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架构+软件定义配电,汽车48V架构还带来哪些变革?

电子发烧友网 2025-10-11 07: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从数据中心到通信、再到汽车,过去普遍使用的12V系统正在面临越来越高的功率负载带来的压力,于是48V系统,在近几年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汽车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升级,汽车48V低压系统也正在逐步提升各大车企、汽车供应链的研发日程。

德州仪器认为,48V系统在近几年受到市场的关注,与电池电动车辆 (BEV) 和混合动力车辆 (HEV) 的日益普及有关。

48V系统一个显著优势是,能够优化BEV 成本、重量和续航里程。从电气角度看,通过区域架构减少线束,或者使用 48V 低压轨进行配电,可以缩减整车供电线束的规格,并降低电源开关和电机驱动器等下游半导体元件的负载电流要求。因此,48V 系统可提供比 12V 系统更强的功率,为增加人工智能或迷你冰箱等功能提供了机会。

除此之外,采用48V系统后,在提供相同功率的情况下,电流将降低(例如,在 12V 下需要 100% 的电流,相比之下,在 48V 下仅需 25% 的电流),所以 48V 电压轨可缩减线缆规格,减少线束中的功率损耗,还可能减小印刷电路板 (PCB) 的尺寸,通过缩减 48V 系统中的线缆规格,将使采用自动化制造流程安装线束成为可能,从而显著降低成本。

在法规与环保要求方面,尽管铅酸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便宜且更易生产,但其寿命更短,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大。相关政府法规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促使 OEM 采用不同的输入电源,如锂离子电池、DC/DC 转换器和超级电容器,48V 为这些拓扑提供更灵活的本地配电选项。

辅助驾驶系统在迈向自动驾驶的过程中,所需的算力越来越高,算力硬件的功耗也随着大幅提高,更大的功率,12V系统的供电能力可能不足,需要48V系统为算力硬件提供足够的供电,以支撑未来自动驾驶的需求。

那么48V系统,给汽车低压系统会带来哪些趋势和革新?德州仪器认为,首先在电子电气架构上,区域架构+软件定义配电是一大变化,区域架构不再从保险丝盒引出电源,而是通过配电盒 (PDB) 和区域控制模块 (ZCM) 分配电力,以及使用基于半导体的开关——智能 eFuse。由软件控制开关、复位与优先级,减少布线并提升可维护性与诊断能力。

其次,目前在第一代的48V架构中,由于很多部件或是半导体器件还未过渡到48V,或是由于转换成48V后无明显的收益,所以仍会保留很多12V的器件,48V 转 12V 的 DC/DC 转换器仍然是必需的。而未来会看到更高效率、更小体积且支持双向的转换器。

在辅助驾驶方面,随着L2辅助驾驶到L3自动驾驶的转变,L3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更多的安全冗余,比如采用冗余输入电源、在某一电源失效时的智能负载管理,以及系统内故障隔离等设计实践。对电流/电压/温度的精确测量(部分场景需 <1% 精度)以及更多系统级诊断将成为必需,以支持自动复位与安全闭环。

目前从市面上看,搭载48V系统的车型还寥寥无几,主要有特斯拉Cybertruck和蔚来ET9,其中蔚来ET9还配备了两个12V冗余系统和一个48V系统,其中48V系统专为主动悬架系统供电。

但近年提到的48V系统主要是指汽车低压系统中的应用,不涉及驱动。而MHEV中的48V驱动其实已经早有规模应用,早期的一些48V低压系统其实也是在MHEV车型上的48V系统上改进而来。但相比于MHEV的48V,目前48V低压系统要真正大规模上车,还将面临一些挑战。

根据德州仪器介绍,现有标准主要针对 MHEV(ISO 21780 等),针对 BEV 和 48V 低压网的行业标准仍在制定,OEM 往往需要自建规范电压提升后,开关损耗和电磁兼容性问题更突出48V 与 12V 共存的混合架构会带来短路、冗余设计和功能安全的问题。

对于芯片而言,转换到48V系统,面临的设计挑战包括瞬变电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电磁兼容性 (EMC) 标准,以及集成电路 (IC) 成本。

随着汽车系统中越来越多使用 48V 直流/直流电源轨,降压转换器因具有较高的 dv/dt 和 di/dt,可能导致系统较难满足 EMI 规格要求。

48V 下的电弧是一个问题,因此输出端和元器件必须具备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以防止不同电压点之间发生电弧。通过软件、电压和电流检测的结合,可以帮助检测电弧并快速关闭必要的开关以阻止电弧继续。还可以开发机器学习算法,更好地区分电弧波形与车辆中的自然瞬态,以帮助避免误报。

在许多第一代 48V 架构中,48V 转 12V 的 DC/DC 转换器仍然是必需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执行器和半导体都已经过渡到 48V 工作,或者说过渡后并无明显收益。根据所需功率、板子尺寸、成本和效率,48V 转 12V 的转换有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可供选择。标准方法是采用传统的降压转换器或控制器,以及先进的拓扑结构,如开关电容转换器 (SCC) 和开关储能电感转换器 (STC)。

而针对汽车48V低压架构的应用,德州仪器目前推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支持。

在48V 配电方面,德州仪器提供包括智能电子保险丝开关、理想二极管和电流检测放大等产品,以及集成I2-t导线保护、集成和外部栅极场效应晶体管 (FET) 的解决方案;针对电源ORing的高效反向电流保护;具有双向选项的精确集成或外部电流检测等解决方案。

48V负载驱动器包括电机驱动器、高侧和低侧开关以及LED驱动器,德州仪器可以提供多种方案:>70V 最大输入电压。高热密度封装,可实现紧凑型印刷电路板设计;具有集成和外部 FET 解决方案的可扩展驱动器;TI功能安全型器件;智能诊断功能;集成压摆率控制和其他电磁干扰 (EMI) 降低技术。

在48V电源解决方案上,TI的解决方案可为48V 应用提高效率、减小设计尺寸并降低 EMI。应用场景包括:800V 或 400V 至 48V 转换;48V 至 0.5V-16V 转换;48V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充电;48V 至 USB Type-C PD;48V 至音频放大器电源等。

小结

得益于48V低压架构带来的电力容量提升、线束重量降低等优势,在未来汽车的智能化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持续提高的趋势下,毫无疑问,48V长期来看将会替代12V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随着这些技术成熟,48V 系统将在整车减重、智能化和高功率负载驱动方面释放巨大潜力。而这一轮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也将会为半导体领域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区域架构+软件定义配电,汽车48V架构还带来哪些变革?图1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软件
more
拆解HM-A350热敏打印机:被软件拖累的优秀的硬件~~
小米回应召回SU7:OTA软件升级,无需更换任何零件
华为、比亚迪投资!工业软件IPO!
华秋DFM软件丨操作教程——工具菜单-比对功能篇
【报告】2025年软件技术年报STAR-十大AI关键技术与趋势(附PDF下载)
创智&交大发现AI能动性新规律,  78样本胜GPT5实现软件+科研自动化
软件定义自动化的又一力作——宝信天行虚拟PLC
华秋DFM软件丨操作教程——菜单栏-视图功能篇
蜜度模力通2.0荣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25年度优秀软件产品”称号
所有知识型岗都要被AI “吞了!清华大学教授刘嘉:未来大学分化猛烈,软件公司靠 “几人 + Agent” 就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