,已聚集71家量子企业,涵盖芯片、测控、软件、应用全链条,数量居全国首位。

上游,科大国盾生产量子通信芯片;中游,本源量子制造量子计算机,国仪量子研发精密测量仪器下游,多家企业将量子技术落地金融、政务等场景。

这种生态协同效应在本源量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量子测控一体机所需的核心元器件,80%可在合肥本地采购;本源悟空上线后,本地金融机构率先接入测试,形成研发-验证-迭代的闭环

2024年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上,合肥集中发布20余项量子成果,这种全链条布局,无疑让合肥在量子计算领域构筑出自己的壁垒,很难被替代。

除了以上种种,合肥的产业优势,更源于十年如一日的政策定力与资本支持。

政策端,2020年出台的《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明确打造量子科技与产业双高地2024年《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源头创新-产业化的培育链路

资本端,合肥设立百亿级量子产业基金,对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研发补贴,还牵头建设全球最大的量子城域网,为企业提供试验场

国盾量子副总裁唐世彪曾对媒体坦言:政府的支持让我们能沉下心攻关,不用被短期盈利压力裹挟。

具体到差异化优势,与其他城市相比,合肥的量子产业更强调可落地性

例如,本源量子的本源悟空20241月上线以来,已为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完成50万个量子任务,全球访问量突破2900万次;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推出量子+通话”“量子+20余项产品,覆盖10多个行业。

可以说,合肥不只是造机器,更在造市场

这种应用驱动的模式让合肥量子产业避免了叫好不叫座困境,也为本源量子的IPO提供了业绩支撑。

03 结语

本源量子的IPO申请,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英伟达们对量子赛道的坚定押注,也映出了合肥十年培育的产业果实。当全球科技巨头在技术路线上广撒网,合肥已通过科研、产业、政策的深度绑定,构建起量子领域的护城河。

正如黄仁勋所言,量子计算的拐点已至。

而在这场算力革命中,从本源悟空到量子大道,合肥正用一个独角兽的上市,宣告自己的主场地位。

参考来源:

《合肥又一家独角兽要IPO了》东四十条资本

《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启动IPO》最丨投行

《合肥,如何织就量子全链生态?》中安在线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英伟达
more
腾讯字节等60家豪华投资天团豪赌,前英伟达高管All in的国产GPU黑马有多狠?
英伟达40%营收靠两家客户,但 AI 的下半场可能真的在边缘
【半导体情报站】英特尔获援图存,未竟代工之志——英伟达战略合作剖析(下)
一颗芯片,叫板英伟达
黄仁勋:OpenAI融资时英伟达太穷,当时应该把所有钱都给他们
英伟达最大客户,彻底变心?
0925:云栖大会通义集中发布6款模型+1个全新品牌|Meta FAIR发布代码世界模型CWM|英伟达开源Audio2Face
英伟达的AI投资版图
Sora登顶苹果App Store;阿里云升级全栈AI体系;英伟达拟投1000亿助OpenAI建数据中心|一周AI要闻回顾
AI泡沫越吹越大?英伟达式“投资循环”被质疑加剧市场风险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