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10-04 14:55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1

9月的校园,迎来新生,也迎来新的课程。

  9月初,温州发布《温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温州将构建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市、县、校联动开展学科教师AI应用力全员培训,这意味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将全面走进中小学课堂。

  9月9日,省委书记王浩调研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工作时说,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教法、教材中做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加法”,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实际上,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地级市,温州市自2021年起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当人工智能成为校园“标配”,人工智能的触角又如何延伸到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开学伊始,记者走进温州校园一探究竟。

 AI课堂“发问”声不断

  “成功啦!我用意念做出了一锅爆米花!”温州市市府路小学2023级4班的季轩毅惊呼起来,同学们闻声围了上来。只见他脑袋上佩戴着脑机接口设备,眼睛直直地盯着眼前地制作爆米花机器。电脑显示,他的脑电波数值逐渐上升,超过了60。紧接着,香喷喷的爆米花从铁罐子里不断喷涌而出,香气飘满整个教室。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2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南校区学生正佩戴脑机接口设备,用意念制作爆米花。记者 金鹏 摄

  “我太好奇为什么能用意念做爆米花了!”一个女生边吃边向老师发问。

  “通过这项技术能做的事太多了,大家再来试试做棉花糖。”任课老师不着急回答,继续引导大家再体验。现场还设置了赛车赛道和机械手臂,都是为了让同学们体验而准备的。

  “通过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变化,发自内心地想要发问,想要寻求答案。”温州市市府路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小组负责人王晓艳介绍,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自驱力后,再向他们解答原理、传授知识点,效果加倍。

  这所学校从去年开始探索建立人工智能课程,目前已经覆盖所有年级,一方面在原有的国标信息科技课程内加入了人工智能知识模块,另一方面通过社团课、体验课和引入校外资源进校园开展活动等方式,让每位学生每个学期至少上10节人工智能课程。

  学校在人工智能课程方面的探索,得益于温州在2022年制定的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要有一支AI团队、一门AI课程、一个创新项目、一个品牌活动、一个智能空间,探索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目前,温州有国家级基地(试点)2个、省级试点区3个、省级试点校33所、市级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136所。在刚出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温州又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明确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各学段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3

AI创客活动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中小学生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课程?行动计划明确,要分层推进初、中、高阶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并开发地方课程案例库。其中,初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阶课程面向有兴趣的学生开展项目化拓展教育,高阶课程面向具有较强学科基础和跨学科思维的学生开展跨学科融合创新教育。到2027年,中小学初、中、高阶课程学校覆盖率分别达100%、60%、20%。王晓艳认为,这些课程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跨学科信息整合能力,逐渐建立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AI帮助解决的思维,意义重大。

学科教师有了超级助手

  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是学生的新课程,更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新引擎。

  如何让一线教师从“会用AI”到“用好AI”,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今年,“温州教研智能体”正式上线。

  下课铃响,瑞安市瑞祥高中中学语文教师陈庆威点开“温州教研智能体”查看这堂课的统计数据:教师讲授时长20分钟,课堂提问15个,师生互动时长12分钟。

  “这些数据较三个月前有了明显的变化。智能体让我在课后能够复盘,统计的数据还会包括提问的难度分布,学生的抬头率等等。”陈庆威说。最初一堂40分钟的课,讲授时长达到28分钟,这让他意识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了。如今讲授时间缩短,提问的难度分层更科学,学生的抬头率也明显提升,说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互动中。

  超级助手不止是用于个人教学。陈庆威同时任学校副校长,作为管理者,他明显感受到,这些数据让跨学科教研更精准。陈庆威表示,任课老师们在看到数据统计后,调整优化也更有针对性。

  “传统教研往往依赖经验,而智能教研依靠数据。”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郎建华表示。目前,温州首批432位试点教师在课堂应用,下一步将逐步推广至全市。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4

温州教研智能体发布。市教育局供图

  该系统集成大数据与AI大模型技术,其应用场景覆盖智能备课、学科助手、学业数据分析、课堂行为分析、论文课题辅助等多个维度,为教师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教研支持。系统除了能帮助教师基于课标和学情,快速生成高质量教学设计,还能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精准归因,让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然而,当教师用上AI,家长与社会也存有诸多担忧,例如AI是否会导致教师角色弱化,沦为“课件播放员”?教师过度依赖AI备课,减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劳动,长期以往是否会导致自身教学能力的退化。正是为了破解这个困境,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还组建了精准教学项目组,一支上百人规模的教师团队,不断与人工智能开展交流,共同提升教研能力。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5

“好学温州2.0”智慧教育云平台。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温州还启动教师AI素养提升计划,开展“AI+教育”专题研修与全员培训。今年7月,“好学温州2.0”智慧教育云平台升级上线,目前已接入全市12个县(市、区)2200余所学校,一线教师们只需要登录一次账号,就能免密使用云平台里的不同应用,体验感大大提升。

为产业精准输送“新工匠”

  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生态的重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在格外注重产业精准对接的职业教育领域,一场“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践也正拉开帷幕。

  温州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过去量体是设计专业学习的一大难点。随着人工智能设备的加入,模特走进一台偌大的量体AI设备,与身材相关的几十项参数在1分钟内全部显示了出来。学生们要学习的是通过分析这些参数数据,确定适合身材特点的款式,从而开始设计。

  “温州服装产业以定制为特色,传统的服装样板绘制流程固化、耗时长,难以满足学生实操。”学校时尚设计学部负责人介绍,为此学校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纳入课程教育,以适应产业发展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6

温州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上课。受访者供图

  不止是量体课,学生实操的系统智能对接设计与制版软件,可便捷创建修改服装样板。“扯一扯设计图的衣袖,整件衣服的参数就能实时调整,展示的效果也立即呈现。”该负责人演示介绍。

  当基础技能训练因AI变得高效,更多传统专业也在技术加持下迸发创新活力。

  此次出台的文件中,温州提出要让中职学校将AI核心技能融入专业课程,开发“岗位能力+AI能力”模块化课程;高校则需构建“人工智能+X”多层次课程体系,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率达 100%。

  与此同时,高起点推进产教融合,支持中职学校、高校整合高能级平台和行业企业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AI人才。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7

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论坛在温州理工学院举行

温州众多高校和职业院校已开设人工智能方向专业,逐步形成人工智能领域与交叉应用的专业矩阵。如,温州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打造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教科研平台,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成功申报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科研项目30余项,联合企业共建博士创新站22个;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毕业生留温率54.37%,学院挂牌成立校政平台“温州数据学院”,以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基地为重点,助力温州打造浙南地区数据人才培养高地。

来源:潮新闻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相关阅读

干货推荐:

AI机器人设计推荐:
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推荐:
面试推荐:
大模型课程推荐: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8
精选主题推荐:

荐:
【中国风动漫】《姜子牙》刷屏背后,藏着中国动画100年内幕!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9
声明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10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11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图12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教育
more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
尹力主持召开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赛迪研究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
【教育】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全景:各地积极推进,共筑未来人才基石
【教育】聚焦“生成式课堂”——生成式AI赋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教育】人工智能+职教何为
2025年度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启动申报!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与评审工作的通知
【教育】中小学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教育”
Nature|AIR张亚勤谈AI加速医学教育变革
AI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