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电 —— 因收购以色列车联网(V2X)技术企业Autotalks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高通公司近日被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立案调查,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这是近年来中国在智能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加强外资并购监管的又一标志性案例。
据央视新闻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已启动调查程序,重点审查该交易是否可能对国内V2X产业链竞争格局、技术创新及数据安全造成影响。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最终结果将依据法定程序公布。
交易回溯:补强V2X布局的关键一步
此次被查的交易最早披露于2023年5月8日。当时,高通宣布其子公司高通技术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已达成收购Autotalks的最终协议,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Autotalks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与万物互联)通信技术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作为全球最早布局V2X赛道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提供兼容DSRC(专用短程通信)和C-V2X(蜂窝车联网)双模标准的车规级芯片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车辆间碰撞预警、交叉路口盲区监测、紧急制动提醒等主动安全场景。
高通彼时表示,通过此次收购,Autotalks成熟的独立安全通信模块将被整合进其“骁龙®数字底盘”(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平台,涵盖座舱、驾驶辅助、车载通信和云服务等四大核心系统,助力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协同。
V2X成智能汽车“新战场” 技术自主关乎产业安全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V2X技术正从辅助功能演变为关键基础设施。它被视为弥补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局限的“第五类感知手段”,尤其在恶劣天气、视线遮挡等复杂环境下,可显著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根据工信部规划,中国正加快推进C-V2X技术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封闭园区等场景的规模化部署,并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截至2025年,全国已建成超过30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多个城市开展V2X大规模商用试点。
在此背景下,掌握V2X芯片、协议栈、安全认证等核心技术,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新焦点。而高通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供应商,近年来持续加码汽车业务,其骁龙数字底盘平台已应用于通用、宝马、奔驰、蔚来、理想等数十家车企车型。
未依法申报引监管关注 跨境并购门槛趋严
尽管高通未披露此次收购的具体金额,但根据行业惯例,此类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型科技企业并购通常涉及数亿美元交易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在完成交割前,未向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申报经营者集中,成为此次被立案调查的核心原因。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达到国务院规定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必须事先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经申报不得实施集中。近年来,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已多次对跨国科技企业因“抢跑”(gun-jumping)行为开出罚单,涵盖半导体、医药、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V2X不仅是通信技术,更是未来智慧交通系统的底层能力。”一位不愿具名的反垄断专家指出,“中方对此类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的技术并购保持审慎,是维护公平竞争和产业安全的必要举措。”
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全球巨头需合规前行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最迅猛的市场之一。2024年,搭载L2级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突破50%,C-V2X前装量产车型数量同比增长超120%。
对于高通而言,中国市场既是其移动通信业务的基本盘,也是汽车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若此次调查认定其存在违法行为,除可能面临罚款外,还可能被要求采取限制性措施,甚至影响其在中国汽车客户中的技术合作信任度。
业内分析认为,此次立案再次释放明确信号:外资企业在华开展涉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并购,必须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任何“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都将面临法律风险。
随着全球智能汽车竞争进入深水区,技术、标准、生态、监管的博弈将更加激烈。而中国,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守护本土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与产业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