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大模型训练(百度文心VS阿里通义)

新事时序 2025-10-06 07:08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大模型训练(百度文心VS阿里通义)图1

文|王小发


昨天晚上刷到百度文心一言的面试题。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和朋友讨论的话题。大模型这个赛道。真的是卷到飞起。


每家都在烧钱。每家都说自己最牛。但到底谁家的技术更硬?产业链是怎么玩的?今天我们来拆解一下。

01 产业链全景图🌴


大模型训练这条产业链,说白了就是一个烧钱游戏


上游是芯片和算力。中游是模型训练和优化。下游是各种应用场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每一环都是技术壁垒。


NVIDIA占据了整条链的咽喉。A100、H100这些卡,现在一卡难求。价格翻了三倍还买不到。国内厂商华为昇腾、寒武纪在拼命追赶。但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云计算厂商成了中间商。AWS、Azure、Google Cloud三家吃掉了全球70%的份额。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在国内市场厮杀。阿里云砸了524亿美元扩充AI算力。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很吓人。


训练一个大模型,成本能到几千万美元。普通公司根本玩不起。所以最后能站着的,只有那几个有钱有技术的巨头。

02 收入总拆解🌴

算力租赁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


2023年全球AI云算力市场64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在疯狂增长。预计2025年会达到1600亿美元。


百度的收入结构很有意思。文心一言不直接收费,主要通过API调用和企业服务赚钱。单次API调用成本约0.002元,售价0.012元。毛利率能到80%以上。但前期投入太大,短期内很难回本。


阿里通义的商业模式更激进一些。直接面向C端用户收费,月费99元。同时通过阿里云提供企业级服务。年收入预计能到20亿人民币。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大模型训练(百度文心VS阿里通义)图2

有个内部人士告诉我,训练成本占总收入的60%以上。这还不包括人力成本和研发投入。所以现在这些公司都在亏钱。拼的是谁能撑到最后。


数据标注也是一块不小的收入。一个高质量的训练样本,成本在1-5元之间。整个训练数据集,成本能到几亿元。

03 上游产业链🌴


芯片是整个产业链的命门


NVIDIA凭借CUDA生态,几乎垄断了AI训练芯片市场。A100一张卡15万人民币,H100更是要30万。而且还得排队等货。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估计还要持续2-3年。


国产芯片在奋起直追。华为昇腾910B的性能已经接近A100。寒武纪的思元590也不错。但在软件生态上还是有差距。


算法框架这块,TensorFlow和PyTorch基本垄断了市场。百度的PaddlePaddle在国内还有一定份额。但说实话,和前两者比还是有距离。

数据是另一个关键要素


高质量的中文语料特别稀缺。百度有搜索引擎的数据积累,这是天然优势。阿里有电商数据,偏向商业场景。但在通用性上可能不如百度。


数据清洗和标注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这些地方。一个标注员一天能处理1000-2000个样本。月薪5000-8000元。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大模型训练(百度文心VS阿里通义)图3

04 中游产业链🌴

这里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


预训练阶段,需要数万张GPU卡并行计算几个月。百度文心一言用了数万张A100,训练了4个月。电费就花了几千万。


模型架构上,大家都基于Transformer。但在细节优化上各有招数。百度的文心采用了混合精度训练梯度累积技术,提升了训练效率。阿里通义则在注意力机制上做了改进,减少了计算复杂度。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是现在的主流方法。简单说就是让人来纠正模型的输出,让它更符合人类价值观。但这个过程极其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工标注和反复迭代。


PPO算法是RLHF的核心。它能在保证模型稳定的前提下,逐步优化输出质量。但调参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崩掉。


最近又出现了DPO(直接偏好优化)。它绕过了强化学习的复杂性,直接优化人类偏好。效果不错,而且训练成本更低。


推理优化是另一个技术难点。如何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降低推理成本?各家都在拼命优化。量化、蒸馏、剪枝,各种技术都用上了。

05 下游产业链🌴

应用场景百花齐放。但变现能力参差不齐。


企业级应用是主要收入来源。客服机器人、文档处理、代码生成,这些场景需求量大,付费意愿强。一个大企业一年能给几百万的服务费。


教育市场也很有潜力。AI老师、智能批改、个性化学习。但这个市场教育成本高,回报周期长。


消费级应用更多是获客手段。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的免费版本,主要是为了积累用户数据。真正赚钱还得靠企业服务。


工具调用是个很有意思的方向。让大模型能够调用外部API,完成复杂任务。比如查天气、订外卖、安排行程。这种能力一旦成熟,想象空间巨大。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大模型训练(百度文心VS阿里通义)图4

Agent(智能体)是下一个爆点。它能自主制定计划、执行任务、与环境交互。想象一下,一个AI助手能帮你处理邮件、安排会议、甚至写PPT。这种场景一旦实现,传统的办公软件都要被颠覆。


但现在的Agent还很初级。规划能力弱,容错性差。距离真正的智能助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6 行业发展趋势🌴

多模态是未来的方向。


现在的大模型主要处理文本。但真正的智能需要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GPT-4V已经展示了这种可能性。国内厂商也在加速布局。


模型规模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毕竟训练成本呈指数增长,收益却在递减。更可能的趋势是模型专业化。针对特定领域优化,而不是追求通用性。


边缘计算会成为新的战场。把大模型部署到手机、汽车、IoT设备上。这需要极致的模型压缩和硬件优化。谁能率先突破,谁就能占领下一个制高点。


开源vs闭源的路线之争还在继续。Meta的LLaMA、清华的ChatGLM走开源路线。百度、阿里相对保守,以闭源为主。短期内各有优势,长期看开源可能会胜出。


监管政策是个不确定因素。各国都在制定AI相关法规。合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可能会让小公司更难生存,巨头的优势进一步放大。


说到底,这个行业现在还在烧钱阶段。谁能撑到AI真正普及的那一天,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至于是百度文心还是阿里通义。或者是某个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黑马。


时间会给出答案。


☀ 结束 ☀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收藏或分享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百度
more
【自动驾驶】2025自动驾驶仿真革命:百度Apollo与华为如何用AI重构安全边界?
【自动驾驶】香港自动驾驶驶入快车道,百度为何备受青睐?
泰康保险集团X百度智能云:10倍效率革命,实现“人找知识”到“知识找人”蜕变
百度文库GenFlow爆火背后,一个大厂的“非典型”胜利
突破!百度智能云对象存储技术登榜“操作系统奥斯卡”
【精选报告】大模型实战手册-2025百度智能云精选案例集:百度智能云的深度实践与创新(附PDF下载)
永久免费!百度APP让手机一键变身免费学习机
日报:通义千问发布Qwen3-ASR-Flash|快手上线AI超级员工Kwali|百度文心X1.1追赶GPT-5
“小米汽车自己开走”车主发声;车评人陈震道歉;欧加新机马达升级;小米超级岛支持百度地图打车
百度最强深度思考模型来了!性能追平GPT-5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