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精准、省药,无人机植保正在改写传统农业规则
在糯垌镇昙海村的连片稻田上,一架载满50千克药液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沿着稻田匀速飞行,雾状农药均匀洒落。仅一上午,400余亩稻田的病虫害防治作业全部完成。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农田中上演。

无人机植保技术以其高效、精准、节本的优势,正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据秭归县数据,该县已有760余架农用无人机投入运营,累计培训飞手2200余人,业务辐射10多个省市。本文将为您提供从设备选型到作业流程的无人机植保全攻略。
设备选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植保无人飞机的选型需综合考虑作业面积、作物种类和地形条件。
载荷容量是首要考虑因素。目前主流植保无人机按载荷可分为两大类:载荷量50L以下的机型适用于中小地块和复杂地形,飞行高度建议保持在2.0-3.0米;载荷量50L及以上的机型更适合平原连片作业,飞行高度可设置在2.0-4.5米。
药剂箱材质、喷头类型、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件也需仔细考量。材质应耐腐蚀,喷头要保证雾化均匀,动力系统需提供稳定风场。在江苏建湖县的12万亩水稻飞防任务中,蜻蜓农服选择的58架无人机均配备了精准导航与变量喷施系统,实现了作业效率最大化。
售后服务与培训体系同样重要。秭归县的三家培训机构每年为当地输送大量合格飞手,这些飞手不仅掌握飞行技能,还熟悉当地作物特性与病虫害发生规律。

作业参数设置:精准是高效的关键
合理的作业参数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喷幅的设置需根据作物冠层高度和病虫害发生部位灵活调整。
针对现有主流植保无人飞机,建议飞行速度控制在5-7米/秒,施药液量1.5-3.0升/亩。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茎基部病虫害时,应适当增加施药液量并降低飞行高度。
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作业时环境风速应小于三级风(≤3.3米/秒),气温不宜超过30℃。建议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既可避免高温中毒风险,又能减少药液蒸发。
大规模作业前务必开展施药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在植株冠层叶片布放雾滴测试卡,检测雾滴密度,确保雾滴密度≥20个/平方厘米,这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指标。
科学配药:“一喷多促”技术要领
“一喷多促”技术通过一次喷施实现防病、杀虫、壮苗、增产多重目标,是提高植保效益的关键。科学配药是技术核心。
药剂选择应遵循高效低风险原则,选用已登记的农药品种及环境友好剂型,并注意交替轮换使用。根据作物和靶标病虫害的不同,药剂选择也需差异化:
玉米: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防治叶斑病、锈病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戊唑醇等。
水稻:防治稻飞虱、二化螟可选用三氟苯嘧啶、茚虫威等;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可选用三环唑、肟菌·戊唑醇等。
大豆:防治大豆食心虫等蛀食性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等;防治叶荚部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等。
药剂混配是“一喷多促”的技术关键。混配时应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进行桶混,采用二次稀释法充分溶解,保证加入的制剂充分混匀和分散。混配后所有组分应性质稳定,无絮凝、沉淀、分层现象,且对作物无药害。
桶混助剂的添加能改善农药药液性能,促进雾滴沉降、减少飘移损失。植保无人飞机作业时,应选择专用的桶混助剂,并按推荐用量添加。

作业流程:标准化操作保障效果与安全
规范的作业流程是保障植保效果与操作安全的基础。
作业前准备:检查无人机各部件是否正常,配备配药工具和防护设备;对作业区块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评估潜在风险;规划作业航线,避开障碍物。
作业中操作:起飞点应选择空旷区域,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药区;作业人员应处于上风向,穿戴防护用品,严禁在施药区内穿行、吸烟或饮食;密切关注无人机运行状况,发现漏喷及时补喷。
作业后处理:记录作业时间、地点、农药名称等施药情况;及时清洗无人机喷洒系统;剩余药液和农药包装废弃物需按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作业完成后3-7天应进行防治效果调查,观察作物长势,如有药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案例分享:无人机植保的实践成效
在江苏建湖县,蜻蜓农服组织的58架植保无人飞机,在5天内完成了12万亩水稻的“一喷多促”飞防任务。相比传统方式,该项目每亩节省农药约20%、用水量超过50%,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
湖北秭归县的“秭归飞手”不仅服务于本地农业,还走向全国。在宜昌农民丰收节上,他们展示了无人机在植保、农产品吊运、森林灭火等多方面的应用,体现了无人机在农业农村中的广泛潜力。
结语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无人机植保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从设备选型到作业流程的全套技术要点,不仅能提升作业效率,更能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植保正在助力乡村振兴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资料来源】
洛阳市2025年秋季主要粮油作物植保无人飞机“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蜻蜓农服“一喷多促”5天完成12万亩水稻飞防任务
全国农技中心秋季主要粮油作物植保无人飞机技术指导意见
秭归飞手驭风展翼,惊艳亮相宜昌农民丰收节
梧州无人机“飞防”助农保丰收
植保无人飞机茶园病虫害防治作业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