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种全新的家居购物体验: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实时观看家具生产车间的生产状况。流畅清晰的观看体验,得益于5G技术的运用。作为川派家具头部企业,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家具”)推出了这样的直播观看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关于《2025年5G工厂名录》的公示,四川29个项目上榜。其中,位于崇州市的明珠家具是成都市上榜的6家企业之一。一个家具企业为何要做5G工厂?成为一个5G工厂需要满足几个条件?让我们走进明珠家具,探访这一新晋级的5G工厂。

前提:车间生产足够智能化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5G工厂指的是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生产线、车间、工厂等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IT/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
“从这个定义理解出发,要建5G工厂,首先你的智能化水平不能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州分公司总经理高亚威解释,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制造水平分为规划级(L1)、规范级(L2)、集成级(L3)、优化级(L4)和引领级(L5)5个等级,“建5G工厂,智能化水平至少达到L2以上。”
“我们从2018年就引入了首条智能生产线,目前智能化水平在L3(企业应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活动间的数据共享)-L4(企业应对人员、资源、制造等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知识、模型等,实现对核心业务活动的精准预测和优化)之间。”明珠家具项目负责人孙小威说,明珠家具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定制化生产车间。“目前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主要体现在柜子上,比如衣柜,大家都希望能够完全契合,不浪费一点空间。这对生产线提出了很高的个性化要求,如果靠传统方式生产,效率会非常慢。”

明珠家具智能化生产线(杨柳 摄影)
记者在明珠家具定制化生产车间看到,货架上摆满了等待开料切割的板材。这些外观上并无太大差异的板材,身上贴有一个专属二维码,类似于它的“身份证”。每一道工序上的机器,在扫描了二维码后,就能根据它的身份信息,确定操作方案,比如是封白色边,还是黑色边,是钻4个孔,还是6个孔。
“聪明”是智能化车间的显著特征。以开料机举例,它能根据二维码上的信息制定操作方案,用最少的切割次数,实现余料最小的切割。“和‘俄罗斯方块’的玩法差不多。”明珠家具信息中心总监张浩说。
智能化大大提升了效率,也节约了成本。明珠家具的定制化生产车间原本需要300多工人干的活,因为智能化的加入,工人数量降低到40人左右。更重要的,是显著降低了差错率。“经验再好的师傅,在大量订单面前都可能出错。”张浩说。

应用:精准定位每一块板材

已经足够智能化的工厂,如何进行5G工厂的布局?这其实就是第二步,根据现有需求,找到适合的5G应用场景。
张浩带着记者来到了车间流水线的最后一个环节,码货。每一个消费者的订单所涉及到的所有板材,会被机械臂抓取到对应的立体库里。当所有板材齐全,就可全部装箱然后拉走出货。但如果有一块板件不齐,这个柜子就无法装箱运走,导致流程“堵车”。

明珠家具智能化生产线(杨柳 摄影)
要想疏通生产线,就得快速找到那块“丢失”的板材。但在这个定制生产车间里,每天流转的板材上万块。找到它,如同“大海捞针”。
“这个时候,5G技术就能帮上忙。”高亚威说,连接5G专网的传感器,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后台精准定位每一块板材所处的位置,是在开料区,还是在封边区,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控险。
另一个应用场景在设备监控上。“我们每一套设备都安装了信号灯,亮绿灯代表正常运转、黄灯代表异常、红灯代表故障。”张浩说,过去需要派人在30多万平方米的车间里巡查,人为检查是否有亮黄灯和红灯的情况。
5G技术的运用,可以让设备的信号灯情况,自动传输到管理平台上,管理者在后端就能直接查看,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提升了故障的排查时效。
建5G工厂贵不贵?“这也是第三步,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主要用在5G专网的建设上、传感器等设备的安装上。”高亚威说,结合公司自身对保密性、时效性等需求上,在5G专网的建设上,可以选择混合专网、虚拟专网、独立专网三种模式。
“我们用的是虚拟专网,就是从运营商原有的5G大网中,划出一条虚拟通道给我们使用。”张浩说,这种方式能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同时也能兼顾企业的需求,“通过5G技术的运用,我们实现了三个目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所以这笔经费投入是值得的。”
