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电子技术设计 2025-10-10 14:42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1

今年4月,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在《自然》期刊上提出了“破晓”(PoX)二维闪存原型器件,实现了400皮秒的超高速非易失存储,是迄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为解决算力发展的存储瓶颈提供了底层原理。

然而,颠覆性器件从实验室的“0”走向产业化的“10”,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漫长征途。回溯历史,半导体晶体管自1947年诞生后,历经贝尔实验室、仙童与英特尔等顶尖力量二十余年的接力研发,才催生出全球第一颗CPU。

时隔半年,周鹏-刘春森团队在二维电子器件工程化道路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2

突破性成果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周鹏-刘春森团队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全功能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A full-featured 2D flash chip enabled by system integration”)的研究成果,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攻克了新型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的关键难题。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3

封装后的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带PCB板)

据介绍,此次研发的“长缨(CY-01)”架构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破晓(PoX)”与成熟硅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工艺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原子级器件到功能芯片的跨越。这一突破不仅为新一代颠覆性器件缩短了应用化周期,还为推动信息技术迈入全新高速时代提供了强力支撑。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4

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光学显微镜照片

该芯片基于CMOS电路控制二维存储核心,支持8-bit指令操作、32-bit高速并行操作与随机寻址,良率高达94.3%,性能远超目前的Flash闪存技术,首次实现了混合架构的工程化。

维材料与CMOS的完美融合

面对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全球性挑战,具有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被认为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破局关键。然而,如何将二维半导体材料成功应用于集成电路中,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难题。

CMOS技术作为当前集成电路制造的主流工艺,其产业链已相当成熟。面对这一挑战,周鹏-刘春森团队展现了“从未来应用的终点出发,倒推最具可能性的技术发展路径”的远见。他们没有固守实验室,而是主动融入产业链,思考如何将“破晓”这辆“新型赛车”驶上现有成熟的硅基CMOS工艺这条“高速公路”。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5

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CMOS电路表面元件繁多,高低起伏,如同一个微缩“城市”;而二维半导体材料厚度仅有1-3个原子,如同“蝉翼”般纤薄而脆弱。直接将二维材料铺在CMOS电路上,极易导致材料破裂。为此,团队决定从本身就具有一定柔性的二维材料入手,通过模块化的集成方案,先将二维存储电路与成熟CMOS电路分离制造,再与CMOS控制电路通过高密度单片互连技术(微米尺度通孔)实现完整芯片集成。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6

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结构示意图,包含二维模块、CMOS控制电路和微米尺度通孔

正是这项核心工艺的创新,实现了在原子尺度上让二维材料和CMOS衬底的紧密贴合,最终实现了超过94%的芯片良率。

产业化进程加速计划3-5年集成至兆量级

据团队介绍,“破晓”器件的存储速度达到400皮秒,比传统闪存快100万倍。这一突破对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至关重要,因为传统存储器的速度与功耗已成为阻碍算力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之一。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7

“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

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应用(LAB to FAB),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已跨越了最艰难的一步。他们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和IP将授权给合作企业,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存储器产业界代表认为,团队研发的二维器件具有天然的访问速度优势,可突破闪存本身速度、功耗、集成度的平衡,未来或可在3D应用层面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多位业界人士表示看好该成果以更快速度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应用,融入个人电脑、移动端设备等场景。

颠覆传统存储器体系

周鹏-刘春森团队表示,这是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的“源技术”,使我国在下一代存储核心技术领域掌握了主动权。他们期待该技术能够颠覆传统存储器体系,让通用型存储器取代多级分层存储架构,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提供更高速、更低能耗的数据支撑,让二维闪存成为AI时代的标准存储方案。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8

周鹏-刘春森团队

此次突破不仅为新一代颠覆性器件缩短了应用化周期,还为推动信息技术迈入全新高速时代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有望在未来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引领存储器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图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芯片
more
美国呼吁扩大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禁令
思科推出新型路由器与芯片,连接远距离 AI 数据中心
商务部宣布:对14nm以下芯片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1.8nm AI芯片近了!英特尔公布AI路线图
重磅!中国出手:14nm以下芯片、256层存储芯片将受稀土出口管制!
长鑫科技“存储芯片第一股”IPO辅导完成
全球首款1.8纳米芯片发布
一颗 1.8 纳米芯片,成了英特尔「最后的救赎」
待机零功耗最佳应用场景已出现,七家芯片企业抢先布局
极氪关海涛离职,消息称三星向高通出样2nm芯片,高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美国将调查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