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中国在成熟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全球市场的关注。根据预测,到2025 年,中国成熟芯片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8%,这一增长趋势显示中国在芯片产能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持续上升。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在数量、品质和价格等多个方面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冲击。

在碳化矽材料的生产上,中国企业的影响力特别明显。德国芯片制造商的区域销售总监指出,两年前美国的碳化矽晶圆价格为1500 美元,但中国企业已将其价格压低至500 美元,这一价格竞争使得全球市场面临挑战。根据加拿大半导体机构Techinsights 的数据,自2013 年以来,中国本土的芯片产能持续成长,在美国制裁期间内特别明显,2024 年中国成熟芯片的产能已占全球总产能的20% 以上。
这一产能成长的结果是整体成本的下降,中国的成熟芯片将伴随着更多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尽管一些西方媒体指责中国的芯片出口对美国和欧洲制造业造成影响,但事实上,中国企业的芯片产能能够满足这些地区对成熟芯片的庞大需求。美国资产管理公司Needham 的分析师指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必须做好准备,面对中国企业在成熟芯片领域的扩张。
由于美国的制裁措施,中国将芯片产业的重心转向本土化制造,未来几年内,中国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将超过全球同业。美国商务部的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美国销售产品中的芯片来自中国工厂,且中国工厂的制造成本仅占整体成本的6%。这一成本优势使得美国企业愈发依赖中国的芯片供应。
尽管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以扶持本土芯片产业,但在面对中国企业的竞争时,美方却开始指责中国在向美国倾销成熟芯片,并要求对中国的芯片出口进行调查。美国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 米勒指出,芯片产业的本质是全球化的,无法由任何一国单独控制或垄断。
转自:天天IC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