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不必淘汰PLC,而是集成它

电子工程专辑 2025-10-02 10:15


工业4.0的核心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矛盾。现代工厂车间是一个由工业传感器和网络组成的生态系统,其先进程度和互联程度前所未有。然而,传统基础设施往往仍在管理着关键的运营。


我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其文档通常只能找到一些沾满咖啡渍的打印件,存放在抽屉深处。


这些系统不仅需要专业的机构知识才能运行,还需要使用工业控制系统和应用所熟悉的协议进行通信。相比之下,大多数IT监控和可观察性工具却难以理解这些协议。


这造成了危险的盲点,因为传统系统会连接到企业网络,并成为勒索软件黑客的主要目标。事实上,利用正常运行时间依赖关系的工业攻击环比增长了约50%


好消息是?我们不需要停止使用这些设备;我们只需要更智能地了解它们的连接和运行方式。


传统设备与现代需求之间的矛盾


过去,重型机械和工业系统在设计上注重隔离,并采用气隙方式以增强安全性。这些系统得益于PLC在管理复杂制造流程、处理实时操作以及保障安全关键功能方面的高度专用性。


这种专为特定任务设计的架构在当时完全合理——工厂网络与企业IT系统彼此独立,隐蔽式安全是普遍做法。


然而,仍然有大量传统基础设施闲置。工业设备通常可以使用数十年,而软件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换代。从商业角度来看,“没坏就别修”的心态在谈论仍在运转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生产线时,是有道理的。


这引发了一种根本性的矛盾。传统设备的设计从未考虑过网络安全问题,由于缺乏协议兼容性,IT团队几乎无法通过可观察性工具了解这些设备的情况。


与此同时,团队培训新工程师时,使用的是过时的文档或各自为政的知识,而不是建立系统化的流程。结果,团队绕过旧式PLC构建网络旁路,而不是对其进行适当的集成和监控,每次尝试都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债务。


ITOT之间的斗争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ITOT正在快速融合。ITOT的团队——前者专注于数据安全和网络性能,后者则确保运营连续性和生产效率——正在日益蚕食对方的领域。当这两个系统完全独立时,两者之间的职责划分是合理的,但一旦机器连接到网络,数据在部门之间流动,这种方法就不再适用了。


当然,这并非全是坏消息,因为ITOT的融合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提供实时分析并提高运营效率。但要做好这一切绝非易事。


我见过许多IT团队尝试在工厂车间使用他们的常规监控工具,却发现当罗克韦尔自动化ControlLogix通过以太网/IPHMI通信时,他们无法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实现可见性和集成性的风险很高,因为那些无法将工业监控、安全和生产结合起来的企业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并遭受停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每年因计划外停产损失约1.5万亿欧元,占其年收入的11%


正因如此,农业、食品生产、能源和制造业等行业的不良行为者越来越多,因为他们知道决策者更有可能为了避免后果而付出代价。在解决传统工业基础设施中的工程和技术问题时,必须做出一些让步。


取得平衡


解决方案并非毫无必要地推倒重来,而是要精心整合现有系统,使其与当今的现实情况相契合。


这一过程始于对遗留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对其进行精准解读。例如,一些网关或网桥旨在将通信从工业协议转换为网络协议,从而收集指标(例如CPU或内存使用率、扫描时间或I/O模块状态),并解锁全新的可视性。


这有助于确保机器在其参数范围内运行,为预测性维护铺平道路。一家制造业客户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监督了一条已有20年历史的生产线,在满足现代监控和安全需求的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升级,从而节省了20多万美元。


更好地弥合ITOT之间的鸿沟如今已是势在必行。与其维护各自独立的监控孤岛,不如统一的可视性服务于两个团队。这意味着要实施能够同时理解工业协议和IT协议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两个团队提供跨生态系统的统一视图。


最后,有了新的可视性,主动防护和优化就成为可能。通过适当的数字化和互联互通的系统,管理员可以从被动救火转变为主动管理。


我们与一家制药和植物药制造商合作,该制造商使用PLC监控三个独立的生产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团队需要派出维护人员进行现场诊断,这个过程耗时超过五个小时。


将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后,诊断时间缩短至几分钟,并通过识别能源效率,将电力成本降低了约5%


工业4.0并不需要放弃服务我们数十年的工业骨干。相反,它要求我们通过将成熟的设备纳入现代监控系统,将新旧技术结合起来。未来的工厂可以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但它们需要具备可视性,以便预见未来。


作者:Paessler GmbH物联网全球业务发展经理David Montoya


(责编:Franklin)



THE END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加小编微信

现已开放地区群,请发送消息【深圳】【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到公众号


工业4.0:不必淘汰PLC,而是集成它图2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more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赴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
从图纸到飞天:一台工业无人机的完整诞生记
中国工业机器人 “王者” 揭晓!十大企业榜单出炉,榜首年收破百亿,这些关键信息藏不住!
重庆丰都工业园区-年产1.6万吨高端棚膜、高端地膜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机器人】越疆的“关键一跃”:工博会展示从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按下“具身工业”产业加速键
刘强东又将收获一个IPO,京东工业第四次更新招股书
祝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4人入选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
工业4.0:不必淘汰PLC,而是集成它
零重力飞机工业亮相沈阳法库,硬核科技续写中国航空新篇章
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549项拟获奖(附全名单)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